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同甘共苦赴革命嬉笑怒罵成文章毛澤東與周恩來的詩才
周恩來: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和趙世炎等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1924年秋回國,國共合作期間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等要職。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同年5月中共五大上當選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委員會委員。8月1曰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在江西南昌領導武裝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1928年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後任中央組織部長、中央軍委書記。1931年12月,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等。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領導和指揮紅軍戰勝國民黨軍隊的第四次“圍剿”。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遵義會議後,繼續被選為中央主要軍事領導人。抗日戰爭時期,代表中共長期在重慶及國民黨控製的其他地區做統一戰線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46年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解放戰爭,同時領導國民黨統治區的革命運動。新中國成立後,一直任政府總理,擔負著處理黨和國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務。主要著作收入《周恩來選集》。
1千古奇冤悼烈士一葉江南心神往 1941年1月,蔣介石焊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民黨八萬餘人對奉命北移的新四軍九千餘人進行包圍襲擊,新四軍除兩千餘人突圍外,大部壯烈犧牲。軍長葉挺在談判中被國民黨無理扣押,副軍長項英在突圍中犧牲。
1月17日,蔣介石汙蔑新四軍為“叛軍”,宣布撤銷新四軍番號,並將葉挺交軍事法庭審判。為了揭露國民黨的陰謀,將皖南事變的真相大白於天下,周恩來在國民黨統治中心重慶進行了勇敢機智的鬥爭,義憤填膺地為死難烈士題寫了“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的題詞,並奮筆疾書四字詩一首: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詩和題詞於1月18日在《新華日報》上和廣大讀者見麵了,短短十六字,字字千鈞,將新四軍的“千古奇冤”和國民黨製造“同室操戈”的悲劇公布於世人,巧妙地戰勝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
2月1曰,葉劍英離幵重慶,於2日回到延安。葉劍英向毛澤東詳細彙報了皖南事變前後的情況,同時,帶來了周恩來給黨中央和毛澤東的信以及載有周恩來題詞和詩的報紙、鄧穎超送給毛澤東的照片。毛澤東立即以高度讚揚和無比欣賞的筆觸給周恩來 周恩來手跡致電:“收到來示,欣慰之至,報紙題字亦看到,為之神往。”1 這其中的“報紙題字”就是說的周恩來的四句詩,如今它已是享譽中外的千古名篇。“為之神往”更是毛澤東對這十六個字的最高評價。
2,橘子洲舟行洲不行天心閣鴿飛閣未飛 1960年5月18日,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人在長沙視察,工作之餘,毛澤東邀周恩來同車前往長沙各處遊覽。
故地重遊,毛澤東感慨萬端,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一路上,毛澤東向周恩來談起早年在長沙學習、鬥爭的崢嶸歲月。在湘江岸邊散步的時候,但見橘子洲旁的江麵上,百舸爭流,內帆點點,毛澤東逸興偶發,麵對眼前的一派大好風光,在難得的半日閑中,隨口吟出一上聯:1.劉漢民、舒新編著《毛澤東詩話詞話書話集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