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小卡丹從母親的針線籃子裏找來了碎布和針線,在昏暗的油燈旁,精心為布娃娃縫製小裙子。他的小手好幾次被針紮出了血,他竟毫不在意。
他縫縫拆拆,拆拆縫縫,直至滿意方才罷休。布娃娃穿上了一條漂亮的小裙子。
第二天早上,小卡丹抱著重新裝扮好的布娃娃來到那片草地上,期待著它的小主人出現。
等啊等啊,始終不見那女孩出現,小卡丹想,她是否喜歡我的這個布娃娃?她還會像先前那麼生氣嗎?
等啊等啊,終於,那位小女孩出現了,但手裏卻抱著一個新買的布娃娃。當她看見卡丹時,不禁驚訝地叫道:“啊,你的布娃娃是從什麼地方買的?”
“不是買的,這還是你扔掉的那個。”小卡丹答道。
“不信,我的那個醜陋不堪,非常難看,哪有你的那麼漂亮。”小女孩說道。
“我隻不過給布娃娃縫了一條新的裙子。”
“真的?”小女孩驚訝地問道。
“我怎麼會騙你呢?”小卡丹說道。
“啊,這麼漂亮的裙子啊!”
聽到小女孩的讚歎聲,小卡丹非常高興。小女孩看到小卡丹的布娃娃戀戀不舍。她忍不住要求將自己的新布娃娃與小卡丹那個漂亮的布娃娃相交換,小卡丹看著自己的布娃娃,他極不情願地將手中的布娃娃還給了小女孩。
沒想到,這條小花裙竟決定了他以後的人生道路。因此,這條小花裙也成了皮爾·卡丹一生中設計的第一件裙子。
中途輟學的少年
小卡丹在8歲那年,舉家遷往聖萊第昂。
父親把他送進當地的一所小學讀書。然而,小卡丹對讀書非常不感興趣,那條裙子在他的心靈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永遠也抹不掉了。
在他上小學時,甚至在中學裏,法國同學經常惡意譏諷他為“通心粉、窩囊廢”,這些歧視性的話,嚴重地傷害了一顆少年的心。
他在放學後經常溜到商店的櫥窗前,站在那裏癡迷地觀看裏麵各式各樣的服裝,他覺得隻有在那時才感到平靜和心情愉快,做服裝設計師的想法開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從那以後,皮爾·卡丹經常留意周圍人的服裝樣式,一有時間就到服裝店去觀看那些不同款式的服裝。與所有逛商店的人不同,他隻是去看服裝,從不買服裝,他由於經常光顧,跟服裝店的許多服務員都非常熟悉。
皮爾·卡丹在中學後期,曾參加過校內戲劇演出,從那時起,他對舞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非常樂意幫助那些管服裝的人整理服裝,看著那一件件色彩各異的衣服,他總是把那些他不滿意的款式在想象中修改一遍。
父親以賣冰塊為生,加上孩子多,家裏一貧如洗,卡丹10多歲便外出打小工,靠幹零活來掙點小錢貼補家用,因此影響了卡丹的學業,他的學習成績非常不好。為此,卡丹的雙親為兒子的前途憂心忡忡,對兒子今後謀生的問題很著急。
然而,從苦難中磨煉出來的皮爾·卡丹,早就樹立了自己的理想,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的誌向已經在這個少年的心裏紮下了根,並且沒有動搖過。
厄運接踵而來,皮爾·卡丹的父親生意日趨慘淡,母親臥病在床,家境更加艱難。14歲的皮爾·卡丹隻好中途輟學,在一家小裁縫店裏當上了學徒。
在小裁縫店,皮爾·卡丹真正地開始嚐試服裝的設計。雖說辛苦的工作使他時常疲憊不堪,但對服裝的濃厚興趣使他忘記了生活的煩惱,他積極地投入到服裝製作的工作中去,一點一滴、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剪裁技能。
皮爾·卡丹似乎天生就具備做服裝的才能。不到兩年時間,他的手藝就已經超過了他的師傅,並在當地有了些小名氣。他常常設計出一些款式新穎的服飾,很受當地一些富家小姐們的青睞,不時有人上門請他專門設計女裝。
有一次,一位有錢人家的小姐非常喜歡皮爾·卡丹設計的款式,她決定將皮爾·卡丹請到家中專門為她設計服裝。但是那時的皮爾·卡丹還離不開他的師傅,師傅也離不開他的幫助。所以,他回絕了那位小姐的請求。
在眾多種類的服裝中,皮爾·卡丹非常喜歡新奇高雅、款式多樣的舞台服裝。為了開闊自己的視野,他開始研究各種舞台服裝的樣式。他白天在裁縫店工作,晚上到當地一個業餘劇團當演員親身體驗。
舞台服裝的新奇豔麗給皮爾·卡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他的未來設計風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