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清理戰爭的廢墟
1942 年 4 月 18 日,由詹姆斯·杜利特爾中校指揮的美國 B—25 轟炸機群對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進行了轟炸。這次異常危險的作戰行動旨在鼓舞美國人的士氣,給日方造成的損失甚微,但對日本當權者的心理衝擊卻是巨大的。
這種陸用B—25 雙引擎中型轟炸機由起重機吊到“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冒險起飛,直奔 1000 千米之外的目標。這是陸軍飛機第一次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每次起飛的成功都是一個奇跡。
完成低空投放炸彈的任務之後,13 架飛機按預定計劃降落在中國國民黨軍隊控製的機場上。一架飛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蘇聯領土上降落,機上人員被蘇聯當局扣留,其他幾架飛機燃料耗盡,不得不在中國的日本占領區迫降,8 名美國飛行員被日軍俘虜,日軍逼迫他們提供有價值的情報。
詹姆斯·杜利特爾的 B—25 空襲證明:天皇本人也處於空中報複的威脅之中。這時即將舉行慶祝天皇 41 周年誕辰的盛大閱兵式,於是連連召開高級官員會議,商量在閱兵式進行中出現空襲警報該怎麼辦?
在1945年的7月和8月中,幾乎每天每夜都有對東京和橫濱地區的空襲。盛田昭夫他們可以看到銀色的B-29飛機在轟炸內地之後從頭頂上飛過,附近的高射排炮向它們開火。有時從窗口可以看到B-29被擊落,掉到海裏去。曳光彈劃過天空,彈片撒向大地。空襲時可以感覺到地麵在顫抖。
1945 年 7 月 26 日,波茨坦會議通過美、英、中三國聯合宣言,這是對日本的最後通牒。
宣言聲稱:
我們無意使日本民族遭受奴役,也無意滅亡其國家,但戰犯將受到嚴懲,特別是那些殘酷虐待我方戰俘的人。戰後日本政府應排除一切障礙,複興和加強日本人民的民主傾向,實行言論、宗教和思想自由,尊重最基本的人權……
但是日本的戰爭狂人對《波茨坦宣言》不屑一顧,叫囂要把戰爭進行到底!
杜魯門又等了一個多星期,沒聽到東京的任何回音。
1945年8月6日 8 時15分,兩架 B-29 轟炸機出現在廣島上空。人們對 B-29 已司空見慣,以為這是例行偵察,許多人甚至沒有打算躲進防空洞。
前麵一架飛機打開艙門,用降落傘投下人類曆史上的第一顆原子彈。
突然之間,廣島這個美麗的港口城市一下子從地球上消失了——一道強光從人們眼前閃過,接著,一個中心氣溫高達1億度的火球騰空而起。爆炸中心的人群和牲畜,被原子彈徹底毀滅,被毀滅的人,隻是在人行道上或石牆上留下了一個個依稀的輪廓。
距離爆炸中心投影點4000米的地方,熱力仍能灼傷皮膚。數以千計的女人身上的衣服,深色的部分全部被燒毀,淺色的部分則完整無缺。從光學常識判斷,深色的衣服吸收的光要比淺色的衣服多得多。黑色會吸收所有的光,而白色幾乎不吸收光。因此,她們身上的皮膚,就跟和服的花紋一模一樣。
熱浪過後,是狂飆似的氣浪,在爆炸中心投影點周圍方圓 13 平方千米範圍內,所有的建築物不是被大火焚毀,就是被爆炸後形成的氣浪推倒。
爆炸幾分鍾後,下了一場雨點大如彈子的黑色“原子雨”。原子雨過後,刮起了颶風。由於原子彈爆炸後形成了真空,颶風從四麵八方吹回中心……
B-29 轟炸機駕駛員正在返航,他們遠遠地看到一團蘑菇雲從廣島升起。卻不知道在這朵蘑菇雲升騰之際,廣島的 15 萬市民和軍人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
正在日本陷入一片恐慌之際,杜魯門總統就原子彈爆炸之事發表了風格怪異的聲明:
這個太陽從中獲取能量的源泉,現在可以使日升之國化為一片黑暗。在這個國家的皇位寶座上坐著一個太陽之神——天照大神的嫡傳子孫!
