正文 第30章 啟迪篇——每個人都是第一名(5)(2 / 3)

然而戴利格知道,在此時極度缺水的狀態下,他必須從圖阿雷格人那裏取得淡水。為了表示友好並取得對方信任,戴利格依次用滑翔傘載著他們,讓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體會了“飛翔”的感受。最終,大開眼界的圖阿雷格人,高興地送給了戴利格很多的淡水和食物。

數天後,戴利格終於把搏爾送到它的“家”。搏爾振翅重歸大自然,但戴利格心中依然充滿憂慮,因為搏爾從小與“父親”長大,根本不認識與它同類的鷹。戴利格希望它不會感到孤獨和不安。

2002年,戴利格又著手人工孵化一隻西伯利亞野鶴。為了讓雛鶴在破殼時能夠適應這裏的環境,戴利格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並在蛋的孵化過程中反複播放。

野鶴也同樣處於瀕危的邊緣,這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人類的肆意捕殺。而人工喂養對野鶴的成長也存在著弊端。因為從小在人的照料下長大的野鶴,對人類喪失了警惕性,重新回到大自然後,它們可能會輕易地再遭獵人的槍口。

於是,戴利格在雛鶴破殼之前,就準備好了一副野鶴的麵具,為了便於給雛鶴喂食,他還準備了一個人造鶴喙。

終於,雛鶴破殼了。身上還未長出羽毛的雛鶴,蜷縮在殼邊瑟瑟發抖。戴利格戴上野鶴麵具,一邊向雛鶴問好,一邊輕輕地把雛鶴捧到柔軟的鳥窩中。雛鶴果然認出了戴利格的聲音,逐漸平靜下來。

數月後,羽翼日益豐滿的雛鶴,已長成了一隻美麗的野鶴。這也就意味著,又到了送它重回大自然的時候了。為了不打亂野鶴遷徙的規律,戴利格帶著野鶴乘車到西伯利亞,然後按照西伯利亞野鶴遷徙的途徑,絲毫不差地飛越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伊朗,最終到達目的地野鶴的家鄉——裏海沿岸。而這一次,戴利格不再傷心,而是由衷的驕傲和欣慰。

2005年的春天,戴利格向維也納實驗中心申請了一枚尚在孵化箱中的受精南美禿鷹蛋。成年的南美禿鷹翅展寬達三米多,是世界上一種最大的猛禽。然而,如此威猛凶悍的禽類,依然難逃因人類的濫捕而瀕臨滅絕的命運。

為了讓雛鷹在出殼後的第一時間,準確地記住同類鷹的樣子,戴利格幾經周折找到了一架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都與成年的南美禿鷹一模一樣的滑翔傘,並覆蓋在孵化箱上。

不久,雛鷹終於破殼了。隻要是出現在雛鷹的麵前,戴利格便會身穿他親手製作的黑色羽毛禿鷹裝,故作展翅翱翔的動作,還會用人造鷹嘴給雛鷹喂食。

在戴利格的精心調教下,小禿鷹學會了飛翔和捕食。

2005年的冬天,戴利格再次操縱著滑翔傘,親自送成年的禿鷹回家。他一路滑翔、盤旋、直升,一直把它送到了海拔6962米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主峰阿空加瓜山。

閱讀點睛: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而追求必須有一個目標。比如航行,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大話冠軍馬克

佚名

馬克·施皮茨,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遊泳運動員之一,曾經在一屆奧運會上獲得7枚金牌。這一記錄,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才被菲爾普斯打破。

馬克·施皮茨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德斯克。兩歲時,身為一家鋼鐵公司高層管理的父親阿諾德因為到夏威夷工作,把全家都帶到了這座美麗的島嶼。而在這裏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工程結束後,他們又像候鳥一樣遷徙回了加州。

當時,施皮茨被蔚藍色的海洋所誘惑而忘情地撲向大海,讓他的母親驚歎他的勇敢,也讓他的父親從此認定這孩子會是遊泳天才。

回到加州後,一向以“強人”著稱、有著完美主義傾向而崇尚“第一”的父親開始完成他的“發現”,他要讓兒子實現他自己很難實現的“第一”夢想。於是,他把小施皮茨送到訓練班學習遊泳,繼而不斷地鼓勵他加緊進行正規訓練,不斷地參加比賽。

“訓練和比賽不是一切,隻有勝利才是唯一。”這是施皮茨一直記得最牢的、他父親說過的一句話。

小施皮茨個子越長越高,一雙長腿和兩隻大腳,使他的遊泳速度很快就超越了常人。於是,還在10歲的時候,幾乎成為水中常勝將軍的小施皮茨就創造了50米蝶泳30秒的美國少年全國紀錄,40多年過去,這項紀錄至今無人能夠刷新。

可是就在小施皮茨趾高氣昂得有些忘乎所以的時候,在一次公開比賽中,他輸給了一位來自阿爾丁珊遊泳俱樂部的選手。這次挫折幾乎斷送了他的前程。因為難以接受失敗,甚至是害怕失敗,小施皮茨開始拒絕再去遊泳。

父親認真分析了兒子“厭水”的來龍去脈後,果斷“對症下藥”,把兒子送進了那個阿爾丁珊俱樂部,並且請了俱樂部裏最好的教練許蒙?查伍爾來指導小施皮茨。當時頗有些名氣的查伍爾其實早就看好施皮茨的長腿和大腳,在他的調教下,在遊泳池中施皮茨很快就把那位曾戰勝過他的選手甩在了身後。現在,施皮茨又有了自豪感,成就感。遊泳,再次成為他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