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迪一向自命為業餘藝術家。他在甲板上一直手不離開小提琴,也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想從蘇格蘭前往巴黎,然後再到米蘭,去欣賞一下歌劇。
用伍德拉夫的臥鋪車,把倫敦和巴黎的一流銀行家載往舊金山……卡內基又一次深深地感歎。
在這艘豪華客輪的頭等艙中,在座的還有曼哈頓銀行總裁毛裏鬆,卡內基知道後馬上致獻花束,或許以後得跟他申請巨額貸款。
卡內基躺在霍姆塢德住宅前的草坪上的時候,想到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已經曆了一個重大的轉折,他又興起了回丹弗姆林的念頭。卡內基向兩人每人要了300美元,然後在匹茲堡消失了一個星期,他回來的時候,給兩個人每人3000美元。
對於如此大的回報,卡內基卻若無其事地說,他在提特斯維爾賣了石油股票。他是玩石油股票的老手,但他對那汙黑的東西並不感興趣,在阿勒格尼紡織廠負責鍋爐時,除了木材,他也曾使用過石油,一聞到那股刺鼻的味道,他就感到惡心。
美洲大陸現在是鐵路時代!鋼鐵時代需要建造鐵橋、火車頭和鋼軌,鋼鐵是一本萬利的。他這麼思索。鐵路建造得越多,就越對自己有利。但是如果想壟斷大陸橫貫鐵路的鐵軌和鐵橋,又要采取什麼方針呢?
他帶著如何實現這個夢想的思考,渡過了大西洋。
3個旅行者背著深褐色的背包向歐洲進發了,他們先後從卡內基的故鄉丹弗姆林來到倫敦,渡過了多佛爾海峽,踏上歐洲大陸前往巴黎、瑞士和羅馬,在遊覽了龐貝古城的維蘇威火山後,結束了這為期280天的旅行。
對於卡內基,由於他此行取得了事業上的兩大收獲,這是他畢生中最為難忘的假期旅行。
在此之前,卡內基對繪畫和雕刻一無所知,但很快他就學會了鑒別一些大畫家的作品。
也許有人不會感覺到他在欣賞大師們的偉大作品時所獲得的那種能力,但是當他回到美國,你會發現他開始無意識地抵製那些以前在他看來漂亮的東西,開始用一種新的標準來審視作品。那些真正的傑作給他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一切自命不凡的作品便再也沒有了吸引力。
這次歐洲之行也第一次讓卡內基感悟到了音樂盛宴的無窮魅力。當時倫敦的水晶宮正在慶祝韓德爾的誕辰,在此之前卡內基從來沒有這樣深刻地體會過音樂的魅力和壯美,而在此之後他也很少有這樣的感覺。
他在水晶宮所聽到的、他後來在歐洲大陸的天主教堂中所聽到的,還有唱詩班的合唱,都毫無疑問地使他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羅馬,教皇的唱詩班和教堂在聖誕節和複活節舉辦的慶祝活動更使他站到了音樂之巔。
這次歐洲之行對他的商業意識也極具意義。在倫敦,卡內基與他的堂弟喬治,在一位工程師的陪伴下一同參觀了倫敦鋼鐵研究所。這之前,卡內基還不知道有關鋼鐵的專業知識。
他和喬治一起參觀了冶煉鋼鐵的最新方法。這種新方法將會給今後的鐵路用鐵軌製造帶來革命。過去先鑄造成銑鐵,再製作鐵軌的方法,含有相當多的碳,缺乏彈性,極其容易產生裂紋。
而在倫敦所發明的這種鋼材,采用一種特殊方法,在爐中以低溫還原礦石時,除去了碳和其他雜質。這樣,可以增加約1/3的純度,能夠大大地延長鐵軌的使用年限。
他已經和道茲兄弟簽約買下了美國的專利,這項專利的價值至少值5000磅黃金。他聽說在德國萊茵也運用了道茲兄弟發明的這項製造鋼鐵的專利,所以他又打算和喬治一起去參觀。
還有一個收獲,也是喬治介紹的,就是在英國取得的關於焦炭洗滌還原法的專利,他也買下了這項專利。他肯定這些行動將會帶來金黃的果實。
焦炭這種有小孔的煤渣,在匹茲堡都被丟掉了。如果把它們仔細洗滌,再燃燒煤渣等到熔解之後再瀝上水,經過幹餾後還可以再作為煤,用來製造鋼鐵。如果把它當作製鐵用的燃料,用少量的石灰石就可以解決。
卡內基告訴他弟弟,在他回國以前要辦妥以下幾件事。
一是和湯姆·斯考特秘密簽訂為期10年的收購所有匹茲堡鐵路煤渣的合同。這可以帶來巨額利潤!
二是已經收到了聯合太平洋鐵路即將開工的報告,立即轉告湯姆·斯考特,馬上與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董事長艾姆茲簽訂合同,獨占伍德拉夫臥鋪車公司。
三是應該立即開發南方發展的需求,英國對南方很有興趣,馬上前往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曼菲斯和維克斯堡——北方事業家對這3個城市還抱有反感,迅速壟斷聯合製鐵的合同。
卡內基一行經巴黎前往瑞士作為期10天的旅行時,他的身體不佳,不得不與喬治他們一同在巴黎休息,同時,他給在匹茲堡的弟弟湯姆寫了信。
22歲的湯姆留守匹茲堡,肩負重任,但他雖和卡內基是同胞兄弟,卻生性保守謹慎,收到信以後,他忠實地遵照那富於冒險精神的哥哥的指示,毫不遲疑。
於是,1871年12月,卡內基開始籌集資金,在賓夕法尼亞鐵路沿線建了幾家工廠。卡內基與幾家主要的煤炭公司簽訂了長達10年的合同,他們為卡內基提供煤渣。另外卡內基還需要鐵路公司的運輸,也與他們簽訂了合同。
勞德先生來到了匹茲堡,並且好幾年主管這個項目整個的運行,還開始建造美國第一台洗煤機。他獲得了成功,在采礦和機械設備領域他向來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很快他就將建廠的投資收回了。
難怪後來卡內基的合夥人要把焦炭廠納入他們的集團公司,他不僅僅想擁有工廠,也想得到回饋社會的“慈善家”之譽,他已經聲名卓著。
卡內基的煉焦爐數量不斷增加,直至後來他們已經擁有了500座,每天能夠洗煤1500噸。
每次說起煉焦爐的時候,卡內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一個人使先前隻長出一棵草的地方長出了兩棵,就算得上有功於人類,那麼,那些從扔掉的廢料中生產出來優質焦炭的人完全有理由為自己慶祝。變廢為寶,點石成金,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而能在我們這塊大陸上成為這樣一個先驅者,也是很了不起的。
參與美國關稅法案
卡內基以前一直認為公司應該擴大鋼鐵廠的規模,許多與鋼鐵製造業息息相關的新興行業也應該得到發展,而當時這些還正處於發展初期。所有對鋼鐵行業未來的擔心都隨著美國在進口關稅上的舉措而煙消雲散。
卡內基清楚地認識到:“內戰已經使美國人民下定決心,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任何與國家安全有實質聯係的產業都不能依賴歐洲。美國所有形式的鋼材和所需要的大部分鐵一度依賴進口,英國是最大的供應國。美國人民強烈要求自足,國會決定向進口鋼軌按價征收28%的關稅——相當於每噸28元,當時鋼軌每噸可賣到100元。其他物品也按相應比例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