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後努力爭取成功(2 /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客觀世界不斷地向前發展,社會不斷地前進,因此有誌者必須不斷地自強,不斷地更新自己。

前蘇聯火箭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1857~1935年)10歲時完全喪失了聽覺,成了半聾。他默默地承受著無法繼續上學的痛苦。他的父親是個守林員,整天到處奔走。因此教他讀書寫字的擔子就落到媽媽身上。通過媽媽耐心細致的講解和循循善誘的輔導,他進步得很快。可是當他正在充滿信心地自學時,母親卻患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他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這麼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頭上?他今後該怎麼辦?父親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年幼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從此開始了真正的自學道路。他從小學課本一直讀到大學課本,自學了物理、化學、微積分、解析幾何等課程。這樣,一個耳聾的人,一個沒有受過任何教授指導的人,一個從未進過中學和高等學府的人,由於始終如一的勤奮自學、刻苦鑽研,終於使自己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為火箭技術和星際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

路再遠,再荊棘載途,隻要自己去走,去劈荊斬棘,就一定能走到目的地。57不因失敗而放棄

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太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是因為倦怠而失敗。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不小心掉進了一隻牛奶罐裏,但牛奶罐裏的牛奶足以讓青蛙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留在了那塊奶酪裏,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出險境。

人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然而卻隻有少數人從失敗中爬起,大多數人就好比那隻死去的青蛙一樣,在自己的情緒中沉沒下去,結果永遠找不到出路。58正視自身的缺陷

再困苦都不能氣餒,不能輕言放棄。隻有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是希望所在,也是生命的動力。隻有看清自己,才可談得上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發明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在接受美國普林斯敦大學的教授聘書之後,欣然前往報到。

愛因斯坦報到的第一天,就有專人為他服務,引導他去參觀他的辦公室。

愛因斯坦看到寬大的辦公室,十分高興,服務人員周到地問他,辦公室內還缺少什麼設備,如有需要,可以馬上補齊。

愛因斯坦仔細檢視了一下辦公室內的設備,深感滿意,他轉向服務人員:“一切都很齊全啊!我還需要大量的紙張、粉筆,方便我的演算。對了,還要一個加大的垃圾桶。”服務人員一一記下愛因斯坦所需的物品,對於最後一樣,服務人員納悶地問:“加大的垃圾桶?有什麼特別的用處嗎?”愛因斯坦笑了笑;“是的,垃圾桶越大越好,因為隻有這樣,我才能把所有的錯誤,丟到那裏麵去!”

無論是凡人或偉大的人都會犯錯誤。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也會犯錯誤,他時刻注意修正自己的缺點,致使自己的優點日益增添。59有冒險才有成功

一次,有人問一個農夫他是不是種了麥子。農夫回答:“沒有,我擔心天不下雨。”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棉花了嗎?”農夫說:“沒有,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於是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說:“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一個不冒任何風險的人,什麼都做不了,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到頭來,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

不願意冒風險的人,不敢笑,因為他們怕冒愚蠢的風險;他們不敢哭,因為害怕冒顯得多愁善感的風險;他們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為要冒被牽連的風險;他們不敢暴露感情,因為要冒露出真實麵目的風險;他們不敢愛因為要冒不被愛的風險;他們不敢希望,因為要冒失望的風險;他們不敢嚐試,因為要冒失敗的風險……

但是我們必須學會冒險,因為生活中最大的危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60撥開心頭的雲翳

工作中事情十分繁瑣,應從中領悟真理,方能將其運用到工作中去,使之順利進行。

有一個小夥子,初次到工廠做車工,師傅要求他每天“車”完三萬個鉚釘,一個星期後,他疲憊不堪地找到師傅,說幹不了想回家。師傅問他:“一秒鍾車完一個可以嗎?”小夥子點點頭,這是不難做到的。師傅給他一塊表,說:“那好,從現在開始。你就一秒鍾車一個,別的都不用管,看看你能車多少吧。”

小夥子照師傅說的慢慢幹了起來的,一天下來,他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居然沒有累著。

師傅笑著對他說:“知道為什麼嗎?那是你一開始就給自己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覺得‘三萬’個多麼大的數字。如果這樣分開去做,不就是七八個小時嗎?”

小夥子恍然大悟。

分開去做,聽起來簡單,實則蘊含著立身處世的大智慧。當無端的苦難向我們襲來,當我們被憂愁壓得無暇喘息,不要懼怕,伸出手,撥開心頭上的那團雲翳,輕輕地,像撥開水麵上的一塊塊浮冰。這個時候,天上的太陽,自然就會亮亮地照進你的心田。而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把握心理則顯得更為重要。61火把需要自己點亮

逆境中,人隻要有一種精神的存在或一種精神的寄托,便會有一種無窮的力量幫助你戰勝困難,很多時候,我們就缺少那一點點的精神動力。

在我們陷入困境時,最要緊的不是一味的埋怨和咒罵,因為這隻會使我們變得更沮喪更覺得無望。而是應該利用自己手中僅有的“火種”和希望,戰勝黑暗,擺脫困境,去創造一個光明的前程。62坦言失敗才能成竹在胸

生活本身是富有情趣的,不懂得生活的人就談不上成功,其實真正成功何嚐不是如此,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坦言失敗,堅持積累,用心去做,這一切均為人們終生尋求的成功之道。

1928年,大散文家沈從文被胡適聘為講師。沈從文時年才26歲,即以一手靈氣飄逸的散文而震驚文壇,當時已頗有名氣。

但是,名氣不是膽氣,在他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時候,除原班學生外,慕名而來聽課的人很多。麵對台下滿堂坐著的渴盼知識的學子,這位大作家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開始講課了,而原先準備好的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被他十分鍾就講完了。但他沒有大南海北的瞎扯來硬撐“麵子”,而是老老實實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於是,這老實得可愛的“坦言失敗”,引得全堂爆發出一陣善意的歡笑……胡適知道後,評價這次講課時,對沈從文的坦言與直率,認為是“成功”了!

坦言失敗的前提,需有光明磊落的胸襟和正視自我的勇氣;而善待失敗應是對自己失敗的原因有所了解和發現,從而才有可靠的舉措成竹在胸,這樣,就不會重蹈失敗覆轍。而這樣的既敢“坦言”又能“善待”的“失敗”,才會成為“成功之母”的。並且在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後,再堅持不懈走下去,相信成功會屬於你。63吃一塹,長一智

有時候,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往往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而正是這些小小的靈感才造就了一批批成功的巨人。聰明的人總會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心得。

卡耐基的事業剛起步時,由於財務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剛夠支出,一連數月的辛苦勞動竟然沒有什麼回報。

卡耐基很是苦惱,不斷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這種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整日裏悶悶不樂,神情恍惚,無法將剛開始的事業繼續下去。

最後卡耐基去找中學時的生理老師喬治·約翰遜。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聰明人一點就透,老師的這一句話如同晴天一聲雷,卡耐基的苦惱頓時消失,精神也振作起來。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麼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哭泣,還是去做點別的。記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實,不可能被重新裝回瓶中,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訓,然後忘掉這些不愉快。”

這段話,卡耐基經常說給學生,也說給自己。

大概卡耐基反複說起這段話,其用意是要告訴我們:跌倒後,就爬起來。既然已經吃了一塹,就要有長一智的鬥誌。64自嘲一下又何妨

“喂!你有蘿卜腿呀!”“是啊!所以現在身價看漲嘛!因為蟲害剛過,菜價很貴,我也跟著風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