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輕鬆應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5)(1 / 2)

要想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和上網習慣,家長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特別是家長與孩子共用一台電腦的家庭。如果孩子的家長經常利用家庭電腦瀏覽黃色網站,孩子就會由好奇、興奮到效仿、試驗,其後患無窮。如果要求孩子不要有“網癮”,家長首先不要有“網癮”。因此,每個家長都應當加強自身修養,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

6.必要時強力限製

孩子好奇心強,渴望知識,麵對遊戲以及網上花花綠綠的虛擬世界,常缺乏冷靜而客觀的態度。作為父母,麵對“上癮”的孩子不應掉以輕心,多多引導,必要時強力限製。如果讓孩子的黃金時代在遊戲和虛擬中度過,最後受傷害的可是整整兩代人!

上網是好事,但和任何其他好事一樣,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事故”,為保護兒童網絡使用安全,電腦教育專家提出了許多忠告和建議,下麵這些規則是父母必須要告訴孩子的:

★你在上網時,如果網上某人正在做使你難堪的事,你應該立即告訴父母,但不要關掉電腦,然後家長就可以發現這個人,並向有關部門報告他的活動。

★上網時使用別名而不是你的真實姓名,也不要用挑逗性的名字如“妙齡女孩”等。千萬不要在網上向任何人泄露你的地址、學校、父母姓名、朋友姓名、家長工作地點或任何其他人的電子郵件地址或電話號碼等資料。

★不要指望在聊天室裏遇到的陌生人給予你重要的建議。

★千萬不要與網上認識的人見麵、通電話、郵寄東西或接受他們的任何東西,除非你的父母同意或與你在一起。

★未經你的父母同意,不要將你的照片上網或寄給別人,不要將任何真實的個人資料放進個人網頁。

★不要在網上做任何需要花錢的事,除非你父母說沒問題。千萬不要泄露你或你的父母的信用卡資料。

★千萬不要將你的各種密碼告訴別人,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

讓孩子學會在錯誤中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在錯誤中不斷獲取教訓,積累成功的經驗,才能夠使自己不斷地進步。因此,父母要對孩子多一點真情付出,多一些關心愛護,讓犯了錯的孩子有機會改正,有勇氣改正,這樣就會使孩子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健康地成長。

對於錯誤,人們都覺得它是自己的勁敵,總是希望自己少犯錯或者是不犯錯。然而,從人類發展的軌跡來看,正是由於人類社會在其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地犯錯,才為人類的進步提供了可能。孩子正處在成長的階段,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出錯是孩子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著名科學家斯蒂文·格倫,介紹了自己兩歲時候發生的一件小事,他認為這件小事對自己走向成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天,格倫試著從冰箱裏拿出一瓶牛奶。誰知瓶子太滑,脫手掉在地上,牛奶灑了一地。廚房的地板上成了一片牛奶的世界。媽媽來到廚房看到這種情形,沒有責備,沒有教訓,也沒有懲罰。媽媽說:“你做了多麼棒的垃圾!我還從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攤牛奶呢!既然已經這樣了,兒子,你願意在我們打掃前在奶河裏玩一會兒嗎?”格倫玩了10多分鍾後,媽媽和藹地說:“要知道,不管怎樣,你弄了一團糟,你得打掃幹淨。我們可以用海綿、拖把或者是墩布來收拾幹淨。你喜歡用哪一種方式呢?”格倫選擇了海綿,和媽媽一起收拾起地板上的奶。收拾幹淨後,媽媽又說:“今天我們做了一個失敗的嚐試,沒能讓你的小手抓住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裏,給這個瓶子裏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格倫很快就發現,隻要他兩隻手緊握住靠著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會掉了。

格倫每當講到這裏,都會感歎,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意識到,不要害怕錯誤,當錯誤出現的時候,要勇於改正錯誤,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從這件事情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犯錯誤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應不急、不躁、不縱容、不責備,要及時捕捉教育契機,把握犯錯的環節,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與他們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才會使孩子的能力在處理錯誤中大大提高,讓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