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90.思維即財富
思維即財富,這是林語堂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今天看來,這句話很有現實意義。
市場經濟的天地非常廣闊,它給每一個肯動腦筋的人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華的機會,同時也給個人和企業帶來了賺取財富的機會,隻看你肯不肯思維。澳星的上天,屢成特大新聞。西昌的衛星發射場在懸掛西昌卷煙廠招牌以後,竟引發一場廣告大戰,“五糧液”捷足先登衛星塔,“滬州老窖”緊跟,在澳星發射之際,基地廣告簇擁,收入可想而知。當然還有“模擬發射”,平頭百姓,花40元人民幣,就可坐在二號首長位置上,過一回倒計時的癮。據說西昌發射中心,正在籌劃與涼山彝家風情聯姻,開辟一條融現代神秘與古老傳說於一體的旅遊線。
費涅克是一名美國商人。在二次休假旅遊中,小瀑布的水聲激發了他的靈感。他帶上立體聲錄音機。專門到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逛遊。他錄下了許多條小溪、小瀑布、小河流水、鳥鳴等聲音,然後回到城裏複製出錄音帶高價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興隆,尤其是買“水聲”的顧客川流不息。這種奇妙的商品,能把人帶人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使那些久居鬧市的人暫時忘卻塵世的煩惱,還可以使許多失眠者在水聲的陪伴下安然進入夢鄉。
毛病點撥:朋友,別說自己一無所有,隻要有腦子,會動腦子,這一輩子你的財富是用不盡的……
191.出奇製勝的讚美
讚美別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欣賞,選個對象試試吧!
讚美作為一門學問,其奧妙無窮,“懂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懂行”的實質就是能緊握所讚美事物的實質,不說外行話,讓別人聽起來老練、成熟,從而對你的讚美心悅誠服。
一次,趙培鑫把唐在灶斤介紹給程硯秋大師時,誇獎道:“這是唐在灶斤,聖約翰大學的高材生,在灶斤對老生,青衣,花旦都拉得很好,近來潛心專研你的程腔,依我所聽,簡直跟周昌華拉得一模一樣。
當時,唐在灶斤正師從周昌華學胡琴,為京戲吊嗓子,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程硯秋是京劇大師,梨園名家,如果趙培鑫沒有相當的介紹水平,這位年輕人恐怕不會引起程硯秋的注意。趙培鑫介紹得非常在行,他的術語,如“老生,青衣,花旦”用得恰當而嫻熟,顯示了自己對京戲有一定的研究,對京劇人材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具有“伯樂”的眼光,一般情況下不會看錯。特別是他說在灶斤正在潛心專研程硯秋創立的程腔,更令大師高興。
其次,對某一行要有一定的造詣,你的讚美才會使內行人接受,並視你為知己好友。還是以唐在灶斤為例,唐在灶斤同程硯秋的談話,顯示了這位年輕人對京劇的了解和認識。
程:“你跟昌華學胡琴?”
唐:“嗯,跟周先生學三年了。”
程:“學戲嗎?”
唐:“也學。”
程:“好(含笑點了一下頭),剛才,培鑫說你原來拉餘氵辰老生?”
唐:“是的,他的演出是我拉的,但我喜歡拉青衣,更喜歡你的戲!”
……
唐:“你的唱腔深沉,細膩、節奏感強、新穎動聽、富於變換,特別是愁戲,感情豐富,包含有豐富的內容……”
程硯秋凝神聽著,目光漸漸變得柔合而深邃了。最後他很高興地說:“好!我們京劇必須提高,就是需要文化水平高的大學生參加進來搞。我歡迎你啊!”後來二人成為摯友。
唐在灶斤對程硯秋的讚美,處處流露出在京劇方麵的造詣,如果他不深諳此中道理,不能對程派唱腔作出如此內行而別致的評價,程硯秋大師怎麼會輕易歡迎他?
作為曲藝名家,程硯秋左右不乏有崇拜者,讚美之聲也不絕於耳,然而唐在灶斤在行而頗有見地的精辟分析,爽朗而文雅的分析,深深地打動了程硯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讚美別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隻有站得高才能充分發掘出別人的優點和成就的意義,要注意考察別人的成績或長處的影響範圍,使你的讚美更加具體,貼切,從而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毛病點撥:讚美成功並獲得嚐識這當然需要在行,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較高的素養。
192.讚美需要創意
讚美時,如果再加上一些“新意”的話,讚美之術就更趨於完美,效果更佳了。
“創新”主要是指幽默的方式。
日本學者板川山輝夫在其《說話的藝術》一書中寫道:“如果問高明的說話方式是怎樣的,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幽默的說話方法。”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問高明的讚美方式是怎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幽默地讚美。幽默在讚美藝術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湯母受聘於一家公司的銷售部經理,他采用新的營銷戰術,於是在他加入公司兩個月後,公司的銷售量大增,倉庫集壓一售而空。老板非常高興,拍拍湯姆的肩膀說:“你幹得非常出色!繼續努力。”
“好,”湯姆說,“但你為什麼不把你讚美的話放在我裝薪水的口袋裏呢?”
“一定會的,年輕人。”老板非常遵守諾言。
當下個月湯姆領到薪水袋時,發現裏麵附著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你幹得非常出色!繼續努力,表現更好。”
這個小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幽默在讚美的話語中是多麼重要,它使你的讚美輕鬆舒暢,妙趣橫生,在寬鬆、自然的氣氛中獲得對方的認可和支持,使他人與自己心照不宣,拉近心靈之間的距離。同時在生活中注入了新的趣味。現代高頻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更需要這種幽默式的讚美,來緩減大腦的疲勞,如果我們多一點笑聲,多一點幽默,消除煩燥的心情,保持情緒的穩定。
這可能就是讚美的種種動機在幽默的調和下體現出的娛樂性吧!
讚美的創新另外還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雙方的性格因素,文化背景,習俗等諸多因素來決定“新”的方式。
人品是一個重要的基本素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倫理,重道德的民族。所以人品成為中國人心目中一個非常崇高的東西。無論知識分子,從政從商者都視名譽為生命的重要部分。這就是一個讚美中國人的好題材。孔子對顏回說:“賢哉,回也!”毛澤東賦詩讚美彭德懷:“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馬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些讚美之辭都以人品為基點,利用專業化的語言來完成,從中翻出新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