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老字號還是初進商場的小字輩,都會懂得並切實地運用創新這一策略。
花樣翻新,對於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經商過程中,創新意識至關重要,一條好的創新策略可以在商場中獲得可觀的利潤,甚至救活一個企業,改變一個商人的一生。
美國的小本經營者紐克倫就是憑借創新致富的。紐克倫一直希望自己的事業有大的起色,但他一直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見幾家大開發公司用裝垃圾的汽車,把垃圾倒在一個垃圾山裏,付給"收貨人"一些"管理費"後,開始在垃圾山裏收集有用之物整車地裝走。
事實上垃圾已成為許多企業煩惱的事情,他們都願意花錢把它清除掉,但它們並不是廢物,垃圾中有許多有用之物,隻要設法把它們分離開加以處理,就可以把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紐克倫於是轉了行,決定在沒有人涉及的垃圾利用領域創出奇跡。就這樣,他購買了一塊價格便宜的地來堆放垃圾,買了一些垃圾處理設備,雇傭了幾名工人,他的工作就開始了。紐克倫的垃圾公司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每天處理的垃圾量很小。於是,他決定上門服務,這樣他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廠商送來的垃圾。紐克倫指揮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廢金屬、化學廢渣分別揀出來,送交有關廠家處理,兩個月後,經濟效益明顯顯示出來,他賺了千倍於投資的利潤,這一利潤比他原來從事的小本經營的利潤高出20倍。紐克倫的創新意識就在於從誰也瞧不起的垃圾利用和分揀中發掘出他的事業。
花樣翻新,對於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隻有不斷推出新產品,企業才會有生命力。一些老字號普遍不景氣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固守原有的攤子,不知創新求變,老字號一個個相繼消失,就是因為太"老"的緣故。所以,不管是老字號還是初進商場的小字輩,都要懂得並切實地運用創新這一策略。
索尼公司創建於1946年,其前身為盛田昭夫與井深大合作的東京通信工業公司。早期,公司生產伏特計和電報共鳴器、發聲器、電飯鍋等產品。1950年索尼公司首先開發出全日本第一台錄音機和第一盤錄音磁帶。1955年公司又比較早地在世界上生產出體積小、性能穩定的晶體管收音機。緊接著超小型袖珍式半導體收音機也開始問世。
索尼公司在世界電子工業領域的技術革新及迷你化設計方麵起到了領導潮流的作用。在家用電器消費品工藝、尖端技術和質量穩固三個方麵始終處於領先水平。同世界同行企業相比較,日本企業的技術創新水平較高,而索尼公司無疑又是這方麵的傑出典範。
索尼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曆史。從剛開始的晶體管收音機、袖珍式收音機到便攜式收音機、錄像機、攝錄一體機、激光唱片機、彩色電視機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再到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單放機,索尼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索尼公司一貫注重標新立異,重在以新取勝,以奇取勝。盛田昭夫認為,索尼公司的計劃是用新產品來帶領廣大消費者,而不是被動地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產品,消費者並不了解新產品,但我們必須有自己獨到的判斷。因此,我們不必做太多的市場調研,而應不斷更新我們對每一種產品及其性能的想法,以便引導消費者,並且通過與消費者溝通來創造市場。
索尼公司處處留意如何開發新的產品,80年代末期,索尼公司發現歐美國家的工作效率很高,如何追上他們?經過研究,公司決定研製一種高效率的秘書實用工具,經過近2年的研製工作,很快推出電子記事本這一新產品,它具有電子計算機和記事功能,一經推出,很快風行日本,接著便迅速占領了歐美及全球市場。每一天,索尼公司都會研製出4種新產品。每年,索尼公司向市場推出的新產品有1000多種,其中200多種是領導潮流、帶有全新理念的新產品,這些產品基本上是索尼公司利用自己的高新技術研製出來的。正因為索尼公司能夠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創造和開拓新的市場,它的業務才得到迅速擴展。如今,索尼公司的產品已經銷往世界上200個國家和地區,據1998年的統計,索尼公司在全世界的銷售額達到530億美元。
在標新立異思路的指導下,索尼公司依靠不斷推出的新產品,使自身長期居於全世界企業界的前列,效率也是最高的。這種思路現已成為電腦公司、軟件公司等各類現代企業所共同遵循的商業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