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複國成了永遠的泡影
宋孝宗
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趙昚因宋高宗的禪讓繼位。孝宗是南宋最想有所作為的君主,也是南宋唯一誌在恢複的君主。孝宗一繼位,就采取多種措施整頓南宋政治的積弊。希望能夠力挽狂瀾。即位第二個月,就正式為嶽飛冤案徹底平反,恢複受秦檜迫害的趙鼎、李光等去世的受害者的名譽,撫恤子孫;重用張俊、胡銓、辛次膺等健在者,朝野人心為之一振。怎奈北宋以來的早已根深蒂固的種種社會矛盾是無法挽救的了。使這位南宋最有魄力和潛力的皇帝對如此局也是無力回天的了。他的恢複中華的北伐計劃受挫,無奈中與金朝達成了“隆興和議”。但宋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後人,一反高宗時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線,一心想收複中原,他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稱道的。
孝宗繼位後,一心想完成祖宗基業,主張北伐。他起用主戰派的張浚為樞密使。張浚接到北伐詔令後,星夜趕回建康,調兵8年,號稱20萬,一路由李顯忠率領直取靈璧,一路由邵宏淵指揮攻虹縣。大戰在即,張浚命令邵宏淵聽從李顯忠的節製,引起邵宏淵的不快,軍事領導層的決策為宋軍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宿州一戰中,由於宋軍將領不合,加之李顯忠占領宿州時對軍士賞罰不公,致使軍心浮動,不久,在金軍的猛烈攻擊下,宋軍便棄城南逃,在宿州城北的符離集被金軍趕上,大潰。符離之敗使宋朝積蓄的軍資損失怠盡。
符離失敗,對孝宗北伐雄心的打擊是沉重的,他也發現恢複大業不可能短期內實現,開始在和戰之間搖擺不定。北代的失敗,主和派又占據了上風。張浚也對北伐失去了信心。無奈,“張浚乞致仕,且請通好與金”,此時,金世宗也表示如果宋朝歸還占領的疆土,納幣如故,就可以休戰。隆興二年(1164),宋金雙發簽訂了“隆興和議”。其主要內容如下:一、南宋不再向金稱臣,世為叔侄關係;二、原來的歲貢改為歲幣,每年減少銀絹各10萬匹,仍支銀20萬兩,絹20萬匹;三、疆界與紹興,和議時相同(宋放棄新收複的海、唐、泗、鄧、商、秦六州。
與紹興和議相比,南宋在隆興和議中的地位有所改善。雙方為達成和議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讓步,這種讓步還是基於一種新的政治地緣的實力平衡。隆興和議之後,金宋四十多年之間沒有發生大的戰爭。有利於雙方的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隆興和議後,宋金休戰了40多年。期間,南宋朝廷很少有人再提起北伐,恢複中原。君臣躲在風景如畫的臨安,歌舞生平。很多人早已忘記了當年的“靖康之恥”、亡國之痛。直到紹熙五年(1194),寧宗趙擴登基後,韓侂冑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格局。韓侂胄,外戚出身,因擁立寧宗繼位有功而得到重用。權勢日益長,為了左右朝廷,韓侂胄大力排隊異已,掀起了“慶元黨禁”,打擊自己的政敵,並將趙汝愚及支持他的道學集團進行株連,將他們貶官降職,流放異地。朝廷內部鬥爭一時硝煙彌漫,使本已衰弱的南宋朝廷更加混亂。開禧北伐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發生的,也注定了其必然失敗的命運。
韓侂胄是個不甘平庸、雄心勃勃的人,他時刻都想恢複祖宗的基業。由於慶元黨禁給南宋社會帶來了混亂,人民怨聲載道,要求停止這種無謂的內耗,轉百振興國家。麵對這種壓力,他聽從了手下的勸告,決定北伐,建立不世功業,以緩解人民的不滿情緒,保住自己的權利和地位。他首先起用一批像愛國詩人辛棄疾一樣的主戰派人士為官;又在鎮江修建韓世忠廟,追封嶽飛為鄂王,表彰兩位抗金名將。追奪秦檜的爵位,全麵否定對金乞和的國策,以激勵南宋軍士氣。
韓侂胄的北伐計劃一提出,立刻在朝野中引起巨大的反響。讚同者稱為“千秋功業,在此一舉”,反對者抨擊他開罪鄰邦,將禍國殃民。韓侂冑極力鼓動寧宗,向他分析金朝的形勢,認為金朝在蒙古的進攻下,處於內外交困狀態,正是北伐收複中原的有利時機。在韓侂胄的勸說下,寧宗激情高漲,拿出皇家儲備資金一萬兩犒軍。韓侂胄也拿出家財20萬兩白銀以作軍資,積極備戰。
開禧二年(1206)四月,北伐正式開始。南宋軍隊從東西中三路進軍,初戰得勝,刺激了韓侂胄的野心以及南宋伐金的意誌。但不久,南宋軍隊便遭到金軍的反擊,全線潰退。四川的吳曦投降了金朝,打亂了他的整個戰略計劃,宋軍節節敗退。此次北伐,韓侂胄思想上作了充分準備,但在軍事上準備不足,過高地估計了南宋軍隊的戰鬥力。
