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4(3 / 3)

所有這一切都讓卡內基最深切的夢想成為現實。

卡內基和妻子在丹弗姆林小駐了幾天,日子過得很愜意。卡內基帶妻子去他小時候常去的地方,鄉親們也爭著把卡內基兒時的種種趣事講給路易斯聽。這使得路易斯對她的丈夫產生了更好的印象,也使得他倆的生活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

卡內基夫妻旅行路過愛丁堡時,他倆並被授予了“榮譽市民”稱號,羅斯伯裏勳爵發表了講話。

卡內基在當地最大的禮堂向工人們作了演講,他和太太還收到了工人們送的禮物——一枚胸針,她非常喜歡。在那裏,她,路易斯還充分領略了風笛的魅力,看到了風笛手的風采,她覺得自己的家裏也應該有一個風笛手,早晨用優美的笛聲叫他倆起床,傍晚時叫他倆用餐。

路易斯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清教徒,性格直率而徹底。她對卡內基說,如果他倆要在一個孤島上生活,而隻能帶一樣樂器的話,她就選擇風笛。

他倆很快就找到了一個風笛手,他是帶著克魯尼·麥克弗森的介紹信來應聘的。他倆立刻就聘用了他,因此,他倆就是在優美的笛聲中走進了吉爾格拉斯頓的房子。

路易斯和卡內基與在丹弗姆林的親戚們相處得很好,特別是和那些老一輩的人。她博得了每一個人的喜愛,對於她肯下嫁給卡內基,大家表示非常驚訝。

而卡內基告訴他們,不光他們,連他自己也同樣地感到吃驚。總之,他們倆是有緣千裏來相會,今生注定在一起。

當他們倆回紐約的時候,他倆把風笛手、女管家和幾個傭人也帶了去。

第二年,他們倆買下了克魯尼城堡,家裏的風笛手向他倆介紹那兒的所有情況。他在那兒出生,並且在那裏長大成人。也許,他們作此選擇也受了他的影響。

1879年3月30日,卡內基的女兒出生了。當他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卡內基太太說:“讓她叫你母親的名字——瑪格麗特,我有一個請求。”

“是什麼,親愛的。”

“既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小生命,我們就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避暑之地。我們不能再租住這樣的一個地方了。因為,這樣總得在固定的日子搬進搬出。我們必須在自己的房子裏避暑。”

“是的。”卡內基答應了她的請求。

“我隻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呢?”卡內基問。

“那就是,它必須在蘇格蘭的高地上。”

“太好了,”卡內基回答,“正合我意,你知道我怕陽光。在石南花中,哪裏才是最為合適的呢?我將找人谘詢一下。”

後來的結果便是斯基伯城堡。

在母親和弟弟相繼離去後,卡內基被孤單地拋在這世上,卡內基夫人進入並且改變著他的生活。是她讓卡內基的生命充滿了快樂。卡內基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了她的嗬護,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在路易斯的生活中,她就像個“和平的使者”一樣與人無爭,即便是跟她的同學,也沒有發生過爭吵。

世界上凡是認識她的人,都不會產生抱怨她的理由。這並不是說她不追求最好,而是能夠隨遇而安。

事實上,沒有誰比路易斯更加挑剔了,不過她向來對頭銜、財富、社會地位都不屑一顧。她絕不會有粗魯的言行,對一切都品位很高,幾近完美。而且,她從來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的知己密友也都是出色人物。

她總是想著怎樣善待周圍的人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為這個出主意,為那個想辦法,她的安排和禮物總能給那些與她合作的人帶來驚喜。

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

一個悲劇發生在兩年後的某天夜裏,布拉德工廠大熔礦爐旁。

這天晚上,廠長瓊斯上尉正在檢視自己剛開發的新熔礦爐。突然,高爐猛烈地爆炸了,並發出巨大的轟鳴聲。

站在高爐正前方的瓊斯上尉,被炸向後方,墜落在礦石車上,頭部受猛烈的撞擊。他在昏迷狀態中被送往醫院,雖然院方全力搶救,但終因傷勢過重,於兩天後死亡。

卡內基在瓊斯的靈柩前,喃喃自語 :“整個布羅多克工廠,是瓊斯一手建立的啊!這都屬於你。”

