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詩人的憤怒
蔣介石與柳亞子之間的仇恨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但是柳亞子卻從來也不懼怕老蔣,柳亞子仰仗自己會寫幾首詩,用手中的一支“禿筆”老是招惹這個腰間挎著一把鋥亮戰刀的蔣介石。這不,蔣介石認為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雪》又是這個不識時務的幹巴巴的老頭惹的禍,那邊戰火不斷,這邊還要分心,老蔣著實恨透了這個柳亞子。
在重慶這旮旯,誰要是招惹了老蔣那日子可就不好過了。毛澤東在這裏的時候,老蔣多少還要顧及一點臉麵,現在毛澤東走了,老蔣開始不客氣了。柳亞子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但是,柳亞子是一個倔強的老頭,他是不會就這麼眼看著國民黨的文人在報紙上胡說八道的,他要反擊。明12月4日、5日、6日《中央日報》、《和平日報》、《合川日報》相繼發表了東魯詞人、易君左、老酸丁的歪詞之後,柳亞子憤然而起,又賦詞一首:
沁園春一再用“飄”字韻為易君左賦,小兒無禮固當跌叱也,十二月七日作。
大好神州,國父雲亡,道統蓬飄。痛惠陽不祿,[2]天乎憒憒;湘江崛起,誓挽滔滔。誰是黃巢,誰為白起?青史他年月旦高。[3]支離甚,笑龍陽餘孽,[4]九尾妖嬈。
美新詞筆徒嬌。[5]向楚國章華[6]學細腰。記懷寧按拍,[7]曾傳十錯.[8]子雲投閣,[9]空反《離騷》,[10]謠諑娥眉,評量螓首,花麵丫頭任飾雕。誰憐惜,隻赭衣傅粉,坐待明朝。
柳亞子發怒了,他要罵人了。
柳亞子的這首詞用詞是比較重的:大好神州的土地上,自從國父孫中山逝世之後,國民黨的道統像秋天的蓬草一樣隨風飄零。李少石這樣的人都被殺了,真是老天瞎眼啊;幸好毛澤東崛起於湘江之濱,挽滔滔狂瀾於即倒。究竟誰是黃巢,誰是白起?後人自然會評說的。國民黨反動文人的胡說八道,是國民黨政權即將支離破碎的垂死掙紮,你易君左如今受寵於國民黨,和當年的龍陽君依靠美色獲得魏王的青睞也沒有什麼兩樣。不過是“九尾狐”賣弄妖嬈而已。這是上闋。
下闋,柳亞子的筆鋒劍指易君左之流,毫不留情麵:
易君左之流為國民黨唱頌歌是白費力氣,不過是向楚國的細腰美人學舞,向蔣介石獻媚而已。記得明朝的阮大铖喜歡傳奇戲曲,曾經創作了《詠春堂新編十錯認春聯燈謎記》,認為世事皆錯。你易君左今天帶頭撰寫《沁園春》,圍攻詠雪詞,比阮大铖的十錯還要錯上加錯。楊雄曾經作《反離騷》,認為屈原不該自殺身亡,結果楊雄到頭來不也是投閣而死嗎?你易君左將來也一定會自食其果,不會有好下場。你們今天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群小對革命力量的誹謗而已。雖然你們將自己裝扮成一個花裏狐騷的丫頭,但是有誰憐惜你們呢,有誰肯買你們的賬呢?你們穿著豔麗的服裝,搽著胭脂,到頭來還是沒有人理睬你們,隻好獨自空守閨房,白白地等到天明。
