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習俗等在讚美他人時也很重要。在西方,上司對下屬的讚美一般情況下可以是“謝謝”,“你幹得很出色”等寥寥數語,而在中國更可能是一頓飯,或者數一支香煙。就國內而言,如果你麵對的是山東人或東北人,你可以豎起大姆指,大發一句:“好家夥,你真行!”不知情者看起來粗聲大氣,很不禮貌,但是被讚美者肯定會眉飛色舞地大聲回敬一句:“兄弟們,你也不賴!”如果你扭扭怩怩,故作文雅,反而會引得人家的不高興。

讚美的創新很重要,但更需要我們綜合各方麵的因素來翻出恰當的“新”意,否則便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毛病點撥: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好的讚美能為我十天的口糧。”我們每天都讓新鮮的讚美流淌入他人的生活中,那麼彼此的生活食欲就會增強。

193.激發潛能

真誠的鼓勵和讚揚就像春天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和激情,能使失敗變成前進的動力,亦能為成功的大廈添磚加瓦,使心與心的距離拉近。

因此,在交際中適時鼓勵他人,用真誠的心感動他人也是一種藝術。鼓勵的方法有許多種:

1鼓勵別人時應自信、誠懇,使對方認同、信任、依賴,這樣鼓勵才能達到變好的效果。社要表現在談話過程中。你應當顯得神態安詳,言語肯定,表現出有把握解決問題的決心。如果自己都對這悠揚事情沒有把握,就談不上去激勵他人了。此外,要對其表示同情和理解,而憐憫則會令人難以接受,悲哀失望。

2適當的駁論是掃清障礙的有力武器。需要鼓勵的人往往抱守一個固有的觀念而不願放棄。比如一個不求上進的人,他固執地認為自己就是不行,自己就是比別人差,天生就不如別人。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明白:大家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誰差多少。關鍵看後天的努力。隻有先掃除了這一心理障礙,才能有效地進行第二步鼓勵。

3比“差”產生信心。當一個人為了某件事傷心欲絕時,告訴他還有比他最悲慘的人,以此達到“心理平衡”,減少傷心。人的心理往往是這樣的,喜歡與他的“攀比”。好事情上要比一比,壞事情也要比一比,當然是比誰受的傷害程度輕,雖然這裏麵可能會有人感到“興災樂禍”,但主要的是以此減輕他的心理壓力,安慰他,勸導他。

一個小青年因為失戀痛不欲生,別人如何勸慰他,什麼“天涯何處無芳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都無法令他回心轉意。他的母親斥責他:“為什麼因為這件小事就想不開。當時你父親去逝,我承受了巨大的艱苦。為了你我堅強的活下來,為什麼你要輕易結束生命?”他母親又細細地敘述當初她的心情,終於令兒子回心轉意。

4用實例激發希望。空洞的說教往往會引起絕大多數失望者的反感和苦笑,但用事實說話,會使他們看到希望,奮發圖強。所以用切身體驗和身邊實例去激勵他人,比豪言壯語或空洞口號好得多。

5展示希望。使被鼓勵者更加清晰地看到希望,經此建立信心,激發行動的意念。

一們著名的小提琴家,一心一意想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小提琴家。可是由於小孩生性好動,總不耐煩每天枯燥的練琴。於是這位父親對兒子說:“親愛的,你想以後成為聞名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嗎?”

“當然了,我做夢都在想。我也堅信將來會實現這個願望。”兒子回答。

於是他的父親微笑著對他說:“既然有這麼偉大的願望,為什麼不付諸行動呢?每天練琴如三心二意是永遠也不會實現你的小提琴家夢的。”

從那以後兒子便開始認真地練琴,為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努力。

毛病點撥:總之,鼓勵人看似簡單,要達到好的效果還是要動一番腦筋的。

194.走向光明

雖然也許有些人和動物常要躲在黑暗之中,以便實行他們的陰險計劃的,但那是賊,是惡人,是馬,是編幅,是孤。凡是人,是正直的人或物,總是喜愛光明,總是要向光明走去的。

黑漆漆的夜,獨自走在路上,一點的星光,月光,燈光都沒有,我們心裏真有些怕。夏天的暴雨之前,天都烏黑了,無論孩子大人,心裏也總多少有些凜凜然的,好像天空要有什麼異樣的變動。山寺的幽齋中,接連的落了幾天的雨,天空是那樣的灰暗,誰都要感到些淒楚之意。

但是太陽終於來了。接著夜而來的白晝,接著暴雨而來的是晴光,接著灰暗之天空的是蔚藍色的天空。那時,不知木覺的會有一陣慰安快樂的感覺,滲入每個人的心裏,會有一種勇往活潑的精神,籠罩在每個人的臉上。

在黑暗中走著的人,在夏雨中的人,在灰暗的天空之下的人,總要相信光明的必定到來。因為繼於夜之後的一定是白晝。夜來了,白晝必定不遠的。繼於陰雨之後的,一定是陽光之天。雨來了,太陽必定是已躲在雨雲之後的。

那些隻相信有陰雨之天,隻相信有夜的人,且讓他們去。我們是相信著白晝,相信著陽光之必定到來的。

現在,我們是什麼樣的時代呢?我猜一定不會錯,每個人一聽到這句問話,都必定要皺著眉頭,在心裏歎著氣答道:“黑暗時代!”

是的,是的,現在是黑暗時代。

政治上,社會上,國際上,家庭上,有多少濃厚的陰影罩著!且不必多說,這許多。許多黑暗的事實,一時也訴說不盡。

但是“光明”已躲在這些“黑暗”之後了!我們要相信光明一定會到來。我們不僅相信,我們還要迎著光明走去!譬如黑夜獨行,坐在路旁等天亮,那是很可羞;如果懼怕黑夜而躲進小岩洞或小屋之內,那更是可恥。

我們相信光明必定會到來,我們迎上去,我們向著他走去!

在黑夜裏,確路的走著,到了天亮時,我們走到目的地了,那是多未快慰的事呀!

那些見黑暗而懼怕,而失望的,讓他們永躲在黑暗裏吧;那些隻相信有黑暗而不相信有光明的,也讓他們的生活於黑暗之洞裏吧。我們如果是相信“光明”的,我們便要鼓足了勇氣,不怖不懈,向著光明走去。

我們不妨惶,我們不回顧。走去,走去,向著光明走去。

光明終於是要到來的!

毛病點撥:我們雖住在黑暗之中,我們應努力在黑暗中進行,但也許我們自身是見不到光明的。但有信念,有向往,光明終究是要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