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材料:
叉燒200克、涼瓜150克、紅椒1隻、生薑各10克。
調味料:
花生油、鹽、味精12克、白糖3克、麻油5克、濕麵粉適量、麻油5克、清湯150克。
製作過程:
1、叉燒切厚片,涼瓜去籽切大塊,紅椒切條,生薑切條。
2、燒鍋下油,放入薑、叉燒用小火煸炒片刻。
3、加入清湯、鹽、味精、白糖、涼瓜塊,用小火燒至入味時,用濕生粉打芡,淋入麻油即成。 17. 自創菜式之酸辣大白菜
材料:大白菜一棵,剁泡紅辣椒,幹紅辣椒,白醋,鹽,生粉少許.
做法:
1,白菜切成塊狀,梗和葉子分開放,幹辣椒切開兩半.
2,放油燒熱,放入剁泡紅辣椒,幹紅辣椒.
3,然後放入白菜梗小炒,約五成熟再放入菜葉,再爆炒,(白菜炒會出水,注意洗菜時要摔幹,要不會成了白菜湯),加入白醋,適量,要合個人口味.
4,將少許生粉兌少許水,(放生粉的作用是更加菜的嫩滑以及將調味粘附在菜表麵,吃起來特別有味)加鹽,在白菜炒得差不多熟時放入,一煮開少幾下就可以上碟了.
酸辣大白菜,一道很普通的素菜,爽口香滑,酸辣可口,是一道下飯的好菜.18. 炒菜加醋保存維生素
蔬菜是我們獲得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據研究,成人每天至少要吃200克-500克蔬菜,才能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但是,蔬菜在加工、烹調過程中,由於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大量的營養損失。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蔬菜中的維生素呢?
1.擇菜:盡量保留老葉。由於生長期長、接受光照時間長,老葉中養分積累得多。此外,蔬菜的葉部比莖部維生素C含量高,外層菜葉比內層菜葉含量高。
2.洗菜:要先洗後切,浸泡時要適可而止。因為蔬菜中有很多維生素是水溶性的,切後再洗或泡的時間長會使它們溶解於水中,造成營養損失。
3.切菜:要隨切隨炒,切忌切好後久置。空氣中含氧量高,蔬菜久置其中,特別是在高溫、陽光直射狀態下,維生素A、維生素C會很快降解。
4.烹飪:烹調蔬菜時適當加點醋,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這是因為維生素C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而在酸性環境中則比較穩定。此外,勾芡也是保護維生素C的好辦法。澱粉含穀胱甘肽,可減少維生素流失。
5.炒菜:一定要快。蔬菜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大都不能耐高溫,尤其是蘆筍、卷心菜、芹菜、甜菜和大白菜等有葉蔬菜,久炒久熬,損失的營養較多。為使菜梗易熟,可先炒菜梗,再放菜葉一同炒;如要整片長葉下鍋炒,可在根部劃上刀痕,會熟得較快。熬菜或煮菜時,應等水煮沸後再將菜放入,可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6.食用:最好連皮一起吃。蔬菜的營養成分大都集中在皮下,如果削皮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隻要表麵無汙染,就應連皮一起吃。19. 煮玉米粥加點小蘇打
玉米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其中,有一種尼克酸對健康非常有利。但玉米中的尼克酸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物質結合在一起,很難被人體吸收利用。在做玉米的時候有個小竅門——加點小蘇打就能使尼克酸釋放出來,被人體充分利用。
尼克酸又叫煙酸,它在蛋白質、脂肪、糖的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幫助我們維持神經係統、消化係統和皮膚的正常功能。人體內如果缺乏尼克酸,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幻視、幻聽、精神錯亂等症狀,消化上的口角炎、舌炎、腹瀉等症狀,以及皮膚上的癩皮病。
多吃粗糧是我們獲得尼克酸的一個重要手段。玉米中的尼克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但普通的吃法中,它們幾乎完全不能釋放出來。實驗證明,如果在做玉米麵窩窩頭或煮玉米粥時放些小蘇打,尼克酸就能釋放出來一半左右。同時,小蘇打還可幫助保留玉米中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避免營養損失。
此外,吃玉米時還可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和一些含尼克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如豆類、大米、小麥等。這些糧食中的尼克酸多為遊離型,可以大大提高玉米中蛋白質的利用率。20. 自製:冬瓜冬菇雜錦湯
是日為中秋節。人月兩圓之夜應有一款既適時又老少鹹宜的佐餐靚湯,冬瓜冬菇詠跆酪嗵酪?即"菜"的意思)最為適宜。湯中冬瓜性寒,味甘、淡,入脾、胃經,能利水祛濕,通利二便,清肺化痰;冬菇性平味甘,能健脾益胃,滋陰潤燥;
材料:冬瓜750克、冬菇60克、叉燒90克、雞蛋2個、生薑2~3片。
烹製:冬瓜去皮、洗淨切粒;冬菇浸軟、去蒂、切粒;雞蛋攪勻待用。於鑊中加入20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放入冬菇、冬瓜、生薑滾熟後,最後放入雞蛋,再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21. 返樸歸真 巧做菜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