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 / 3)

第一部分

1. 激素類藥膏有兩麵性

激素類藥膏由於治療某些皮膚病方麵所具有的幾乎是立竿見影的療效,而廣受青睞。然而,事物總是有其兩麵性的,如果使用不當,這類藥也會成為招災惹禍的殺手。

1、 要對症用藥。激素類藥膏的適應證是過敏性的皮膚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對其他皮膚病不僅沒有療效,反而會有反作用。比如手癬、足癬與體癬、股癬等均是由真菌(俗稱黴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果用激素類藥膏進行治療,剛用進有一定止癢消炎作用,但接下來說不對了,原有的皮疹非但未能消失,反而愈加擴大,瘙癢也更加厲害,原來,這類藥對黴菌不但沒有殺滅或抑製作用,反而會“助紂為虐”,促進黴菌生攻繁殖,使病情加劇。

2、 謹防形成依賴性。有些皮膚病反複發作,很難治愈,於是有些人就長期、大麵積、用量遞增地使用激素類藥膏,殊不知這樣會形成局部皮膚對激素類藥膏的依賴性,欲停不能,量越用越大,導致皮膚抵抗性下降,病變表皮受損粗糙,毛細血管擴張,甚至會出現全身性的副作用,釀成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病症。故對這類藥應遵循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病愈即止的原則,千萬不可濫用。2. 情緒突變時不妨查查甲狀腺

甲狀腺是一個小小的蝶形腺體,它位於喉及氣管的前下方。平時我們不能觸及,但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時,都會產生一些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當甲狀腺呈高功能狀態,我們常稱甲狀腺機能亢進。本病多見於女性,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症狀表現為心跳加快、神經質和易怒、燥熱、肌肉衰弱、指甲發軟、脫發、排便增加、食欲不減而體重減輕,一些婦女還會產生經期縮短而量少。許多甲亢病人還表現為眼球突出。

相反,甲狀腺機能低下時,我們稱為甲狀腺機能減退症。這些人產生疲憊、畏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定向失常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出現皮膚幹燥、指甲發脆、便秘、肌肉疼痛和痙攣,心跳過緩,婦女還會出現經期延長而量多。

無論是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是甲狀腺機能減退的病症,情緒的變化都是較明顯的,也是其主要症狀之一。患者疲憊、憂傷、急躁、激動易怒,不但自己感到很痛苦,家人也感到不可理解。其本人及家人一時間還以為由於受刺激而引起神經衰弱。值得提示的是甲狀腺機能減退還可導致抑鬱,大約有20%以上的慢性抑鬱患者與甲狀腺素減少有關。這類患者及其家人總以為是患了現代流行病——抑鬱症,沒有及時去做甲狀腺檢查而延誤了治療的機會。因此,當你情緒突然地起了變化時,不妨查一查你的甲狀腺。3. 健康比一切重要,健康的關鍵在於先知!——基因檢測

醫學領域的革命正在由治療轉向預防,預防的關鍵在於先知,先知可以使人躲過疾病的災難,而治療卻充滿很多無奈和悲哀。我們都知道體檢,但卻不一定知道基因檢測。傳統體檢是檢查我們是否已經有病,一旦確認有病,往往又會因發現太晚而束手無策。人類一直希望有一種可以預知疾病的方法,讓人能在疾病發生之前進行防範。

基因檢測非常神奇,隻需要人的一點血。科學家通過對人體基因的破譯,便能預先知道我們有哪些易感基因,從而知道今後可能會得什麼重大疾病。知道這些隱患後,人們就可以準確地進行預防。任何疾病隻要預防和保養在先,在發病的機率就會很低,甚至可以完全化解和避免。疾病一時發生,人體平衡就會打破,治療成本肯定會遠遠大於預防成本,有些疾病還會迅速惡化和危及生命。

21世紀是基因世紀,誰先了解基因的作用,誰就能最先成為科技的受益者。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首先關注的應該是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投資健康才是最大贏利”的道理。

