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孩子來到世上,首先熟悉的人就是父母。孩子從父母那裏學說了第一句話,學走了第一步路,學會了查數一、二、三,懂得了第一個“為什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接受學校的教育以外,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最持久、最直接、最有效的。可以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父母若不注意培養自身的言行,很容易把不良習氣傳給孩子,在“白紙”上留下汙點。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人父母者要謹言慎行,當好自己孩子的老師。
孩子對父母是信賴和尊敬的,但由於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往往以為父母的言行都是正確的,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並且照著去做。作為父母,必須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各種接觸,就是對孩子無聲的教育。父母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使自己真正能夠勝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一光榮職位。
兒童時期是人的許多良好的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時期,父母的個性特點、教養觀念和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的思想作風、性格習慣、修養學識、愛好特長等無不使孩子耳濡目染,令其終生受益或受害。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醜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給孩子奠定什麼樣的生命品質,將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是否過得美好和幸福。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加強對孩子的傳統教育,及時糾正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氣,讓他們養成許多優秀品質。當然,這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提醒和勸誡,但更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肯定與讚美,而不是批評與打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某些行為。例如,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夫妻之間要相互謙讓,不可相互指責;說話要算數,不能對孩子撒謊失信……
本書共分五章,分別從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的成功品質、教孩子學會為人處世、輕鬆應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讓孩子懂得愛與感恩五個方麵,圍繞“怎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一主題,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父母對孩子進行全方位教育的好幫手。
未來是屬於孩子的,孩子的現在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現在就要樹立強烈的“老師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必會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