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3
擊潰霍姆斯特德工廠
在匹茲堡的西南方莫農卡黑拉河流的彎曲處,剛好就在卡內基兄弟公司的布羅多克工廠北方斜對岸,有個稱為霍姆斯特德的地方,7家匹茲堡中型製鐵公司在這裏聯合買下廣大的工廠用地,建造了一座設備規模不亞於卡內基的布拉德工廠。
在霍姆斯特德有了不可輕視的競爭對手。
“幾時把它吃掉!”卡內基麵孔猙獰地說。
若沒有湯姆的話,匹茲堡的事業會呈現出一籌莫展的狀態。卡內基將鋼鐵事業全部委托給湯姆。
一天,一封加急電報送至卡內基所住的旅館處:
弗裏克的焦炭公司發生罷工。勞方要求提高125%的工資。我方艾加·湯姆森公司的熔礦爐因燃料不足,陷入不得不關閉之狀態。敵對公司霍姆斯特德的熔礦爐業已關閉。
請電示。
湯姆
卡內基立即拍電報回複,答應勞方要求。
1869年,在美國首次出現了被稱為勞動騎士團的全國組織。他們的運動發展速度緩慢,公司方麵壓抑工會的力量極強,但隻有匹茲堡的鋼鐵工會是個例外,卡內基認為是有人在背後操縱的關係。
卡內基想在事態還未惡化之前,先采取妥協的措施,回國後再徹底調查背後的關係。這無疑是他的一貫手段。
這時,在匹茲堡的湯姆再次拍來電報:
弗裏克看過吾兄電報後,提出辭呈。據他說,焦炭公司事務聽憑你處理是違反約定的,非常生氣。他預定乘坐明晨船隻返愛爾蘭。
湯姆
母親看到從不輕易動搖的卡內基露出了生平第一次狼狽的臉色,但那隻是一瞬間而已。之後,他查遍倫敦的旅館,當他發現弗裏克所預約的旅館時,就留下了一張便條,托旅館的櫃台轉交弗裏克,然後催母親一行人返美。
他在這張便條上寫道 :
歡迎光臨大不列顛群島,愛爾蘭之行想必愉快。而且,蘇格蘭的夏天也會令人心曠神怡。到達後的馬車及旅館全準備妥當。
請代向尊夫人致問候之意。
您真摯的朋友安德魯·卡內基
就這樣,弗裏克打消辭意,撤回了辭呈。在遊畢蘇格蘭後,一回到匹茲堡馬上發揮鐵腕,因而被稱為“壓製工會的弗裏克”。
他將參與罷工的勞工全部解雇,而從匈牙利和俄國引入半奴隸勞工的斯拉夫人,“契約勞動公司”便是一種輸入這種半奴隸勞工的公司。這一工作也是由契約勞動公司完成的。
匹茲堡的霍姆斯特德工廠一片混亂!
根據湯姆的報告,競相傾銷的霍姆斯特德工廠陷入罷工狀態,7位合夥人因與勞方交涉問題意見不一,以致絕交。煉鐵爐停火了。
公司到處借債,資金周轉不靈,甚至麥隆父子也打算不再借錢給他們了。
卡內基露出了輕敵的微笑。他要擊潰霍姆斯特德工廠!他要買下它,並作為今後的另一種經營方式。
那麼,現在全美1/7的鋼鐵生產占有率,將迅速上升到1/3。再加上那裏土地遼闊,易於拓展,在那兒可以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熔礦爐和直入雲霄的鐵骨屋頂工廠。
他們想用35萬元買下它。
35萬元太高!麵對這般令人毛骨悚然、赤裸裸的舉動,湯姆回頭凝視著這張馬基雅弗利主義式的臉孔,吃驚地、一字一字地說:
“霍姆斯特德工廠的6名投資者要拿現金交易,這容易打發。隻有一位叫喬治·勝家的股東不願意,他聲稱要取得卡內基的股份。”
畢竟,湯姆的個性還不擅長於這種事。但湯姆還是以10000元為起點,開始談判,然後以卡內基股份50000元達成協議。新落成的霍姆斯特德工廠,在5年後純收入即超過500萬元。
瓊斯私下借錢給在布羅多克工廠附近的一家食品雜貨店。店內有一位名叫許瓦布的店員,年僅18歲,卻才華橫溢,是卡內基克裏森山莊附近租賃馬車店店主的兒子。瓊斯每天早上都讓許瓦布買雪茄,兩人相當熟識。
瓊斯做夢也沒想到這位年輕人以後會取代他的職務。
許瓦布有著德國人的四方臉,才智超群,利用所賺的錢上夜校。工作之餘,瓊斯在教他化學及機械學時,許瓦布所展現出來的才能,令人瞠目結舌。
“我實在很想到工廠去工作。” 有一天這位小店員這樣說。
這樣,他以每天一元的條件受雇,上班6個月後,即成為瓊斯的助理,也就是擔任了副廠長的職位。由於受到卡內基的賞識,因此得到不斷的提升,可見他受到卡內基重視的程度!
許瓦布果然是一位可堪造就的有用之才。不久他和瓊斯兩人分擔了布拉德工廠、霍姆斯特德工廠的工作。
工廠廠長的最佳人選
卡內基沒有任何猶豫就讓威廉·伯恩特萊格負責管理工廠。
每次提起威廉的工作,卡內基的心情都特別愉悅。威廉是從德國直接過來的小夥子,還不會說英語。因為他是克魯曼先生的遠房親戚,所以卡內基雇用了他。
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怎麼出色。他很快學會了英語,成為了業務員,每個禮拜有6元工資。他原來並不具備什麼機械知識,但是,憑著他堅持不懈的熱情和勤奮,他很快熟悉並參與廠裏的所有業務,在任何地方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威廉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總改不掉德國人說話的習慣,語序顛倒的英語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監督下,聯合鐵廠成了卡內基所有業務中贏利最多的一塊。連續好幾年,他都過度操勞。
卡內基決定給他放放假,讓他到歐洲去旅遊一番。他先取道華盛頓來到了紐約。在紐約的時候,他來找了卡內基,說與重返德國相比,他更迫切地希望回到匹茲堡去。
在華盛頓紀念碑的樓梯上,在其他公共建築中,他看到自己生產的橫梁,他這樣說:“我覺得是那麼自豪,我要馬上回去,看看廠裏的一切是否正常。”
威廉總是天不亮就到廠裏,滿天星鬥時才離開。那裏就是他的家,他的生活就在那裏。卡內基第一次要吸收幾名年輕人成為他們的股東,其中就有他。
卡內基記得,這個貧窮的德國小子,在去世的時候,已經每年能賺到50000元。無疑,每一分錢都是他應得的。他身上有很多的故事。
在一次董事會的年終宴會上,每個人輪流發言。威廉這樣總結他的演講:“先生們,我們必須做的是提高價格、降低成本,每個人都能必須站在他自己的底座上。”
他的話引起了經久未息的大笑。
埃文斯上校曾有一段時期出任政府派駐卡內基工廠的檢察員。他是個很嚴格的人,威廉找了不少麻煩,埃文斯抱怨不斷,他們之間終於有了衝突。
卡內基盡量想讓威廉明白與政府官員搞好關係的重要性。
威廉回答說:“但是他無所顧忌地走進我的房間,拿我的雪茄抽,而且還總是對我們的鐵廠挑三揀四,你對這種人怎麼看?不過,明天我會向他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