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2 / 3)

化學家告訴他說這裏的礦石含磷太少,但是富含矽,如果正確地加以提煉的話,它的鐵含量也相當高,極少有其他礦石可與之匹敵。於是,卡內基大量購入這種礦石,而礦山老板還千恩萬謝。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好多年卡內基將自己富含磷的爐渣高價賣掉,然後從對手那裏買入鐵含量高但較少含磷的爐渣。

有時候,高爐要嚐試著冶煉煙道爐渣,純度已經很低,高爐很難再使之提高純度。因此,有很多年,卡內基的競爭對手都認為他們缺乏價值而扔在河堤上。有時候,卡內基還能用貧礦換到好礦,並從中獲利。

但是,還有一種同樣毫無根據的偏見,更不可思議,那就是人們認為氧化皮無法利用,而事實上,這是一種鐵的純氧化物。

卡內基有個朋友,同是丹弗姆林的老鄉,即克利夫蘭的奇澤姆先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玩笑打鬧。

有一天,卡內基去參觀他在克利夫蘭的工廠,他看到有人正將這極有價值的氧化皮裝車運走,便問奇澤姆先生,他們要將這運到哪裏去?

他回答說:“把它們扔到河邊,如果把它們放進熔爐,我們的經理會抱怨他的壞運氣。”

卡內基什麼也沒說,但回到匹茲堡後,他決定和這位朋友開個玩笑。

當時卡內基的公司有個年輕人叫杜·普維,他的父親正在匹茲堡試驗自己發明的一種煉鐵程序,並因此而聞名。卡內基派杜·普維去克利夫蘭與這位朋友洽談購買所有的氧化皮。杜·普維最後以每噸5元的價格順利完成了任務,並且直接裝船運走。

這樣的收購持續了一段時期,卡內基一直希望他這位朋友能察覺這個玩笑,但在卡內基還沒能告訴他之前,奇澤姆先生便去世了。

奇澤姆的繼任者上來之後,卡內基與他們的交易照例進行。

卡內基從未停止過對貝西默煉鋼法進行密切關注,如果成功,那麼鐵的重要性毫無疑問將讓位於鋼。

鐵的時代將會消逝,鋼的時代就會來臨。

卡內基的一位朋友,約翰·懷特,是列維斯頓自由鐵廠的總經理。為了調查這一新工藝,他特意去了趟英國。他是他們之中最好的也是最有經驗的製造業主之一。

他極力促使他的工廠建立貝西默式煉鋼廠。他的決定是對的,隻不過略微性急了一點。

所需要的資金遠遠超過了他的預計,不僅如此,由於貝西默煉鋼法在英國尚處於試驗階段,要想把它移植到美國,並一舉成功,有點不太現實。這個試驗階段會曆時很長而且代價高昂,對此,卡內基的這位朋友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後來,當這一方法在英國試驗成功,並應用在鋼鐵工業上時,資本家們開始在哈利斯堡興建現在的賓夕法尼亞鋼鐵公司。同樣的,他們也得經曆試驗階段,如果在關鍵時刻這個鋼廠得不到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支持,那它就會胎死腹中。

正是湯姆森總裁,這個目光遠大而又才能卓著的人,向董事會建議,向鋼廠投資60萬元,以保證日後鐵路所需的鋼軌供應。最後的結果證明了他這一決斷的正確性。

用什麼來做鐵軌的替代品是困擾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和其他重要鐵路公司的一個大問題。

卡內基曾注意到,在匹茲堡鐵路的某些曲線路段以及連接賓夕法尼亞和韋恩堡的路段中,每隔6個禮拜或者兩個月就要更換新的鐵軌。

有一位倫敦工程師貝西默在熔礦爐中,用冷風吹襲由礦石熔解的銑鐵,用來除去其中的碳、矽等雜質。

在1856年,貝西默發明了煉鋼法。急於求功的貝西默,這時已完全忘記鋼鐵中還殘留著磷這回事。他廣為散發小冊子,甚至在美國宣傳這種可用來製造刀子、剃刀及手術刀等材料的鋼鐵新產品。