關於爆炸的詳細報告下午才送到東京,日軍大本營立即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日本在核武器研究方麵的進展,已足夠使日軍軍事指揮官們知道這是一枚什麼樣的炸彈。
軍部將炸彈的性質告訴了天皇裕仁。
天皇和他的內閣聞訊後再次陷入麻木狀態,整整一天過去了,他們沒有想到任何結束戰爭的辦法。盟國的忍耐總是有限度的, 8 月 9 日淩晨,蘇聯對日宣戰,蘇軍遠東總部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率領蘇聯紅軍在 4400 千米的中蘇邊境線上,向日軍發起強大攻勢,日本精銳部隊關東軍遭到毀滅性打擊。
與此同時,美國的第二顆原子彈落在長崎,蘑菇雲又一次冉冉升起,當這朵美麗的雲彩飄散後,長崎瞬間淪為廢墟, 昔日繁華的街市化為焦土,20 萬生靈塗炭……
當廣島原子彈爆炸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傳來時,盛田昭夫正在與海軍同僚共進午餐。情報非常簡短,甚至沒有談到到底投的是什麼種類的炸彈。但是對於一名離開學校不久而且還獲得過物理學學位的技術軍官而言,盛田昭夫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炸彈,它對日本和自己意味著什麼。
盡管日本以前從未戰敗過,但前景已經十分明了。而有一個青年人卻為此感到樂觀。從那一時刻起,盛田昭夫在內心裏對自己的將來有了信心。
幾個月以來,盛田昭夫一直認為日本將會戰敗,繼續打下去是徒勞無功的。同時他也知道,軍方想戰到最後的一兵一卒。當時盛田昭夫年僅24歲,獲得了大阪帝國大學的學位,正在軍中與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一個紀律嚴明的小組,試圖完善熱引導武器和夜視瞄準器。
軍方希望日本的技術能夠扭轉戰爭的趨勢,他們仍在努力地工作,但是他們知道為時已晚,他們的計劃不可能成功。他們不僅缺乏資源,還缺乏時間。
廣島事件發生後,盛田昭夫認為他們的時間已經用完了。
盛田昭夫不像當時的那些平民受到警察和軍方的嚴密監視和控製,他可以接觸到海軍的情報,可以收聽短波廣播,盡管一個海軍軍官在不當班時這樣做是違法的。他在1945年8月6日之前就知道美國的軍事力量占有壓倒優勢,日本肯定會輸掉這場戰爭。
但盛田昭夫沒有想到的是,日本竟會遭到原子彈的攻擊。原子彈使每個人都大吃一驚。
在那個炎熱、潮濕的夏日,人們無從知道扔下來的那顆原子彈有多麼可怕。盛田昭夫在軍營餐桌上得到的那份新聞通報隻說扔下的炸彈是“一種新型武器,它發出強烈的光,照耀大地”。這些描述足以使盛田昭夫得知這肯定是一種原子武器。
實際上,日本軍方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封鎖了廣島事件的詳細消息,而且一些軍官拒絕相信美國人已經擁有了這種武器。
日本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還不足以預測到這種武器的毀壞能力,從而判斷出它會使多少人失去生命,然而盛田昭夫曾見到過常規轟炸的後果。
其實3月9日的深夜至3月10日的淩晨,一批又一批的B-29轟炸機扔下大量的燃燒彈,幾個小時之內燒死了10萬人,當時盛田昭夫正在東京。他也見過自己的家鄉名古屋遭到大轟炸後的可怕場景。
1945年,日本的大部分主要工業城市,除了京都之外,都被炸為廢墟,成千上萬日本人家園的土地上都堆滿了燒黑的屍體。盛田昭夫不可能想象原子彈還能夠製造出更加可怕的場麵。
原子彈是8月6日上午8時15分投下的,但盛田昭夫他們直至8月7日才得知這個消息。盛田昭夫對廣島原子彈的反應是一個科學家的反應。坐在餐桌旁,麵對在戰時的日本可以說是相當奢侈的午餐,盛田昭夫一點也不想吃飯。
他看著同事們,對餐桌上的每個人說:“我們最好是現在就中止我們的研究。如果美國人能夠造出原子彈,那隻能說明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差得太遠,無法趕上去。”
為了這件事,他的上司對他非常惱火。
盛田昭夫早就知道原子能的潛在威力,但他認為至少還要花20年的時間才能研製出原子彈來,所以一旦意識到美國人已經造出了這種炸彈,確實令人大吃一驚。很明顯,既然美國人已經領先了這麼遠,那麼相比之下,他們的技術就是原始落後的了。他們不可能再設計出什麼新的武器與之匹敵。
盛田昭夫想象不出日本還能在短時間內造出什麼樣的新型武器或者防禦設施來與這種炸彈對抗。廣島事件的消息對於他來說真是有點難以置信,它表明技術上的差距是巨大的。
雖然盛田昭夫知道美國技術與日本技術之間有差別,但是他一直認為日本的技術還是相當好的。在此以前的確如此,何況他們還在繼續不斷地試圖從別的地方得到新的思路。例如說,有一次他們從一架擊落的B-29轟炸機上找到一台毀壞的設備,從而了解到美國人使用了先進的技術和不同的電路,但是也並不比日本的好多少,這更增加了他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