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領事和王淵父母很熟,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拜訪他們,大家在一起往往會暢談祖國近況,王淵時常在旁傾聽。領事館還贈送了不少中文刊物給王淵一家。
王淵說,她經常閱讀《人民日報(海外版)》、《大眾電影》、《科學大觀園》、《神州學人》、《收獲》、《讀者》和美國《僑報》。英文的《時代》周刊也是她每期必讀的雜誌。此外,她還經常看中文錄像帶。
正因為王淵始終親近著祖國文化,所以在美國生活了9年,她依然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並能寫一手好文章。
談起父母對王淵的教育,主要有三點要求:一、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二、作為一個女孩子,交友要謹慎;三、不要自私,要關心別人。在學習方麵,他們反而從不對王淵提出任何要求。
在美國脫穎而出
初到美國時,父親送王淵上了一個雙語學校,不久王淵覺得學不到什麼東西,就自作主張,進入正規小學,雖然她剛進去時,連英語26個字母都認不全,但智商測驗已高達143,是個絕頂聰明的孩子。
聰明加努力,使王淵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就從一個“最差”的學生,一躍成為全年級四個水平最高的A級學生之一。從此她脫穎而出,成為整個波士頓地區華人圈子裏的新星。
當地一些中文報紙和電視台,都介紹過王淵取得的榮譽,有些華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還常把“向王淵學習”作為口頭禪。王淵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小明星。
但是,王淵自己卻對名利一直很淡泊。
她的姨夫說,四年前,王淵回上海時,許多人問起她在美國取得的榮譽,王淵卻隻是咯咯地笑,並不回答。所以,在姨夫看來,王淵這次拒絕申領總統學者獎並不意外,因為她就是這麼個孩子,為了愛好而不是為了得獎才讀書,況且她又是個愛國的孩子,讓她放棄國籍去換一個獎,她更不肯了。
1995年,王淵以美國東部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菲利浦高中,頓時成為當地電視台的新聞人物。
菲利浦高中有222年的曆史,是美國數一數二的私立高中,曾培養出總統和許多著名科學家。
菲利浦高中錄取王淵時,招生老師對她說,如果上普通高中,她可能繼續是個優等生,但菲利浦高中錄取的都是世界各地出類拔萃的學生,她在那裏念,就要做好成為差等生的準備。
王淵沒有被嚇退,她說:“我寧可做大海裏的小魚,也不做池塘裏的大魚,因為我想看到更多的世界。”
四年來的成績證明,王淵決不是菲利浦高中的“小魚”。她每學期都以全A成績登上人數屈指可數的優等生榜,還獲得了各種榮譽。
例如,她是《美國高中名人錄》特介人物,是美國“榮譽畢業生協會”會員;是1999年“全國優秀學生獎”得主;是1998~1999學年菲利浦高中惟一獲校長頒發“領袖獎”的學生,1997年,她是全美十年級學生中“學業成就獎”的惟一獲獎者。
另一方麵,王淵在美國培養了更廣泛的興趣愛好。她小學裏學過國畫,作業還被掛在教學大樓的入口處作為紀念;初中時,是校樂隊的黑管手;她在初中所寫的劇本,由學校演出後,獲得1992年波士頓劇作節特別獎;她在菲利浦高中是女子曲棍球(乙)隊隊長;她和另一個同學共同創辦了菲利浦高中“青年政治家俱樂部”,並任第一屆主席。
王淵還是學生校報《菲利浦人》的執行總編,校文學雜誌的評論編輯。為了編好一期刊物,她時常幾天幾夜不睡覺。
去年有一次,她因為編報紙弄到很晚,第二天睡過頭,沒有趕上早操。結果學校關她禁閉,罰她兩個周末不準回家。正巧遇上王淵的生日在其中一個周末,父母隻好親自趕到學校給寶貝女兒過生日。
說王淵傻也可以,說王淵倔也可以,但她確實是個很認真,很有責任心的人。
身在貴族學校,王淵還很關心“象牙塔”以外的廣闊世界。
她堅持在多家慈善機構擔任義工,每周三~四次,每次兩小時,再加上乘車往返一小時,三年來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王淵以品學兼優的表現,每年都獲得22650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財務處主任在獎學金通過書上寫道,頒發給王淵高額獎學金的依據,除了她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有“該學生表現出來的領袖素質、高尚品格和無私精神”。
王淵還將繼續成長,她的前途是美好的,但願她能在學成之日,為祖國多做貢獻,並且永遠保有一顆珍貴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