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學會駕馭電視
有人說過這樣意味深長的話:電視的發明是人類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人類如何運用電視,將是對人類智慧更大的考驗。因此幫助孩子學習駕馭電視很重要,這就好比馬路上車多危險,父母不能不讓孩子上街,而是應告訴他們交通安全知識,至少教會他們過馬路。美國一位教育專家提出,能從電視中獲益並較少受到危害的,通常是懂得如何把握生活中其他內容的人,而這種把握能力是在日常生活的訓練中養成的。例如要求孩子每日完成一項力所能及的事(取報紙、倒垃圾等),來培養其責任心和意誌力,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從來沒有做過這些努力,就難以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關掉電視。
父母要充分地意識到正確引導孩子看電視的重要性,並且要身體力行地進行正確地引導。父母隻有正確地引導孩子看電視,才能揚看電視之長、避看電視之短。
如何保證孩子的上網安全
一味地限製孩子上網,不僅不符合形勢發展的趨勢,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如果對孩子上網放任自流,很可能會使孩子受到黃毒、暴力的侵害,得不償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千方百計趨利避害,讓互聯網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不讓孩子上網獲取知識、信息,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通達的家長會指導孩子遵守上網的一些基本守則,這樣可以使孩子既具有網絡的基本知識,通過上網促進學習、生活,又不受有害信息、有害行為的影響。
我們必須承認教孩子使用電腦的好處,但我們也必須承認讓他們整天陷於電腦中的危險,家長麵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不讓孩子沉迷於電腦之中。
1.主動學習有關網絡知識
家長應主動積極地學習有關網絡知識,知道網絡的負麵影響後就不會出現束手無策的局麵,還可以科學地要求孩子。事實上,當今社會家長的社會化問題已日顯突出,相對於青少年而言成人麵臨社會化的情形更嚴峻、更困難。因此,家長要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隻有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資格、有能力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2.循循善誘
家長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網絡作為一種資源、一種方式,能夠為學習創造更多的便利條件,但網絡上同樣存在著不健康或青少年不宜接觸的東西,從一開始就給孩子打上一劑“預防針”。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適合孩子的網址,讓孩子減少受不良網站影響的機會。當發現孩子在網絡上有不良傾向時,不能一味地訓斥、封殺,而應重“疏”輕“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監控指導
家長有責任去了解孩子每天會花多長時間上網、在網上做些什麼、希望從網絡上獲得哪些內容等。但這不等於父母要對孩子施加嚴格的控製,而是應通過積極友善的方式進行。要指導孩子加強網德的修養。要控製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地點。上網的頻度和花費的時間要適合孩子的學習要求和身心發育情況,不能過於頻繁、用時太多,每天上網平均不要超過1.5小時。家庭買電腦、上網,是希望孩子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生活;但又害怕孩子跌入“陷阱”,受到傷害。實際上,孩子可以接受網絡信息,但要注意適度。上網要有時有點,能進得去、出得來,不要泡在網裏;不良文化的汙染隨處可見,要安裝反黃軟件設防,要使用“安全瀏覽技術”,運用綠色上網軟件,屏蔽少兒不宜的網站及信息內容。我們要指導、培養、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辨別能力,使之取其高雅、棄其低俗。隻有這樣,才能受益於網。
4.培養孩子的業餘愛好
一方麵,不能讓孩子把所有興趣全部集中在網絡上,而應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其他各個方麵。例如,與孩子一起到博物館、展覽館參觀,一起看電視和球賽,一起玩球、下棋、外出散步等等。通過合理安排孩子的課外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業餘愛好和興趣。另一方麵,不能讓孩子把對網絡的興趣局限在瀏覽網頁上,而應引導孩子參加有關網頁設計的比賽等,從而激發各方麵的興趣,並有效培養孩子的創新素質。
5.做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