柳亞子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國學大師,對明史頗有研究,信手拈來,將易君左之流罵得體無完膚。讀之直覺得酣暢淋漓,痛快無比。在這之後,柳亞子又寫了一首名垂青史的《沁園春》和詞,對那些無恥文人以重重的打擊。
其一雲:
沁園春[11]一三用飄字韻以斥妄人之為李世民、趙匡胤張目者邈矣贏州,仙李花淫,夾馬旗飄。歎巢妃侍寢,醜聲藉藉;燕山不複,禍水滔滔。一代人皇,千秋民賊,褒貶休嫌史筆高。君知否?聽唐龜宋涕,諺語姣嬈。(自注:唐烏龜,宋鼻涕,吾鄉諺語也,崇拜帝皇者可以休矣。)
詞場我豈妖嬌,從不向王門折舞腰。要巴人下裏,代言氓庶;引商刻羽,踵武風騷。牧野鷹揚,維師尚父,忍見殷辛朝二涉雎o(自注:指昆明一二一大屠殺案。)憐鼠輩,似蜉蝣撼樹,那有明朝。
因為國民黨文人在“唱和”《沁園春》的詞中,對唐太宗、宋太祖!之流作了極力地推崇,而將毛澤東比作黃巢、比作闖王。這闋詞柳亞子毫不留情,大開“殺”戒,將這些複古的文人予以嚴厲痛斥,也對唐宋王朝的醜聞一一羅列,予以批駁。
“邈矣贏州,仙李花淫,夾馬旗飄。歎巢妃侍寢[12],醜聲藉藉;燕山不複[13],禍水滔滔。”詞人歎息:廣大神州,經過唐朝那樣仙李花淫的和平年代之後,緊接著便是旌旗飄飄的戰爭年代。可歎啊,巢妃不識敵友,任賊為夫,竟然和自己有殺夫之仇的男人同床共枕,醜名遠揚,真是一塌糊塗;可悲啊,燕山之銘已經不複存在了。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竟然搞起了一個杯酒釋兵權的把戲,雖然沒有了強蕃之禍,但是從此兵力也受到了壓製,致使宋朝積弱日久,引來了滔滔不盡的禍事。遼、金、元三國迭起北方,威脅中原。
“一代人皇,千秋民賊,褒貶休嫌史筆高。君知否?聽唐龜宋涕,諺語姣嬈。”詞人繼續痛斥那些妄人:你們所一再推崇的人皇不過是千秋的民賊而已,褒也好,貶也好,自有書寫曆史的高手作出高明的判斷。人們說:唐朝的皇帝荒淫無恥,個個是烏龜王八蛋;宋朝的皇帝隻會訂城下之盟,甚至兩個皇帝被俘虜,他們隻會哭哭啼啼。你們聽說過嗎?我們那裏有這樣一句諺語:唐烏龜,宋鼻涕。
因為這些文人在攻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同時,還大罵柳亞子,向柳亞子的身上潑汙水,使柳亞子憤怒已極,奮起反擊。
詞人在下闋裏說道:
我柳亞子豈是在詞場炫耀自己的輕狂之輩嗎?不是!我從來不在那些達官貴人的門前折腰。我要做的是為那些下裏巴人代言的人,要為那些普通老百姓說話;就像《詩經》、像《離騷》,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表現自己的崇高理想。你們放飛手中的禿鷲,把人們尊崇的教師當成你們的獵物來屠殺。真是可憐啊,你們這些鼠目寸光的家夥,你們就好比是朝生暮死的蜉蝣,哪還談得上什麼明天?