聯合基因是眾多優秀專業人才以最先進的設備來開展的基因檢測項目,具有權威的準確性。在“解碼生命,造福人類”的事業中,能給每一位檢測者帶來健康福音。從治療轉向預防是改變人類健康意識的偉大轉變,這種飛躍不僅能改變人的健康命運,還能改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很多關係。相信以後治病的人會越來越少,而預防的人會越來越多。

通過基因檢測,便可清楚知道自己身體需要什麼,準確保健才會有效而沒有風險。正確的保健能避免疾病惡化,很多重大疾病隻要提前一年預知,就能贏得時間,就可以躲過災難。這就猶如提前知道海嘯來臨,人就有機會避開。基因檢測適合任何人,是很劃算和實用的時尚生活方式。據權威機構調查,目前有70%的人正處於亞健康狀態,事業成功人士比例更高。亞健康狀態是走向重大疾病的前兆,這類人更應該馬上進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人類利用高科技在與死神爭奪健康的時間,請不要忽視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請記住:健康比一切重要,健康的關鍵在於先知!

遺傳基因檢測與普通體檢的區別

傳統體檢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的檢查,它主要任務是配合疾病的治療,無法在病變之前給人下更多、更深的結論。也就是,在疾病的預防上,傳統體檢十分被動和滯後。現實中很多疾病並無明顯前兆,而一旦發病,現代醫學往往束手無策,患者及其家人就可能一生痛苦和麻煩。

遺傳基因檢測卻不同,它的目的就是預防,就是盡量讓本來要生病的人不生病。人類一直有預知疾病的夢想,這個夢想隨著科學家對人體基因圖譜的破譯而變成現實。

遺傳基因檢測與傳統體驗完全不同,它們不是在一個層麵的科技。一個是先知預防為主,一個是後知治療為主。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進步,將來絕大部份人都會有自己的基因圖譜,預防會取代治療而成為健康領域的主流。因為預防的社會及個人成本遠遠低於治療,更重要的是還能為社會和個人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憂慮和負擔。

遺傳基因檢測知識問答

1.基因是什麼?答: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功能片斷。簡而言之,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因子;基因是人類生老病死之因;是健康、亮麗、長壽之因;基因是生命的操縱者和調控者,基因是生命之源,生命之體,基因主宰生命。一切生命的存在或衰亡形式都是由基因決定的。比如您的長相、身高、體重、膚色、性格等均與基因有關。

2.基因檢測的內容?答:目前,我們所檢測的疾病易感基因共四類,公司還將不斷推出新的有關疾病易感基因的檢測,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A類:人為性慢性尋麻疹、尖銳濕疣、腎癌、風濕性辯膜病、肝細胞癌、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性病變、強直性脊椎炎、潰瘍性結腸

B類:乙肝疫苗的無免疫應答、兒童急性白血病、白塞氏病、尖銳濕疣、前葡萄炎、結核病、骨肉瘤、原發性高血壓、強直性脊椎炎、潰瘍性結膜炎、慢性尋麻疹

C類:腫瘤易感基因檢測

D類:Graves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係統性紅斑狼瘡、原發性肝炎、I型糖尿病、Vogt—Koyangagi—Harada、類風濕性關節炎、原因不明習慣流產、慢性腎小球腎炎、激素敏感型腎病、腎癌、骨關節結核、乙肝疫苗的無免疫應答、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乙肝、膀胱癌、慢性腎小球尿毒症、非lga係膜增值性腎炎

3、有家族遺傳史的是否一定能查出來?準確率是多少?

答:是的,準確率是99。9999%

4、健康的人做檢測有意義嗎?所有的人都可以做檢測嗎?答:“健康”的概念是什麼?是不是沒有疾病的發生就是健康呢?一種疾病從開始到發病要經曆很長的時間。沒有疾病的發生隻是臨床沒有發病而已,也許疾病正在您的的體內醞釀,所以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您更好的預檢疾病,及早預防,讓真正的健康回到您身邊。基因檢測適用於所有的人,甚至包括未出生及死去的人。檢測死去的人亦可為後代遺傳基因做參考。

