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敏捷靈巧的習慣,需要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比如說視覺、聽覺、觸覺。如果一個人閉起雙眼,那麼他走起路來就會顯得拙劣;捂住耳朵,對別人的表達就模棱兩可;失去觸覺,就會變得麻木。因此父母必須讓孩子的各種能力都成長起來,才能達到敏捷靈巧的目的。
比如說以做遊戲的方式,蒙上孩子的眼睛,讓他在屋子裏摸索,碰到一件東西讓他猜是什麼,這類遊戲能有效地發展孩子的觸覺;通過做數數的遊戲,把豆子放在桌子上,讓孩子掠過說出數字,可以發展他的視覺;給孩子放出許多動物的錄音,讓他判斷是什麼動物,或者判斷外麵的腳步聲是爺爺的、還是奶奶的等,以發展孩子的聽覺;或者隨意說出一個數學等式讓孩子馬上說出結果,以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
5.抓住興趣及時表揚
興趣是孩子做事的前提,父母的表揚是孩子的動力。因此父母要抓住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加以誘導,當孩子做出成績,不忘表揚、鼓勵。
對於動作慢的孩子批評與訓斥是沒有用的,而且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做事的時候指責他們動作慢,就會使孩子漸漸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做什麼都慢的人,即使想快也不可能,繼而認同了這一事實,無論父母怎樣要求他也不會主動嚐試提高速度了。父母可以注意觀察一下孩子做哪些事情比較感興趣因速度稍快,抓住其中幾件好好誇誇他,從而強化孩子好的行為,並且還可引申到其他活動中:在表揚之餘略表一絲遺憾——要是某某事也能做得這樣好就太棒了!
有很多孩子磨磨蹭蹭,一件事必須得讓家長費盡口舌,他才肯動一動,讓家長們大傷腦筋。分析孩子磨蹭的原因,還發現有些事是因為孩子不願幹、覺得沒意思的事情,比如吃飯、洗碗、穿衣服等等,這樣家長應給孩子製定一個嚴格的一日活動時間表;可以把孩子感興趣和不願幹的搭配起來;如果上床晚了,媽媽就沒有時間講故事了,如果吃飯慢了,有趣的“特種部隊”就演完了等。這樣使孩子珍惜時間。有時候孩子幹事磨蹭也可能是由於對這項工作還不熟悉。比如:穿、脫衣服,剛學會穿衣服的孩子在扣紐扣的時候是很費勁的。由於他的不熟練使他扣得非常慢,這就有待於家長的訓練。孩子磨蹭會有很多原因,隻要父母找出原因針對處理,這些都是可以解決和克服的。
孩子有 “多動症”怎麼辦
對待患有多動症的孩子,父母不要用打罵的管教方式,這樣不但起不到效果,還會引發其他問題的發生。父母應該針對多動症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地矯正多動這一不良行為。
孩子有比較聽話的和比較淘氣的兩種,但淘氣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精力特別旺盛,總是在不停地幹這幹那,使家長心煩意亂,所以就認為孩子得了“多動症”,並擔心不已。
“多動症”是一種醫學上稱為“兒童多動綜合征”的疾病表現,與一般的淘氣完全是兩碼事。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等特征,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
多動症其核心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麵:
1.注意力不易集中
這類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不符合實際年齡特點,如上課時,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實則“走神”、“溜號”,聽而不聞。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塗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
2.活動過多
這類孩子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處於不停活動的狀態中,如上課不斷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切橡皮,撕紙張,拉同學的頭發、衣服等。平時走路急促,愛奔跑,輪流活動時迫不及待,經常無目的地亂闖、亂跑,手腳不停而又不聽勸阻。由於自控力差,這類孩子常說一些使人惱怒的話,好插嘴和幹擾大人的活動,常引起大人的厭煩。這類孩子膽大不避危險,不計後果,尤其在情緒激動時,可出現不良行為,如說謊、偷竊、鬥毆、逃學、玩火等。敢翻牆爬高,喜爭吵打罵,常稱王稱霸。
3.衝動任性
這類孩子由於自控力差,衝動任性,不服管束,常惹是生非。當玩得高興時,又喊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好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衝動任性,常使同學和夥伴害怕他,討厭他,對他敬而遠之。因為患兒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
4.學習困難
這類孩子由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注意聽講,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未聽清楚,以致做作業時,常常發生遺漏、倒置和理解錯誤等情況。部分孩子讀書時可把“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左右不分。寫字時,不是多一橫,就是少一豎,或偏旁反寫。畫圖時,不是比例大小失調,就是位置安排不當,這些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這類孩子考試成績波動較大,到3-4年級時,留級的可能相對較多。但因智能正常,如課後能抓緊複習、輔導,尚可趕上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