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在安靜的鄉村暢想
對海倫而言,家永遠是最舒適的港灣。離開熱鬧喧嘩的大都市,回到鄉村安靜的田園,會感覺到自己的庭園分外可愛。
海倫時常一個人去戶外散步,沿著小徑往前走,在小徑盡頭的拐彎處,就是海倫平常散步的馬路了。
小屋的四周有最宜人的景色,尤其是每年的6月份,各色鬱金香和風信子都綻開了美麗的花朵,海倫就像住在花海中的小鳥一樣。
海倫走在通往小涼亭的馬路兩旁,滿是移植自德國或日本的菖蒲花。海倫覺得6月份的樹木都變得非常美妙,樹葉舒展開了,伸出枝丫似乎想向她傾吐什麼。
她有時會覺得,樹木真的在對自己說:“你們人類何時才能學會這樣站著不動呢?”
有時則說:“看看那不安分的海倫,在花草叢中不停地穿梭,就像一隻風中的蝴蝶。”
那橫生的小枝丫,有時似乎像對自己指指點點的小手指。
有時,海倫也疑惑:“人為什麼不能像樹一樣,固定站在某一個地點上呢?樹木雖然不會移動,不是照樣生長得很好嗎?如果人類能那樣生活,說不定會更快樂呢!”
最近一段時間,海倫一想到勞資對立和戰爭問題,就會徹夜失眠。
她奇怪人類為何不把花在戰爭上的精力轉而投注在研究如何改善人類生活、邁向理想境界的方向上去?如此世界不是可以更美好嗎?對於這一天的一來,她滿懷信心。
海倫希望全世界的和平能夠早日實現,讓人類過得更幸福,到那時,人們就不必再用天堂來安慰自己了。
海倫近來還時常想到郝博士:“如果當初郝博士不曾設計出這套教育盲聾者的方法,真不知道我的一生會是什麼樣子。”
據說在郝博士想到教育其他盲童時,當時的法律上還明文規定著:盲聾者視同白癡。
在柏金斯盲校學習時,莎莉文老師與一個叫蘿拉的盲童是室友,所以對她的事很清楚,而蘿拉就是莎莉文老師的第一個手語老師。
當蘿拉知道莎莉文老師要去亞拉巴馬州教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孩時,她非常興奮,同時囑咐莎莉文老師:
不要使這個孩子養成太嬌寵的個性,不能因為她有殘缺就凡事順著她,這樣對她的成長不利。
海倫初次到柏金斯盲校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蘿拉。當時蘿拉正在房中編織,由於她很久沒有見到莎莉文老師,因此非常欣喜地迎接海倫,同時她也吻了海倫。
可是當海倫試圖伸手去摸她所編織的花邊時,她卻將花邊移開了,並且用手語告訴海倫:“你的髒手會把花邊弄髒。”
海倫想知道她的容貌,就伸手去摸她的臉,她向後一閃,暗示海倫的手太髒。同時還問莎莉文老師:“你沒有教這個孩子禮貌嗎?”
接著,她很慎重地一字一字對海倫說:“你要牢記,與女士打交道時,不要太隨便。”
一連幾次受挫,海倫倔強的性格再次被激發了,索性坐在地板上不起來。
可是蘿拉也不含糊,她立刻毫不客氣地一把將海倫拖起來。“地板很髒,你這樣做會弄髒衣服,難道你不知道嗎?你這個孩子真是太任性了,沒有一點教養!”
海倫要離開她的房間了,吻別她時不小心踩到了她的腳,免不了又被她訓一頓。
事後蘿拉告訴莎莉文老師:“這個孩子很聰明,但是太過任性了。”而海倫對蘿拉的第一印象是冷酷無情,讓人難以親近。
蘿拉在許多地方與海倫有相似之處,因此,有很多人拿她們倆作比較。她們遭遇不幸的年齡差不多,開始時的行動粗魯,不易管教也很類似。
此外,她們倆人都是金發碧眼,又同樣在7歲開始接受教育。相似之處也就在這些方麵,而且蘿拉比海倫更勤奮,更有上進心。
蘿拉聰穎過人,善良誠懇,如果她當初也像海倫一樣,有一位像莎莉文老師這樣的老師來教導她,那麼她會取得比海倫更大的成就。
每當海倫在心裏想到這些時,總就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可是當她再想到自己已活到40多歲,而且能和常人一樣講話,但卻沒有幫助那些仍然生活在黑暗荒漠中的人脫離困境時,她就感到十分慚愧。
海倫要做的事情的確太多了,雖然調查仍在繼續進行中,但就既有的資料顯示,在國內,除去年紀很大或臥病在床的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盲聾人等待海倫指引他們走出黑暗世界。
其中有的人目前正值學齡階段,可是卻找不到合適的學校就讀。
常有人問海倫:“我如何來處理這樣的兒童呢?”
對於這個問題,海倫覺得不應該一概而論,因為每個孩子的智力不同,所處的環境各異,因此她也不能肯定地告訴他是該請家教,或是該到哪一所學校去。
海倫能說的隻是:“在兒童的眼、耳機能未完全喪失前,要盡快讓他們接受正規而科學的教育和訓練,否則這些兒童將失去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