5、在有的醫院也有基因檢測項目價格很低!和你們的基因檢測有什麼不同?答:醫院基因檢測項目一般為單項的價格,一般用測序方法。而我們的項目為複合項,一般包括十幾種病症,如果分解成單項的價格,會比現在有的醫院更優勢。另外,聯合基因是利用基因芯片進行檢測,不但準確率大大提高,而且就時效性來說更具有產業化的優勢。

6、檢測的價格是否經物價局的批準?答:價格是經過上海市物價局所批準的,審批價格為每一類3650元,四類合起來是14600元。現編名人基因庫數量有限,請速報名,檢測範圍廣質量高,帶防偽印泥墨水等。名人基因檢測每人10萬元。

7、檢測出疾病隱患能否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答:檢測出疾病隱患可以提供針對性的產品,但目前並不全麵,還需要逐步完善,另外公司會提供給您一些具有專業素養的建議,教會您如何健康的生活。

8、目前在全國有幾家做基因檢測的,公司的檢測和他們有什麼不同?答:目前全國大大小小有五、六家做基因檢測,但基因檢測對檢測設備及專業人員的要求極高,所以目前國內其他幾家的方法,均是運用測定堿基順序的方法查找出錯的原因,聯合基因運用的是以基因芯片查找易感基因。二者比較,基因芯片更具有、樣本用量少、準確度高、時間短、成本低、易於產業化操作等特點。其它方法無法與之比較。

9、基因檢測後我們能為客戶提供什麼後續服務?答:首先是基因檢測谘詢,公司在私密狀態下解釋基因檢測報告,提供健康谘詢。其次是推薦相關保健服務,包括導醫、介紹保健品。再次是家庭健康嗬護,提供家庭血糖、心電、血壓等指標的監測裝置,數據通過互聯網傳輸回公司的數據庫,由專家提供日常健康指導(估計在05年年底推出)

基因診斷,用細胞遺傳學手段診斷染色體病,用生化遺傳學手段診斷代謝病;既可以是對已患病者的診斷,也可以是對胎兒的產前診斷和對體外受精卵的預植入診斷。預測性遺傳檢查主要指各種遺傳篩查,如新生兒篩查、隱性致病基因攜帶者篩查、產前篩查和群體篩查。據美國科學家統計、分析和預測,大約有1/3的人可能患任何一種癌症,1/8的婦女可能患乳腺癌,1/20的人可能患腸癌,每250名青年中有一人可能在15歲之前患癌症。當然,今天的癌症已非昔日所言的絕症,如果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許多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已超過50%,有的甚至高達90%,比如直腸癌。但是,癌症種類繁多,病因複雜,後果嚴重,因而依然嚴重著人類健康,在發達國家高居死亡病因的第二位。

癌症發生機理的研究已出現重大突破如果發生了某些突變,就會使正常細胞向癌細胞發展,這個過程在人體往往要經曆很長的時間(可達數十年),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逐個發生突變積累而成的。

克隆器官的誕生

曾經有一位美國婦女,在一次煤氣爐爆炸的事故中受了傷。她有75%的皮膚嚴重燒傷。這時,為她治病的醫生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在得到病人同意以後,擬采用先進的克隆技術,為這位婦女培植新的皮膚。

醫生小心地從病人身上取下一小塊完好的皮膚,將它送到一家生化公司。一個月以後,這家公司培植出了一大塊健康的皮膚。因為它是用病人的皮膚複製而成的,所以沒有排拆性,新的皮膚迅速得到了痊愈。病人的容貌依然,真讓周圍的人不敢相信。

德國一位49歲的金屬加工工人,在一次工傷事故中損傷了膝關節軟骨。醫生診斷認為,他的膝關節有可能會永遠僵直下去。幸好醫學的進步,為他提供了幫助,使他能夠重新直立起來。原來他也是得益於克隆技術。科學家將他的軟骨細胞放在培育劑裏,使它克隆繁殖到了大約500萬個新的細胞。醫生先從病人的小腿骨裏取出一小塊骨膜,並把這塊骨膜縫在受損的軟骨上麵,接著把實驗室裏培育出來的軟骨細胞直接注入受損的軟骨中,縫上去的骨膜起到了阻止植入的軟骨細胞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