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財富的關鍵是明白構成的主要因素,這樣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資本
資本是企業或個人發起或企業擴張時所保留的金錢。
比如說,你準備生產一批價值600元的皮衣,你的皮革的成本大約是300元。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的話,這個月賣出的貨品所得的錢足以支付下個月購買生產原料的費用。如果你收到的訂單並沒有大到能讓你生產出比上個月多出一倍的量,一切還都可以進行,沒什麼起伏。直到有一天工商質量雜刊登了一條關於你製造皮衣的報道,你的訂單增到了20000元,而不是先前的600元。如果你要接下這批訂單,你就必須花8000元來購買皮革。然而你卻隻有600元的銀行存款,怎麼辦?
你以前沒有過和銀行打交道的經驗,銀行對你也不了解,而且你也沒有辦法讓銀行相信你的訂單的可信度。你也不大可能要求你的客戶預先付款。所以,你現在所需要的錢就叫做"資本"。
你順利地解決了擴充的問題,開始經營起每月生產2000元的皮衣工廠。可是有一天,你的最大的客戶--一個知名的百貨公司忽然發生了財務危機,無法準時付款,這怎麼辦呢?你當然希望繼續和這家公司做生意,如果這個重要時刻背棄了你的客戶,說不準你們以後再也沒有合作的機會了。如果這家百貨公司過去的信用紀錄相當好,你的客戶可以寫一封保證書給銀行,銀行就很有可能借錢給你。否則,你的事業就很有可能中途倒台。
2.投資者
一般來說,投資者是指在某一個計劃或企業上投入資金,並希望在未來得到回報的人。
投資者與借款者不同。借款人是貸方先借你一筆錢,在約定的時間內,你必須歸還這筆錢,另外還要付給貸方利息,投資人則不同,他和你一起分享這家公司的利潤,同時也分擔風險。如果這家公司賠錢,他可能會損失掉他的投資,但如果這家公司賺了錢,他也相對會獲得利潤。
如果一個經營者決定用選擇貸款的方式來增加他的資金,那麼就表示他已經肩負起了所謂的"責任"了。也就是說,即使他的投資計劃失敗,他也必須還清負債;就算他入獄,當他出獄之後,他仍然得負責將這筆賬還清。這就是貸款與投資的不同。
3.貸款
貸款一般指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部門或個人。
貸款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擔保的貸款;另一種是無擔保的貸款。前者一般叫抵押貸款,後者叫信用貸款。如果貸款者無法償還債務時,取得無擔保的貸款保證的貸款者(比如銀行),將有權拍賣某項屬於貸款者的財產,以彌補他的損失。
當鋪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貸款者。在當鋪的交易過程中,典當的物品與所能借的金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你拿一個價值1000元的東西到當鋪典當,也許隻能換來100元。在銀行,你拿價值20萬元的汽車可借到15萬元,隻要你能向銀行提出保證,讓銀行相信車子出事時,所有損失都可以通過保險來賠付。當一家公司宣布破產時,銀行擁有有擔保的貸款,貸方可以拍賣這家公司的資產作為債務抵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