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傷感這玩意吧(2 / 2)

李耳前腳剛進門,陳老板就來了,“陳叔,你這是不看著店門,來我這幹嘛啊”

陳老板笑著說“李耳啊,你看你一個人討生活也不容易,鄉裏鄉親的,我來看看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你看看啊,屋子也漏了,吃完飯陳叔幫你補一下啊,李耳啊,快去把那兩條魚殺了”

李耳黑著臉“陳叔慢走不送啊”

陳老板“……”

李耳說“陳叔,這是對魚,我也不跟你打啞謎了,拿出點誠意來行不,裝的多累”

陳老板不好意思的說道“李耳,陳叔沒想到你也知道這對魚啊”

李耳“陳叔,尷尬不”

陳老板“……”

李耳“陳叔,來點誠意,去你那裏做,我這也沒有魚腥草,做著味道差了點,另外你再補我半缸米加一籃蔬菜”

陳老板心裏算了一下樂開了花,臉上卻為難的說道“那我豈不是吃虧了,算了,吃虧是福,當陳叔做一回好人了,走,去我那裏”

李耳對於前半句話嗤之以鼻,對於後半句大大的讚同,能吃虧的才是好人啊,當然自己還小,可以長大再做一個好人,隻是好人還能用一回來形容,真是長見識了,果然這都是閱曆啊。

兩個人提著對魚就往陳老板的雜貨鋪走去,這對魚是小島上的一種特產,生活在海溝中,平常根本捕撈不到,隻有到了產卵期才會浮到淺海中,由於這種魚都是兩條一起出沒,所以才以對魚稱呼。

對於怎麼捕撈到對魚的,陳老板沒問,李耳也沒說,聰明人都有自己的交往方式,每個人都有秘密,情深言淺,情淺言深。

初次見麵就拉著你推心置腹的不是傻子就是不看重交情的。

兩人走到陳老板的雜貨鋪,陳老板打開鎖放在李耳手裏,李耳看了手中的鎖,跟平常的鎖完全不一樣,平常的鎖都是一個鎖孔,而成老板的鎖卻是兩個鎖孔。

看著李耳驚奇的目光,陳老板笑著說“這是一個小玩意,回頭有空我教你,進來吧”

雜貨鋪裏麵都是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在這個小島上最稀缺的就是糧食蔬菜,全靠從海對麵運來,所以陳老板應該挺有錢的,李耳想想就心安理得的占陳老板便宜了。

雜貨店裏麵是一個小隔間,分為兩層,上麵是陳老板起居的地方,看不見什麼樣,下麵是一個廚房,可惜李耳完全看不懂這個廚房。

那個炤就像是一個大球開了一個小洞,上麵那個風扇又是做什麼的,還有那個圓形的大銅球是幹嘛的。

陳老板笑了笑說“別驚奇了,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隻要是弄吃的,沒啥驚奇古怪的”

李耳恍然大悟“怪不得陳叔開個雜貨鋪呢,原來你是吃‘貨’啊”

陳老板啞然失笑“你這解釋也沒錯,我告訴你啊,這世上沒有不能吃的東西,如果有,那隻能說明你沒有找到正確吃它的方法,就像空氣,我們也在吃它,隻是我們不知用嘴,也用鼻子,也用身體,聞到香氣,那不就是在用鼻子來吃東西嗎?‘吃’這個字拆分開來就是‘口’和‘乞’,意思就是說用嘴來討吃的,乞求上天來賜予我們食物,所以在滿足口腹之欲時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口腹滿足了,心還有你的精神也應該感到滿足”

說完陳老板指了指李耳的心還有他的頭,李耳躬身行禮“陳叔,受教了”

陳老板給李耳上的第二課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先不說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但是‘人之初’即孩童時期可塑性是最強的,如果在一個學會感恩的環境下長大,那麼這個孩童長大後就會有敬畏之心,會感恩這個世界,相反,如果在一個自私的環境下長大,那麼,這個孩童就很可能是一個自私的人。

對於後者不是絕對的,我始終認為,積極的一麵帶來的一定是積極的,消極的一麵帶來的卻不一定是消極的,善無處不在,隻是散落的不是那麼均勻而已。

陳老板已經在著手處理對魚了,邊處理邊對李耳說“這對魚是美味啊,肉質鮮美,特別是兩條一起更是大補,處理的時候一定要用木刀,用鐵器就會改變它的味道,公的肉質比較緊,要用大火烹飪入味,母的這條肉質鬆,要用小火熬湯,那魚卵一口咬下去,那滋味,嘖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