由於北伐軍事上的失利,南宋朝廷中的投降派又開始蠢蠢欲動。在楊皇後的支持下,史彌遠開始策劃除掉韓侂胄。同時,金軍也開始大規模報複性反擊。宋軍根本無力抵抗。寧宗慌了手腳,派人主動與金議和。金人要嚴懲此次北伐的禍首,正好為史彌遠殺害韓侂胄找到了借口,函其首送給金人。此後,軍政大權全歸楊後,史彌遠所操縱。主戰派遭到清洗,投降派又一次得勢,這場轟轟烈烈的北伐就這樣草草地收場了。
嘉定元年(1208),雙方重新定立嘉定和約。其主要內容如下:一、依靖康故事,世為伯侄之國;二、增歲幣為銀30萬兩,絹30萬匹;三、疆界與紹興時相同;四、南宋給金犒軍銀300兩。
開禧北伐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動的,又在投降派的媾和的陰謀下草草結束,南宋軍民的收複中原的願望再次受到打擊。從此,南宋王朝再也無人重提北伐,偏安一隅成為理所當然之事,南宋的敗亡已是指日可待了。
有人說:高宗朝有恢複之臣,但無恢複之君;孝宗朝有恢複之君,卻無恢複之臣。而寧宗朝既無恢複之君,又無恢複之臣。曆史總是這樣不盡人意,作弄著世人。如果具備了種種條件,曆史是否會被改寫呢?它留給我們的又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第七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上)
文天祥像
南宋是一個叫人又愛又恨的王朝。在向外族屈辱議和的同時,又創造了繁榮的城市經濟,發達的海外貿易,形成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展的高峰;在造就了大批遺臭萬年的奸臣,如秦檜、賈似道等,又塑造了一批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如嶽飛、包拯、陸秀夫等。他們或是以功業彪炳史冊,被後人緬懷;或以人格的魅力,道德的光彩令後人高山仰止,
而文天祥正是這些民族偉人的典型代表。他的《正氣歌》中的名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象一盞明燈指導著無數的愛國人士英勇戰鬥。當蒙古鐵騎踏遍大江南北,國家危難的時候,文天祥憑著“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豪情壯誌挺身而出;當抗元被俘時,憑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思想精神,拒絕高官厚祿的誘惑,慷慨就義。文天祥是中國士大夫的傑出代表,為中國曆史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他的民族氣節、英雄氣概一樣成為留給後世不朽的精神遺產。
文天祥是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天祥,出生端平三年五月二日(公元1236年6月6日)。父親文儀,是當地有名的讀書人。他主張“化學來新”,也就是推陳出新,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去補世、報國,對社會做出貢獻。文儀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據說這個孩子降生的時候,文家屋頂上雲霞籠罩,於是文儀的兒子就叫做雲孫,字天祥。待到以字入貢後,以天祥為名,字宋瑞。父親一心想把他培養成有用之才,因此從小就為他聘請名師,在家授客。文天祥從小才智過人,善於思考,肯於鑽研,在“革”字治學思想指導下,文天祥從小明確的讀書目的,那就是為了補世和報國。
一日,文儀麵對窗外的綠竹,突然問文天祥和他的弟弟文天壁:“竹之功用可謂大矣,而它的品性,又可謂高尚。你們能說說它的品格嗎?”“竹子經風雪而不凋,”弟弟文璧說,“別的花草一遇霜打風吹都枯死了,而竹子卻依然挺立,依然翠綠。古人稱鬆、竹、梅為歲寒三友,說的就是這種不畏嚴寒冰雪的性格。”“竹子無論在山地,還是在平原都能生長,它不要求很好的種植條件,”文天祥一麵望著院子裏的翠竹,一麵從容地說著,“然而竹子質地卻很堅硬,不管風吹,還是雨淋,它都保持正直,從不肯低頭彎腰!”父親越聽越高興,指著竿竿修竹說:“我生來最喜愛竹子,原因就在這裏。竹子有那麼多的用途,而又不需要人們給予什麼,它質堅、幹直,身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幹可斷而不可改其直。我認為做人也需要這樣。”“您放心吧,我和弟弟一定像竹子那樣去做人,要為人們辦更多的好事、實事,而且遇到逆境和惡勢力,絕不低頭彎腰,絕不變節。”文天祥堅定地對父親說。正是這種家庭教育,文天祥從小就被培養具有堅韌的品質、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