1862年,南北戰爭爆發的第二年,經過多次改良後的貝西默鋼鐵進入了美國,被用來製造鐵軌。

湯姆·斯考特知道這回事,所以,當卡內基從歐洲旅行歸國後,得意揚揚地報告貝西默鋼鐵將取代鑄鐵和銑鐵時代的時候,他隻微笑著,沒有附和他。

斯考特說:“我不僅知道貝西默的方法,而且,還請倫敦寄來新的韋伯法專利權,目前正在實驗中,打前鋒現在為時尚早。打前鋒一定會虧的,你讓別人先走,然後再伺機趕過他。”

弟弟湯姆不僅讚同斯考特的意見,而且反應更為消極。他不理卡內基。卡內基從倫敦回來後,關於去牛津大學留學和35歲就要退休的莫名其妙的話,還有關於什麼鋼鐵的設想時時困擾著他。他認為鋼鐵還在實驗階段,露西爐不知怎麼辦好。

卡內基則認為現在正是鋼鐵時代,應捷足先登。湯姆該去倫敦參觀參觀,增加些見識。但是湯姆要守著世界最大的露西熔鐵爐,守著製造銑鐵。

因為磷的關係,貝西默花了9年時間,最後才發明有效的除炭方法。而道茲兄弟也在磷的大障礙之前,進退維穀,半途而廢。但他們的專利權,並不是全然被排除在外。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磷的處理,如果卡內基沒有從密歇根州蘇必利爾湖畔的礦山中,發現無磷的鐵磁盤石,或者如果他聽從了弟弟湯姆和斯考特的忠告,沒有買下鋼鐵的專利權,並熱衷於研究先行投資的話,卡內基會不會真的如他的宣言所說,在35歲時,從事業的巔峰退休呢?或者在不久之後,成為美國大恐慌之下的犧牲者,而宣告破產呢?

若是這樣的話,那他的名字就不會流傳到今天,不會成為鋼鐵大王了。

鴻運是從五大湖的左岸飛來的。

華盛頓聯邦政府的地質調查官巴特最初發現蘇必利爾湖畔的鐵礦山。而康涅狄格州的農民威禮特在發掘4年後,相信礦品中有金銀,所以買下采礦權。

礦石具有優質成分,最重要的是不含磷,這是製造鋼鐵的必備條件。當時,東部的銑鐵製造業者,購買的是康涅狄格州的農夫賣給他們的普通的鐵礦石。

在當時,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與賓夕法尼亞鐵路以及紐約中央鐵路並稱為“美國三大幹線”。從這條鐵路的董事長加勒特手中,卡內基獲得建造跨越俄亥俄河的兩座大鐵橋的訂單。

吉斯通橋梁公司圓滿完成在灰林鎮及帕克斯堡兩個城市建造橋梁的工程,使全美刮目相看。

但在卡內基的頭腦裏,仍離不開鋼鐵。在慶功宴上,接受股東祝福的卡內基幹杯時說:“在密蘇裏河及密西西比河上,也要建造更大的鐵橋!我要弟弟湯姆去照顧鋼鐵工廠,保守的湯姆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他要留在露西熔鐵爐。”

斐浦斯也這樣說。而且他提到銑鐵專家克魯曼一派也表示強烈反對。

卡內基毫不退卻,決意幹下去。將一位女兒嫁給湯姆的克魯曼,在蘇必利爾湖畔擁有煤礦。他對煤渣可用作製鋼的燃料、可再生焦炭的說法,極感興趣。粗獷的他對鋼這種新產品顯示出強烈的關心。

這時貪得無厭的克魯曼乘勢對卡內基說:“在匹茲堡南方約19千米的英農卡黑拉河南岸的布羅多克,土地便宜,與俄亥俄河聯絡很方便,又有道路通往匹茲堡,可以買下作為鋼鐵廠的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