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久聞名相見丨艮晚做朋友忘年之交毛澤東與張元濟 張元濟:1867—1959年,字菊生,浙江海鹽人。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張元濟被“革職永不敘用”,旋即離京到滬,任職南洋公學,主持出版嚴複譯《原富》等一批西方社會科學著作。1902年入商務印書館,任編譯所長,後任董事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是著名學者兼出版家。
1949年9月6日,應中共中央的邀請,張元濟、趙樸初、茅以升、盛丕華、袁雪芬等乘車同往北平。
張元濟到北平之後,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先後會見。張元濟的大名毛澤東是早有耳聞的,但是這次相會卻是他們初次見麵,沒有來得及深談,所以,毛澤東又找時間和張元濟進行了長談。很多共同的誌趣使毛澤東和張元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忘年好友。
張元濟先後向毛澤東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比如關於開放孔廟的建議,比如在報刊上刊登讀者來信,廣開言路的建議,等等。
張元濟先後多次致信毛澤東,坦言自己心中所想。1951年5月26日,張元濟給毛澤東寫信談到進軍西藏的解放軍問題,並且附《告存詩》一首:足雲跛兮寧忘履,指不若人猶自信。
八十四翁原未老,一年一度又逢春。
積雪西陲今漸化,怒濤東海炬難平。
祈天我欲須臾緩,扶杖期看告武成。@ 1951年8月29日,張元濟再次致信毛澤東,再議入藏問題。信中又附《解放詩》一首,表達了張元濟對毛澤東的感佩和對共產黨的熱愛。1951年7月30日毛澤東給張元濟寫了回信,信中還專門談到了詩: 菊生先生:去年十二月三十日,今年四月十五日和五月二十六日三次惠書,並附大作及書一函,均收到了,謹謝厚意。積雪西①劉漢民、舒新編著《毛澤東詩話同話書話集觀》,第84頁陲一詩甚好。由於簽訂了協定,我們的隊伍不久可以到拉薩了。尊急有起色,甚以為慰。此複。
敬祝 康吉毛澤東一九五一年七月三十日1 此後,他們書信往來不下十餘次。毛澤東和張元濟的忘年交一直持續到張元濟辭世。
1958年,張元濟患病住進醫院,周恩來到滬視察期間,專門到醫院看望張元濟。那時張元濟已經92歲高齡,神誌已經不大清晰了。周恩來站在張元濟的病床前說:“我是周恩來。”
張元濟隻是動了一下,然後低聲說:“毛主席好!”
周恩來欠了一下身子說:“主席很好,特托我來看望你。”張元濟臉上露出了安詳的微笑。
次年張元濟去世,終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