對於他所說的話,沒有人會有異議。雖然帶領瓊斯到廠來的亞曆山大·霍利也功不可沒,但如果沒有瓊斯的話,布羅多克工廠熔礦爐是無法生產鋼鐵的,而瓊斯本人對布羅多克工廠也算是鞠躬盡瘁了。

正因為有那可支撐50萬磅熔液的巨大“瓊斯混合爐”,才能使從許多熔礦爐產生出來的銑鐵再熔煉。假如瓊斯沒有完成改變鋼鐵的革命,卡內基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麵。

特別是瓊斯臨死前兩三年,完成了許多發明,光是銑鐵的製造、壓延及切斷等技術的專利權,就超過12件。若把礦爐的運轉、建造及機械類零件的專利也算在內,實際上應有數百萬元的價值。

住在丹弗姆林的堂弟喬治,終於來到這裏。身為技師的他,在瓊斯過世的晚上,連夜趕去拜訪瓊斯遺族,致慰吊之意後,請求讓他檢視瓊斯上尉生前的遺物和由他保存的文件箱。

第二天清晨,在葬禮之前,再次訪問瓊斯家的喬治,以戰戰兢兢的語氣對瓊斯的遺孀說道: “這些寶貴的專利不能隨便處理。這一切專利財產以315萬元賣給我們好嗎?為了工廠及公司……”

天才工程師許瓦布被提升為廠長,代替瓊斯的位置。當時,許瓦布年僅27歲,他是一位頗有野心的自我主義者。

在瓊斯死後的一年,卡內基提升39歲的弗裏克為卡內基兄弟公司的董事長。

表麵上看,剛上任的弗裏克隻擁有公司股票的2%,但弗裏克的手腕是相當厲害的。就在他任董事長的第二年,通過各種途徑,公司純利即達350萬元,第三年就跳至535萬元。

狄克鋼鐵公司與霍姆斯特德鋼鐵公司一樣,是由匹茲堡的6位鋼鐵業者聯合投資興建的。他們所發明的壓延鐵軌製法,被公認是全美數一數二的。

弗裏克告訴卡內基:“匹茲堡的狄克鋼鐵公司因罷工而瀕臨倒閉,正是買下它的好機會。”

若買下狄克鋼鐵公司,要壟斷全國的鐵路用鐵軌就不再是夢想。

卡內基對此興趣十足。

弗裏克首先出價60萬,但遭狄克拒絕。卡內基隻在一旁冷眼旁觀,弗裏克還能有什麼手腕呢?

就在這期間,發生了令卡內基吃驚的事情,賓夕法尼亞鐵路、俄亥俄、巴爾的摩鐵路,連聯合太平洋鐵路也轉來如下消息:“不知是誰散發了奇怪的傳單給全美的鐵路公司……據說狄克鋼鐵公司的鐵軌,材質缺乏均一性,是有缺陷的產品……”

狄克最終以100萬元的低價賣給了卡內基,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金蛋,在合並的第二年,收益就達到500萬元。

弗裏克在布拉德工廠與霍姆斯特德工廠之間,以鐵橋鋪設相連的鐵路,與匹茲堡的狄克工廠,也鋪設三角形的連接鐵路,之後,卡內基一舉將資金增至2500萬元,公司名稱變更為“卡內基鋼鐵公司”。

這時的2500萬簡直是天文數字。卡內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不久之後,又更名為“US鋼鐵的巨大企業集團”,由卡內基鋼鐵發展到US 鋼鐵的曆史,就像卡內基兄弟公司變更為卡內基鋼鐵公司一樣, 並不是純粹的事業擴大史。

卡內基帶著新婚太太,前往英國及巴黎等歐洲大陸旅行的次數,比從紐約到匹茲堡的次數還多。

而他緊握住的新公司股份,僅過半數,隻有13833萬元,其餘是斐浦斯占275萬元,弗裏克占275萬元,喬治占100萬元。另加上4位股東的50萬元及15名股份較少的股東。

這些人中除了喜好旅行、藝術,住在霍姆塢德鎮的邦迪·波特這位好友外,還有年輕力壯、朝氣蓬勃的工程師,與從蘇格蘭來的親戚子弟。

以275萬元高居第二位的股東亨利·斐浦斯,代替了死去的弟弟湯姆的角色。但公司營運的實權卻完全控製在弗裏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