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傷感這玩意吧(1 / 2)

早上,太陽剛剛把黑暗驅走,李耳躺在海岸邊的沙灘上爛泥一樣,是真的倒黴啊,好不容易搭上了一條船都能遇到海盜,船長慌忙中開船結果撞到了海裏的什麼東西,船沉了。

李耳想起那個市儈的中年大叔還有那些天天講葷段子的水手,隻能盼望他們沒事了,可是他怎麼也想不通那裏明明沒有暗礁,怎麼會把船撞上那麼大個洞呢。

“該死的海盜,這就是普通的運輸糧食的貨船啊,搶啥嘞?吃不起飯可以打魚嘛,害小爺差點死在海上”

李耳莫名的傷感起來,傷感這玩意吧,與年齡無關,與閱曆相關,小孩子生下來就哭,也許哭不一定代表傷心,可總不可能代表開心吧。

李耳卻確實傷感了,撿到他的那個拾荒老人,在他五歲的時候就死了,死了就是死了,沒有意外,沒有病痛,就那麼突然的去世了,唯一的牽掛就是李耳。

人死的時候總會是有牽掛的,家裏還有半缸米沒吃完,隻是彌留之際想想還是李耳要重要的多,他以後要吃掉很多缸的米,比那半缸米重要的多。

最後想想隻留半缸米給李耳說不過去,於是留下有機會走出去這個小島,去大陸看看,做個好人的話就撒手人寰了。

李耳沒有哭,找個席子把他裹起來,幾個好心人幫忙掩埋了,他跪了半夜以後回去把那半缸米吃了,這麼小的孩子還不知道死亡是什麼,隻是吃飯的時候滋味特別不好,晚上經常會醒來,坐在床上想思考點什麼發現能想的並不多。

那半缸米快吃完了,不多在小島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吃的,到處都是魚,可天天吃魚也不是個辦法,可以用魚來換點米。吃的想完了,就這麼簡單,還是睡不著,小島上一年四季溫度都很高,衣著方麵也不用擔心。

拾荒老人去世以後李耳第一次感到悲傷,現在是第二次悲傷,他想思考些什麼,缺不知道想什麼。

想到那老人他又想到老人彌留之際說的話,大陸是什麼?他沒有任何概念,所以就不想了,做個好人?老人讓他做個好人,那麼老人就一定是個好人,好人才會叫你做個好人,壞人會叫你做個壞人,但他不知道還有一種人,叫做虛偽的道德批判者。

李耳覺得他終於想通透的了一個問題,很有成就感,於是他決定做一個像老人那樣的人。於是他對愛占小便宜的這件事產生了很大的誤解,孩子的認知是社會賦予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李耳思想通透了,於是滿足的睡去了。

半個月後,半缸米吃完了,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娘,李耳不知道老娘是誰,不過他確實窮了。

坐吃山空不是個辦法,於是他決定撈點魚去換點大米蔬菜,然後遇到那個那個改變他一生的雜貨店老板。

與其這樣說,還不如說他改變了雜貨店老板的一生。

李耳這天中午提著兩條大魚去雜貨店換點糧食,雜貨店老板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油膩胖子,一天到晚提著一個算盤,好像總有算不完的賬。

原來帶著李耳的那個拾荒老人每當撿到一點值錢的東西就會直接來雜貨店換點東西,每次都是一場戰爭,你來我往,雙方各不相讓,好吧,說白了就是兩個人講價要講半天,最後都是雜貨店老板略勝一籌。

李耳覺得這是大大的好人啊,隻是跟好人打交道太難了一點。

雜貨店老板遠遠的就看到李耳過來了“李耳啊,來陳叔這,肯定不會讓你吃虧的”

李耳心裏暗道,不吃虧才怪,不過臉上卻是掛著笑容,那叫一個燦爛。

“陳叔啊,今天逮到一對魚,您看看能換點什麼”

陳伯光待到李耳走近了看到那兩條魚,眼睛都放光了,隨機臉上掛滿了‘和藹的’笑容

“李耳啊,剛好陳叔這兩天想吃魚了,你這兩條魚都是普通的魚,換給你一包鹽好了,一條紅燒下酒,一條熬湯下飯”

“哦,陳叔,你這麼一說我也突然想吃魚了,今天不換了,改天捕到魚了來啊”李耳說完轉身就走

走出十多步了,李耳想,該叫我留住了,陳老板想,該轉身回來了,然後二十步以後,李耳想陳老板不會不識貨吧,陳老板想,李耳不會不識貨自己拿回去吃了吧。

走了三十步已經是一個拐角了,李耳想,看來自己今天隻能吃魚了,隻是自己吃了有點浪費啊,陳老板想,還挺能沉住氣,該叫住他了,不然真的是暴斂天物啊,抬頭一看,已經看不到李耳了,連忙關上店門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