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金藍還是難得的臉紅了一下。
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元魍卻比以前更愛說甜言蜜語哄她開心了。
她也覺得這麼多年下來,終於把當年橫更在元魍心中的硬刺給融化掉了。
二人,越發親密,越發融洽,雖然已經生了十二個孩子,雖然已經是老夫老妻,卻比處在甜蜜期的情侶還更愛粘著對方。
金藍覺得如今的日子實在是愜意得可以,也沒什麼可以擔心的了:雪海早就成了諸葛夫人,肩上的重任交給了雪萊,夫妻兩個離了京都,過他們期盼了多年的山野日子去了。驚才本也不喜朝中日子,原來是為了幫助元魍才入新朝的,多年前辭官闖蕩綠林去了,他憑著一身武藝在綠林中的名聲也是越來越響亮。寧坤跟玉多多也常年不在京裏,到處跑著處理一些帝王親自交代下來的事務。寧小胖也已經成了朝中人人欲結交的新秀。劉全雖然不肯接受封賜、離開金藍跟元魍身邊,依舊在宮裏侍奉,但元寶早就表示了,以後給劉全養老。符昊衛鴻文思衍幾個依舊活躍在朝堂上,為元魍上刀山下火海。連成玉自從退居二線後,閑著沒事,倒是跟元長寧商量著組織了義學,教習那些沒有餘錢上學的窮苦人家的孩子們,倒也辦得有聲有色,夫妻兩人的感情更加和睦。餘魚跟連漪夫唱婦隨,兩人常年奔波在西域,為皇朝同西域各國的友好關係打基礎。連紫同朱昌禮的感情也很穩定,最小的孩子都能與皇子們共同上太學院聽課了。
還有誰沒提到?
哦,對了,明月幾年前遇到了第二春。
她本來倒是打算一輩子陪在元晝身邊的,隻要元晝一生安好,她便也再無所求。因此那人卯足了勁追求的時候,明月開始是不為所動的。但到底,烈女也總是怕郎纏的。
其實,那人也是熟人,正是何守正。
事情起因是何守正給亡妻到庵裏掃靈時,無意中見到了來此聽經的明月。
此時明月一身黑白素雅,完全沒了以前的鋒芒與矯情,眸停如水,隻淡然一笑,就牽動了何守正的心。
何守正雖然年紀比明月大了不少,當時也已經五十來歲了,但他老當益壯得很,看著比元魍還年輕。
他知明月身份,不敢輕易逾越,隻得一邊悄悄接近她,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打動佳人心,另一邊還得求帝王成全自己。
最後還是金藍在後頭推了一把,兩人好事才算成了,也算是金藍為了彌補當年錯牽到明月身上的紅線之事。
當然,太妃是不能嫁人的,當年先帝逝去的時候,沒讓明月殉葬,已經是皇帝寬大為懷了。因此,元魍便對外稱,太妃病故。明月再以明翊的遠房親戚之名續弦於何守正。
此舉自是讓明翊又一次感恩戴德,不提。
元晝也在金藍的安排下,取了個賢良的好妻子,生了一兒一女,生活也很美滿,即使沒有明月在旁照看,亦有妻子悉心照料,完全沒有問題。
金藍跟元魍覺得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養兒成果的展示了。
此時,最小的元青公主也已經到了“七歲八歲狗也嫌”的年紀了。
順帶一提,金藍年年都被元旦抱怨自己的名字怎麼聽怎麼像“圓蛋”,她對於如此毀了自己名字的母親十分不滿,因此,金藍在小女兒的取名問題上就特別慎重,具體表現為,她把女兒的取名權交給女兒自己。
等到小公主識字的時候,她就跑到金書閣,使勁得翻閱典籍,爭取取一個讓他爹娘與哥哥姐姐們都眼前一亮的名字。
隻可惜,當時小公主其實識字並不多,隻認識一些簡單的詞語。
因此,她查了半天,終於叫她取到了自己的名字——元青。
此名字來源於短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小公主當時並不明白這短語的意思,隻覺得這詞語分明就是為自己而生的嘛,她娘就叫金藍,所以她叫元青,多麼般配的母女名字!
等她洋洋得意得對金藍講了名字的典故後,金藍撇撇嘴,扭過頭去默默吐槽:沒覺得比我取的名字有文化到哪裏去啊。
話題轉回來,隻說夫妻兩個覺得這育兒成果的最好展示就是考一場試,以此選定皇位的後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