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想,我是不願意做那棵大樹。”蒂娜說,“爸爸,我想我應該去給媽媽道歉,剛剛她是對的,我不應該那樣說特迪。”
“媽媽不怪你。”媽媽的聲音從蒂娜的身後傳來。
“媽媽!”蒂娜轉身投進媽媽的懷抱。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誰都知道驕傲、自負的人將來難成大器。而對於孩子這種驕傲自滿的情緒,卻需要父母從小處著手加以分析、思考才可能徹底“根治”。當孩子驕傲的情緒剛露頭的時候,父母就應毫不手軟地迎頭痛擊,因為驕傲自滿將是阻礙你聰明的孩子未來發展的魔鬼。
驕傲自滿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後產生的。有的孩子可能取得過一些優異成績,聽到過不少的讚譽,認為自己確實優秀;有的孩子隻看到其他孩子的缺點,從而總認為自己優於他人;有的孩子虛榮心強,因而聽不進逆耳忠言;有的孩子受個人英雄主義影響,總喜歡處處表現自己。總之,驕傲自大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驕傲自大的孩子常在自己的周圍樹起一道無形的“城牆”,形成與外界的隔膜,這使他們的心胸變得很狹窄。他們雖能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往往沒有遠大的理想和誌向,而隻滿足於眼前取得的成績。而且,他們看不到別人的成績,隻會“坐井觀天”。
作為父母,應該耐心地教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既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不足。父母還需要規範孩子的行為,督促他們改正驕傲自大的壞毛病。告訴孩子,在交友中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並加以訓練和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多發現其他人的優點、長處,虛心向其他人學習。這樣,他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父母要通過給孩子講一些具體的事例,來讓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讓孩子知道世界上總是會有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存在,切不可因為取得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盲目自傲。告訴孩子人各有長短,即使是最卑微、最弱小的人,也有其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樣,再強大的人也都有他自己的弱點。不可用自己的長處去與他人的短處比較。
父母還應該減少孩子的物質優越感。過於優越的環境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感覺,從而會看不起一些條件普通的同伴。盡量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要防止孩子獲得過多的物質獎勵而產生畸形的滿足感,從而削弱進取意識。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好條件是父母創造的,他其實和其他同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讓孩子丟掉愛磨蹭的壞毛病
想讓孩子做起事來敏捷利索,不馬馬虎虎、慢慢吞吞的,這就需要父母在平時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讓孩子知道做事慢的人會造成一些什麼樣不好的後果。這樣,孩子就會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意識地加快速度。
有人說,一個人生來就會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不過並沒有顯露在外麵,而是隱秘在人體內的。如果誰能發掘出這種潛在的能力,那麼,誰就會是天才,隻要對這種潛在的能力進行充分的利用,就會做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來。而培養孩子敏捷靈巧的習慣就像是發掘人體內的潛在能力一樣,需要父母去誘導孩子去自由地發揮這種潛在的能力,從而讓孩子養成雷厲風行、嚴謹高效的辦事,但是切記不可以對孩子灌輸那些陳年的術語和乏味的公式,那樣,隻會適得其反而已。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克服磨蹭的毛病,從而養成敏捷利索的習慣呢?
1.誘導孩子
為了培養孩子敏捷靈巧的好習慣,父母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要知道,孩子的好壞習慣也都是父母教育和影響的結果。可以這樣認為: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父母要想培養孩子敏捷靈巧的好習慣,就必須注意自己平日的言行,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敏捷靈巧。
2.給孩子找快動作的感覺
要給孩子找動作快的感覺,嚐動作快的甜頭,不要給孩子慢的心理暗示。有一些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你越說他動作慢,他就會越慢。父母要把動作慢看作是正常的,就如同孩子剛開始說話時,說不好也是正常的。當孩子的動作快的時候,父母要對其進行表揚,正所謂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反而逐漸少。還有,父母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這樣父母和孩子都能看到變化,並且可以增加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動力。在變化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進行鼓勵。
平常在家,也可以多進行一些競爭比賽。比如,看誰起床快又好,比比誰先洗完手絹和襪子等等。
3.鼓勵孩子多動手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這句名言給了家長很大的啟發。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最簡單而高效的方法就是運動雙手。特別是幼兒時期,大腦發育很快,雙手動作靈活,能促進頭部機能的發展,使大腦變得更聰明,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腦子越用越靈”,這樣有利於孩子敏捷靈巧習慣的培養。
4.鍛煉孩子視覺、聽覺、觸覺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