二、顛沛流離的柳亞子然而,國共之間打打談談,內戰的危險始終存在,國民黨在重慶圍成的這個燙人的鐵桶也是越來越熱,烤得人無法在這裏呆下去,而且這裏的環境已經不可能讓他這幾首具有火藥味道的妙詞見報了。再說柳亞子這樣的秀才遇見了蔣介石這樣有八百萬軍隊的兵,有理也說不清。在這種形勢下,柳亞子決定離開重慶。
當時內戰之火有蔣介石這幫眾人在拾柴,火焰日高,愛國誌士在重慶已經難以立足,紛紛撤退。重慶交通異常緊張,柳亞子的老朋友邵力子設法為柳亞子夫婦購到了兩張12月30日赴上海的機票。於是,柳亞子夫婦做好了離開重慶的一切準備,和朋友們紛紛告別。
12月29日,在柳亞子夫婦離開重慶的前夜,收到了鄧穎超的一封信,其中有雲:“明晨你離渝周返滬,不克親來送行,深為歉疚!”“茲奉上延安木刻窗花八幅,聊表歡送之意,並留紀念也,尚祈笑納為盼!匆匆草此,祝福你一路平安!”這當然是周恩來的細心安排。
1945年12月30日,在寫完了他的最後一首《沁園春》之後,在完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之後,柳亞子攜夫人鄭佩宜離開了重慶這個險惡的地方,於1946年初到達上海。
柳亞子的確是一個民主的鬥士,雖然他的手中沒有鋒利的寶劍,沒有射擊子彈的槍炮,但是他以筆為槍,卻敢於大義凜然地和蔣介石這樣的武林高手屢屢過著,這的確令人不可小覷。這就仿佛那江湖中的高手拿著一把紙製的折扇和一個手中拿著幹將或者莫邪[14]的狂人在那裏拚殺一樣。柳亞子雖然殺不掉對方,但是他總是對方的心病,弄得對方心神不定;而對方雖然手裏握著幹將和莫邪那樣的寶劍卻總是不能接近柳亞子,柳亞子總是能從對方的破綻中逃離,然後就以各種各樣使對方鬧心的方式騷擾對方。的1946年1月13日上午'柳亞子在上海的家剛剛安頓好'他就來到了玉佛寺。這裏正在舉行於再烈士的追悼大會。於再是昆明南菁中學的教員,與西南聯大學生潘琰、李魯連、昆華中學學生張華昌等四人在昆明的一二一慘案中不幸遇難。
會場掛滿了挽聯,柳亞子寫的一聯是:
九龍池迥,篾子坡平,更為滇都增痛史;魯迅湖澄,錢塘江闊,忍從歇浦奠英魂。[15]大會開始後,大會由主席團成員馬敘倫宣讀祭文,之後,柳亞子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於再君不是死於抗戰結束之前,而是死於抗戰結束之後;不是死於我們的敵人的腳下,而是死於我們國人的手中。機關槍和手榴彈已被用來屠殺愛好和平的人民,就因為他們要求一個統一的中國和一個民主的政府。
民主政治隻有通過鬥爭才能實現,而絕不是靠著恩賜。我們願為民主而鬥爭,追隨著於再和其他烈士們的血跡前進,去完成他們遺留下的未競之誌。[16]追悼大會通電蔣介石和政治協商會議,提出立即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立即實現四項諾言,立即懲辦昆明慘案主凶等八項要求。會後還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黃浦江的波濤和著憤怒的呐喊之聲,彙成了一曲悲壯雄渾的反內戰、爭民主的偉大強音。
這反對蔣介石獨裁的高歌,這反對內戰,爭取民主、和平的旋律,就像有人在那裏給蔣介石念緊箍咒一樣,使蔣介石十分頭疼。
毛澤東在報紙上看到了柳亞子離開重慶到上海定居並參加於再追悼會的消息,於是毛澤東給他的詩友寫了一封信:
亞子先生左右:
很久以前接讀大示,一病數月,未能奉複,甚以為歉。閱報知先生已遷滬,在於再追悼會上慷慨陳詞,快何如之。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詞及孫女士的和詞,均拜受了;“心上溫馨生感激,歸來絮語告山妻”,我也要這樣說了。總之是感謝你,相期為國努力。賤羌是神經疲勞,刻已向好,並以奉聞。敬頌道安毛澤東一月二十八日[17]毛澤東在信中說“很久以前接讀大示”,其實並沒有多久,1945年10月24日柳亞子和尹瘦石的詩畫聯展開幕,閉幕的時候柳亞子和尹瘦石特意從展品中挑選了一幅賦贈送給毛澤東,其中還夾了一封信。這樣算來,毛澤東接柳亞子的信應該是11月初了,距離1946年1月28日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