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是第一個病倒的,當時,他從紐約回到他們住在阿勒格尼山頂的鄉間別墅,在那裏,他和母親度過了好幾個夏天。從紐約離開後的一兩天,他就感覺到不舒服。
醫生來到後,將他診斷為患傷寒熱。丹尼斯教授也從紐約被叫了過來,他確信了此一診斷。很快,卡內基便請了內科醫師和護士來為他服務。不久之後,有人告訴他們說弟弟湯姆在匹茲堡竟然也一病不起。
不幸的事接踵而來
過了50歲的大實業家,現在仍然是孤單一人,沒有成家。這點,讓誰看來,都覺得極為反常。
“湯姆病倒了!” 這一消息從匹茲堡傳到克裏森山莊,是在盛夏的時候。往年克裏森山莊非常涼快,隻有今年例外,不知為什麼,總是悶熱異常。
卡內基乘坐著馬車下山,然後,換乘賓夕法尼亞鐵路,趕到了匹茲堡,湯姆躺在霍姆塢德鎮自己的住宅中,看到卡內基時,湯姆提出了自己想辭職的想法。
當卡內基看到自己的弟弟形色憔悴、麵無血色的時候,心中大為內疚。湯姆以微弱的聲音說完“讓我辭職”後,又陷入昏迷的狀態。
卡內基凝視著昏睡狀態中的弟弟,懊悔之意不禁湧上心頭,直至這時,他才突然想到:自己對弟弟過於苛求了。
他對於自己的弟弟湯姆並不是十分的了解。湯姆和克魯曼的千金小姐露西結婚後,熔礦爐也以愛妻的名字命名,踏實地經營著銑鐵製造,並且深愛著家族的成員,過去卡內基強拉他到處奔走,擴張、擴張、再擴張……由冒險到龐大的投資,一切事務都交給了湯姆去處理,而自己卻無拘束地到處去旅行,從倫敦到巴黎,甚至到孟買,到廣東……
雖然如此,弟弟從來沒有半句怨言,自始至終都聽從哥哥的安排,使公司日益壯大起來,才有今天的規模。可以說,其中一大半功勞應屬於湯姆。
這時,從昏睡中醒過來的湯姆打斷了卡內基的思路。湯姆又以軟弱無力的聲音說道 :“成為世界第一的鋼鐵大王也該滿足了,哥哥,你也該娶妻生子了……”
然後,又陷入昏睡。最近幾年,湯姆在哥哥的巨大壓力下,開始經常酗酒。這是湯姆為了消除緊張的一種獨特療法,用來補充日益衰退的體力。
這些情況,卡內基是深深知道的。他得的是肺炎,所有的藥物都不起作用。醫生打算放棄治療了。
在紐約辦完事,返回克裏森山莊的卡內基,探望過母親,吃完清淡的晚飯後,就徑自回家。這時,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就像熔礦爐般地燃燒著。
“是感冒吧?或許是肺炎也說不定。”心裏這樣想著,正要入睡時,傳來了湯姆死亡的消息。
醒過來的他,剛走下床,馬上就倒在了地上,根據醫生推斷,是傷寒。
1886年的10月,年僅43年的湯姆·卡內基就在昏睡狀態中過世了。此時,樹葉已經染紅了秀麗的克裏森山莊,正是落葉的時候,景色異常淒涼。
卡內基本人並沒有參加弟弟的葬禮。
第二天早上,卡內基仍高燒不斷,陷入深沉的昏睡狀態,意識不清,這種狀態持續了兩星期。
在克裏森山莊裏,母親像是追隨著兒子湯姆一樣,不久也咽了氣。或許是由於悲傷過度,抑或是人本已風燭殘年。
彩色玻璃被卸下,母親的遺體被安放在黑色的棺木內,靜靜地移出安葬,悲劇接踵而至,不斷地發生在卡內基身上。
11月底,在紐約的路易斯接到了久違的卡內基從克裏森山莊寄來的信。卡內基被高燒持續困擾了將近6星期。
在卡內基寄給路易斯的信這樣寫著:
過去的6星期,我生活在暗無天日之中,今天才能見到光明。
我將大病初愈後的第一句話告訴你,現在我失去了一切,媽媽和湯姆,除了你……
我隻為你而活,至死為止……
卡內基
到此,卡內基人生的舞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遇到的最完美的人
卡內基慢慢地振作了,他不再深陷於悲痛,他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與發展。
這樣,他才能找到一線希望和寬慰。卡內基的思想總是向往充滿希望的地方,他認識路易斯·懷特菲爾德小姐已有很多年。路易斯的母親也很讚成他倆在一起,他倆常一起去中央公園騎馬,也都很喜歡這項運動。
