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37歲

籍貫:浙江寧波

婚姻狀況:已婚

學曆:初中

打工時間:1999年至今

打工地點:浙江寧海

打工類型:幫人看店

這次去寧波寧海下鄉做中國慈善事業的課題調研的時候,剛好發現這個比較特殊的例子,應該算是機緣巧合吧。其實住在紫金港,多多少少對在我們身邊的農民工有所接觸,因為浙大校醫院後麵的各店鋪,很多是外來的農民工,他們給我的印象就是滿臉苦澀心酸,整天忙碌奔波,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國有這樣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可是在寧海,我卻發現了這樣特殊的一個農民工。為什麼說特殊,其實我現在都還在猶豫到底寫不寫,因為這個農民工實在有點另類。就我了解的農民工都是那種麻木茫然,整天為生計發愁的。然而也不是說,我下麵要說的“他”生活很好,但是他除了對物質上的生活有要求外,他希望自己能夠活得快樂。

樓叔叔,男,今年37歲,初中文化,現在在寧波市寧海縣有一個店鋪。老家住農村,家中還有雙親,有七個兄弟姐妹,自己排行最小。妻子現在也搬到寧海縣了,有一個女兒,在讀初中。

他其貌不揚,他的店鋪也很不起眼,如果不是他趁中午沒人在自己小小的店鋪裏練習他的書法,我一定忙於做調查問卷而忽略過去。我真的很好奇,一個不高不矮,穿著一件普通的T恤衫,有著憨厚質樸表情的中年男子,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有高文化的人,怎麼會有這個閑情練習書法。這是他激起我興趣的地方,也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我本來隻是想做一份調查問卷,後來聊著聊著,發現話很投機,問他是不是當地人,他隻說他是農村來的,於是我想幹脆作一個深度訪談。

創業的艱辛、人情的冷漠

(婁叔叔到寧海縣來打拚已經有七八年了,最初來到這裏的時候很受到排斥)

寧海人很排外,也很小心眼。(叔叔這時候還沒停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反正我覺得要在寧海幹一份事業很難。(他停下筆,坐下來和我談起來了)除非你在這裏有認識的人,有時候連熟人也未必肯幫你。(接著他給我講起他親身經曆的一個承包魚塘的事)我和我一起出來的幾個朋友東拚西湊,並且和當地的人說好有錢賺分紅給他們,賠錢由我們負責,他們才勉強答應出資,一共就幾萬塊錢,我們就承包下了魚塘。(他喝了口茶)可是我們不是當地人,他們好像也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最可惡的是魚塘三天兩頭有人來偷魚,魚塘經營不下去。

然後呢?

然後?後來我們虧本的事讓幾個當地出資的人知道了,要我們馬上還錢,魚塘也就經營不下去了。(叔叔幹咳了幾聲)那是幾年前的事了。(他接著又繼續說)我也知道出門在外,讓人家信任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也隻能無奈地笑笑)

我以為別人不肯幫忙,自家兄弟姐妹總會幫一下吧,可是我一向大哥大姐提到錢,他們總說沒有沒有,其實他們混得都不錯,我是七個中最沒出息的,大哥大姐的公司都快辦起來了,可是我們分家了之後就像陌生人一樣。(他搖搖頭)我也就算了,過日子總要靠自己,可是爸媽現在都推給我了。如果我有什麼錢,那也沒問題,我現在是最沒用的,可是他們連爸媽看病的錢都說沒有。看來我們還真成陌生人了。(他停了一會兒)後來,我們把借的錢先還掉,我一個人什麼小買賣都幹,賣水果,賣衣服……反正都試過。以前總想掙大錢,想像幾個兄弟姐妹一樣,有點出息,就學著做生意,從小本買賣開始,也在各地到處跑……

到處跑的體會感受

從農村出來嘛,本來就對外麵存有好奇,也想到處看看闖闖,想做生意也就去了一些地方,看一下不同地方做小買賣的方式。(叔叔講到這一段的時候是麵帶微笑的。下麵是這些年他到過的地方的列表)

時間地點

2002年5月-2003年1月浙江溫州

2005年3月-2005年9月廣州

2005年11月上海

2006年4月北京

印象最深的是在溫州,溫州人很會做生意,他們也是從小買賣開始的,現在你看人家生意做的不光是全國都有了,連全世界都有了。(我看得出他一臉羨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