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天的怨念(1 / 2)

太極剛拳,語出港漫《少林寺第八銅人》,乃主角乳七索(字太極)自創的拳法。與張君寶(字三豐)創立的太極拳同出一源,或者說兩種拳法合一才是真正的太極拳!

其奧義便是“至剛無敵,其慢也剛!”

能傳世的武學,無不曆經千錘百煉,剛而歸之於柔,柔而造至於剛,剛柔無跡可見。天下武功不無以柔克剛之法,不無後發先至的妙招,但何以太極拳可享“天下第一拳法”之名?

但因以暴淩弱才是武學真理,這暴,便是以最紮實的基礎,發出最剛強的力量,教人避無可避,逃無退路!

或許武藝精深者可以做到以弱勝強,製服比自己厲害兩倍的練家子,但是如果對方比自己厲害五倍,甚至十倍呢?

所謂的四兩撥千斤能挪移得了真正剛猛無櫡的拳嗎?當對方內力遠在自己之上,能卸掉他的拳勁嗎?

所以,對上真正剛猛無雙的拳,所謂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什麼的都是狗屁!唯一能勝的方法就是以剛猛對剛猛,打出至剛至陽的拳,他強你比他更強!

但是打出來的是至剛的拳,在打出來之前卻是至柔的法,以至柔生至剛,這拳打出來才是真正的剛猛!

國術大師孫祿堂評太極拳乃“天下第一剛拳”,又說“任何一種國術拳法練到頂峰其實都是太極拳”,說的就是此理。

因而太極拳實際無招無式,卻蘊含了天下一等一的拳術至理,乃國術拳宗!

因此,太極剛拳所謂的以慢打快,這“慢”就是以柔法彙力聚力,好似百川彙河,河聚成江,拳打出來時卻如堤潰成洪,洪水滔天!化柔弱為剛強,模擬浩蕩天威,這巨力當然無人可擋!

至剛無敵,其慢也剛。用的就是這個道理。

李水木自創的“正拳係列”,正拳、大正拳、會心正拳,都是脫胎演化自這個奧義,三門拳術層層遞進,練到會心正拳基本就可改稱“太極剛拳”了。

此前李洛克並不明白柔極生剛的道理,使拳用的還是力。從邁特凱那裏學了《野球拳》暗勁後,才了悟內勁奧妙,打拳用勁,對正拳係列的體術有了更深刻的領會,暗剛方麵是入了門。

小李的體術無疑是到了一個境界,每日馬步樁、馬步衝拳、正拳等勤練不綴,行立起臥都變得沉穩。但也沒有丟了曾經的高速,而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對身體有細致的掌握。

體術的提升讓小李更是開懷,近乎“練武成癡”。

小李很高興,他同隊的天天卻心中滿是怨念。

“什麼嘛,這麼複雜,這麼難,有什麼用嘛!”天天嘟嘟囔囔道,柔勁本就極難領悟,她也不是像小李和寧次那樣的體術天才,練了半天沒什麼進展,心裏就不耐煩了。

“天天,不要抱怨,用心體會這《野球拳》,你會有所得的!”一邊的寧次勸解道,嘴上說著,還一邊擺著拳架,一幅用心修行的架勢。

如果說,小李是先修行“正拳係列”的體術,借著體會到的暗勁之妙,反而提升了自己在體術上的境界;寧次則是靠著體會國術柔勁,進而又提升了自己的柔拳法。畢竟修煉日向柔拳的他,對於“柔”一直有著自己的理解,未想接觸過柔勁後,才發現自己此前其實一直是井底之蛙。

“原來這才是‘柔’,以水比喻,為水之極,海納百川,大海無量!天地無量皆可容,萬象無涯納其中!”寧次一邊在嘴裏說著,一邊擺著《野球拳》的架子,不過與小李修拳不同,寧次練的是掌。

《野球拳》最初有一招三式的變拳,分直拳、橫掌和標指,達到十重後,多了兩招,為鐵拳無敵和石破天驚,但都是拳法,未有掌法和指法。這或許就是《野球拳》雖然已經修行到十重,但還隻是lv8,未達圓滿的原因,李水木直覺什麼時候自己將掌法和指法也領悟出來,便是《野球拳》圓滿之時。

靠著此前的武學底蘊,李水木很快將掌法創了出來,也是兩招,為神掌翻天和傾盡天下,也都傳給了邁特凱。隻是不同於拳法的至剛,掌法卻是至柔的法門。

至柔的掌法一下子吸引了寧次,他毫不猶豫選擇修行了這門與他的八卦掌隱隱道理想通的掌法。而靠著此前修煉日向柔拳法的積累,還有白眼這個“外掛”,他的進步很快,比邁特凱和小李先一步在暗柔上入了門。

看著同樣有向“武瘋子”轉變的日向寧次,天天是徹底無語了,“怎麼現在連寧次你也變得有些不正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