卡內基的結婚對象名單上還有另外一些年輕女士,卡內基有幾匹好馬,他經常與某個女孩子在公園裏或是繞著紐約,騎著馬消遣。
然而最後,那些女孩們都顯露出了平庸的本色,但懷特菲爾德小姐卻不是這樣,她是卡內基遇到的最完美的人,遠遠超過了其他的任何一個。最後,卡內基不得不承認,在和他交往的女性中,她最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她似乎集所有人的優點於一身。
卡內基曾向一些年輕的小夥子們建議,在定下終身大事之前,要經過細致的考察。如果能夠真誠地記住下麵這些話,那麼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為了各種不同的優點,
我的眼睛曾熱切地關注很多的女孩。
我曾經喜歡過很多的女孩,但是不曾真心愛過一個,
她們的身上,總有缺點損害了高貴的美麗。
在她們的襯托下,
但是你,隻有你啊,是如此的完美無雙,是把每個女子最好的優點集合起來而造成的。
卡內基的事業雖然很成功,但這對追求懷特菲爾德小姐卻起不了什麼作用,在她的身邊還有很多其他比卡內基更加年輕的追求者。
相反,卡內基的財富和對將來的計劃還產生了副作用,路易斯覺得她自己對卡內基沒有什麼幫助,她的理想是找一個年輕的伴侶,雙方對於彼此都互不可少,就像她自己的父親和母親那樣。
早在路易斯21歲的時候,她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她就不得不擔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擔。現在,她已經28歲了,她的人生觀已經塑造成型。
有一段時間,路易斯和卡內基相處得很好,互相通信。但是,有一次,她退回了卡內基的信,說她不能接受卡內基。
在卡內基發高燒期間,丹尼斯教授和其夫人為了照顧他,就將卡內基接到他們在紐約的家中對他進行特別護理。在丹尼斯教授的親自護理下,卡內基漸漸地可以起來行走了。
在卡內基養病期間,路易斯小姐來探望過他,因為在卡內基剛開始能寫字的時候,他便給她寫去了一封信。
卡內基發覺自己現在是迫切需要她,一刻也不想離開她。卡內基感覺自己像是被孤零零地丟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路易斯小姐能讓他感覺不孤單。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卡內基都非常依戀路易斯小姐。
於是,路易斯小姐終於被感動,接受了卡內基。
1887年4月22日,即母親與弟弟驟然去世半年後,卡內基在30名觀禮者的祝福聲中,與路易斯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一小時後,他們從布魯克林碼頭登上“富爾達號”,開始了蜜月旅行。目的地是倫敦,預定由倫敦再到威爾士,在英國停留大約兩個星期。
紐約的報紙刊登了新聞 :
鋼鐵大王卡內基先生,把位於西區51街5號的富麗堂皇的住宅,以及可獲得20000元紅利的巨額股票,送給了美貌的新娘,新郎卡內基先生51歲。
在看到野花的時候,路易斯顯得非常興奮。她以前隻在書上讀到過三色堇、勿忘我、報春花和百裏香等花名。而在此之前,這些花對她來說還僅僅隻是名字而已。
每一樣東西都讓她著迷,勞德姨父,還有卡內基的一個表兄弟從蘇格蘭過來探訪他們,他們在吉爾格拉斯頓為卡內基夫妻造了一處避暑的好地方,很快他們就去了那裏。
蘇格蘭使路易斯著迷,令她心馳神醉。在她還在少女的時候,她就讀過關於蘇格蘭的書,她很喜歡斯各特的小說,其中《蘇格蘭的長官們》是她最喜愛的譯本。出乎卡內基的意料,沒過多久,他發現他的妻子竟比自己還愛蘇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