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以後,使忽好忽壞的錄音技術得以發展的契機出現了:以政府公布的《電波三法》,即電波法、廣播法、電波監理委員會設置法的實施為開端,戰前戰後由國家和美軍控製的電波向民間開放了。
隨著廣播的發展,家電業也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好處。很多公司在此期間感受到了冰與火的差別,因無線電接收機大量積壓連稅金都難以交付的鬆下電器、早川電機等,不但庫存一掃而空,一件不剩,甚至一再增產都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在這時期,最能夠大顯身手的是東京通信工業公司。
獲得好評的錄音控製台銷售一空,而且成了私營廣播公司節目編製的王牌貨。
有關人員這樣描繪當時的情形:
那時若采用直接播送,慢的一年,快的半年就得垮台,能夠支撐下來的正是磁帶錄音機。由於朝鮮戰爭,美國產品購不進來,便迅速轉為引進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機器。
在這一時期,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磁帶錄音機為私營公司的起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技術人員以此為跳板,全力以赴進行新產品的研製及普通機的改良工作。成果之一就是木原信敏研製的便攜式錄音機。
1951 年,日本放送協會廣播員藤倉修一赴美采訪太平洋戰爭的媾和會議,在舊金山機場,在這個手提式小錄音機幫助下,他錄下了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的講話。這個舉動讓手提式小錄音機備受關注。
對磁帶錄音機的需求在視聽教育中奠定了基礎,繼而發展到廣播領域,磁帶質量的提高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1951 年,盛田昭夫的弟弟盛田正昭從東京工業大學電氣化學專業畢業,進入了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盛田正昭立即被派到東北大學計測研究所所長岡村俊彥教授的研究室,學習研究磁性粉及其氧比物的技術,以期攻克難關。
至1951 年下半年,民間廣播熱達到沸點,日本的廣播界開始使用“蘇格蘭”醋酸鹽材料的錄音磁帶,因為這種磁帶表麵光滑,頻率特性優越。至1952 年,對美國製造的醋酸鹽材料錄音磁帶的進口遏製解除,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美製磁帶,公司因此陷入困境。
有一天,盛田昭夫帶著一個陌生的外國人回到公司。
“這個人要賣給我們賽拉尼斯公司的醋酸鹽材料,一塊兒談談吧!” 盛田昭夫興奮地對井深大說道。
此人自稱是“20 世紀商會”的駐日貿易商派西·威廉,兼任賽拉尼斯公司駐日代表。他能講些日語,因而說話越來越投機,雙方終於談妥了購進醋酸鹽材料的事宜。
不久,期待中的醋酸鹽材料到貨了。但是,盛田昭夫他們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這就是與美國駐日進口業的巴爾克姆公司有關專利權的爭執。
在廣播熱潮中,磁帶錄音機的需要迅速擴大。著眼於此,作為辦公用品、汽車部件和以駐日外國人為服務對象,美製磁帶錄音機的進口得到了通產省的準許。於是,通過百貨店等,日本商人經營錄音機的貿易公司應運而生,被稱為安派克斯公司代理店的巴爾克姆貿易公司就是這樣的公司。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得知此事後,都大吃了一驚,立即購進這種錄音機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它的製作技術與東北大學永井教授發明的交流偏壓法完全一致,盛田昭夫不禁勃然大怒,他認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持有的專利權不容侵犯!
此事說來話長。
永井教授在日本取得專利後,曾在 1941年年初向美國申請專利,並把發明資料送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其他地方。時過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件事便不明不白地擱置下來了。
雖然永井教授的專利在美國一直沒有獲準登記,但是這並不妨礙對他的研究有興趣的美國團體和個人利用這項研究的資料。
一年半後,美國有個叫卡姆拉斯的人,也發明了與永井專利完全相同的技術,並在美國取得了專利的同時,向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主要國家提出申請,獲得了專利權。但在日本確立的仍然是永井教授的專利權,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
盛田昭夫他們買了這項專利之後,就發函給全球所有的錄音機製造商,宣告東京通信工業公司已經取得這項交流電偏壓係統專利,並且願意提供執照,同時,公司也告訴各製造商,如果他們想把應用這項專利的錄音機銷往日本,也必須預先向東京通信工業公司取得執照。
為了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盛田昭夫他們決定向巴爾克姆貿易公司提出警告,要求他們迅速停止進口,或者交納專利使用費用……
可是,巴爾克姆貿易公司根本無視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再三警告,更是大張旗鼓地宣揚美國產品的優越性。迫不得已,盛田昭夫他們決定向法庭申請強製命令。
盛田昭夫已不是第一次與美國人談判,上次談判的結果就相當不錯,這曾經讓盛田昭夫開始對將來有了新的勇氣。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已經顧及不了那麼多,不管三七二十一,決心拚上老命了,要麼任人宰割,要麼衝出樊籬!何況,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的專利還經過盟軍總部的同意,僅這一關就使得盛田昭夫理直氣壯!
為了做到仁至義盡,東京通信工業公司最後一次向巴爾克姆貿易公司發出嚴正抗議,但是被蠻橫地拒絕了,還說:“戰敗國不得如此狂妄!”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再也忍無可忍了,立即向法庭遞交了巴爾克姆貿易公司侵犯權益的起訴書。
1952 年 9 月 15 日的《朝日新聞》是這樣報道的:
在選舉、廣播報道和教育中廣泛應用,現已成為“時代寵物”的磁帶錄音機,圍繞其專利權,日美同行業間發生了激烈的摩擦。
就這一專利權糾紛,在通產省內部、電氣通信機械課與專利廳通信測定課也發生了對立,事情的發展引人注目。
產品占國產磁帶錄音機 1/3 的東京通信工業公司,以美國的輸入者巴爾克姆貿易公司為對手,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暫時禁止美製磁帶錄音機的輸入、銷售、使用、陳列、移動等,從法院作出決定後的第十五天起,東京的巴爾克姆貿易公司及日本橋高島屋兩處、大阪心齋橋一帶的首都商會一處,共計3處進口的數十台磁帶錄音機,都被臨時查封。因而這一問題迅速表麵化起來。
《朝日新聞》刊載的這則消息一直被盛田昭夫珍藏著,他說: “法庭聽取了我們的辯辭,頒布了強製命令。我們隨著有關官員到了海關的倉庫,毫無懼色地在門口貼上封條,禁止巴爾克姆貿易公司運走那批磁帶錄音機。報紙認為這個故事是絕佳的題材,代表著日本獨立的立場,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一家我們這樣的日本小公司竟然大膽地向美國製造商挑戰,因此報紙把這件事當作頭條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