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因組到基因組醫學
遺傳醫學隻能使醫學進步,而基因組醫學將可能成為改變主流醫學的革命。
除了外傷以外,所有的疾病都與遺傳有關,隻是遺傳因素所起作用多少而已,還有許多環境的作用。
人們更關心的腫瘤和癌症,心髒和心腦血管疾病,與遺傳病一起,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這些病症的基因型都是在出生時就決定了的,從發病與否都與環境因素有關。通過流行病學研究找出這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型並進行預測、預防,即通過改變環境因素,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性的預防治療,就有可能在發病前預防。
目前美國每年平均做400萬次基因檢測,檢查疾病。利用基因檢測技術,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和分類更為精細和準確,甚至做到沒發病就可查出來的症前診斷,或為還在媽媽肚子裏的胎兒診斷數十年後才會罹患的疾病。抽一管血,就可以知道有沒有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推算何時發病,能活多久。有位病人患了肝癌,家裏很有錢,在他病危的時候,他夫人對醫生說,花多少錢都可以,隻要能救人。但疾病無情,金錢換不回生命,所有朋友們,什麼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當一個人他擁有財富的時候,他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享受人生,那麼沒有錢的時候,他就更需要健康的身體,因為健康的身體是他唯一的本錢。德國哲學家權本華曾說過:“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國王更幸福,我們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健康就是一切”。於是聯合國發生警告“千萬不要死於無知”。人的生理年齡應該活到100歲以上。為什麼活不到100歲呢?這是因為工業發展,環境汙染,加上競爭劇烈,精神壓力過大,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多種因素,造成我們活不到100歲。要活100歲“健康是基礎,精神是支柱,科學是保證。”
基因是生命的密碼,記錄和傳遞著生物體的遺傳信息,決定生物體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生命現象。如果您們能預知自己的健康其意義就太好了,假如王均瑤這樣的大企業家、梅豔芳這樣的巨星都能早幾年知道自己患有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她們就不可能那樣早的離開人世。美國前總統傑佛遜曾因出現尿血證,在膀胱內發現新生物,但組織活檢,診斷為良性息肉。經治療而愈。但幾年後發現膀胱癌,終因治療無效而死亡。後來拿出當年的標本進行癌基因檢查,發現當年的膀胱息肉組織中有一種抑癌基因有突變。如在當年就能進行基因檢查,就可避免以後的膀胱癌的發生。所以說,基因檢測是21世紀預防醫學最偉大的發明。唯有基因檢測,才能在你未有病時就可預知您有可能患上什麼病,因為我們每個人除有自身的遺傳基因外,還不同的有著一些疾病的易感基因。
首先你先為自己和家人做一個基因檢測,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的遺傳基因中有什麼疾病易感基因,以有效地改變自己的外部環境,以延緩和避免疾病的發生。
未來食譜:看體內基因吃飯美國塔夫茨大學營養與基因組學實驗室主任喬斯·奧多瓦斯說,發現營養與基因之間的作用關係,足以讓他窺見未來醫藥領域的發展方向。比如對於那些經常買石榴汁補充所謂營養的人來說,如果自己的基因並不歡迎石榴汁,那就不該盲目破費了。
奧多瓦斯相信,現在流行的那些一概而論的所謂“飲食建議”將來會沒有立足之地。他舉例說,紅酒對動脈血管更有好處,但這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類似這樣的飲食建議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宜4. 怎樣看病最能省錢?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醫藥製度改革日漸深入,如今的人們看病的開支開始成為家庭消費重要的一部分。常聽人抱怨,現在看病實在太貴,真是看不起病、也吃不起藥。其實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講,不會看病也是醫藥消費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讀了下麵的內容後,你也許會知道怎樣看病最省錢:
普通疾病別掛專家號
時下各大醫院看病點醫生、專家號十分流行,前來看病的患者,幾乎都想找專家看病,似乎這樣心裏才踏實。但專家門診光掛號費就從幾元到數十元不等,遠遠高出普通門診,無形之中加大了病患者的看病開支。特別是一些任何醫生都能夠診治的常見病,如果也掛上一個專家號,無疑是一種浪費。而且一些專家號還不是每天都有,如果一心要看專家,沒準還會耽誤了疾病的及時診治。
提醒:看病不要頻繁換醫生
病曆切莫常換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那就是看病不喜歡帶病曆,每次都是圖省事花幾角錢再買上一本病曆看病,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老病曆上往往記載著你以前的病史,和一些重要的檢測結果,這些資料是給醫生診治的重要參考。如果沒有這些資料,患者又說不出個所以然,許多本可以免去的檢查就要從頭開始,這同樣會加大看病的開支。因此,為了使病情得到順利準確的診斷、免掉不必要的開支,看病請帶上老病曆。
別把貴藥當好藥
那麼讓我們看看藥理學家對“好藥”的三點定義:一是必須療效確切;二是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小;三是相對價格低廉且便於使用。由此可見,人們在選擇藥物時,決不能把新藥、價高作為“好藥”的衡量標準。一些新研製出的藥物可能對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療效,但新藥畢竟應用時間較短,一些不良反應往往不為人知,而且價格往往十分昂貴。
多和醫生交流
假如你經濟條件並不十分寬裕,不能支付太多的醫療開支,你不妨直接把這些想法告訴醫生。這樣醫生就可以從專業的角度為你計劃,讓你在最合理的價位上得到最有效的治療。而且如今國家“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分類管理”正在加速推行。這樣患者不但可以在醫院取藥,還可以憑處方到藥店裏照方拿藥,選擇最低廉的價格,要知道這可是你的權利。 5. 體檢前需注意八大事項
太緊張,一般情況都不會有問題,而且基本當時就能知道結果。當天要早去排隊(9:00以前),人較多,而且下午醫院結束很早。
1.女性要避開經期;
2.體檢前幾天,要注意飲食,不要吃過多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飲酒,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
3.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以免影響體檢結果。最好能洗個澡;
4.注意保持血壓的穩定;
5.如戴眼鏡,一定要戴眼鏡去;
6.體檢當日,不要化妝,不要穿連衣裙、連褲襪;
7.如曾經動過手術,要帶相關病曆和有關資料;
8.體檢當日早晨應禁食、禁水。6. 何謂精神性厭食症
精神性厭食症過去又稱神經性厭食症,屬於一種進食行為的異常。其主要特征是,病人故意限製飲食,使體重降至明顯低於正常標準之下。該症多見於青少年女性,她們最初往往是為了追求形體美,希望能保持苗條的身材,她們擔心自己會發胖,便刻意地減少進食,或采取過度運動、催吐、導瀉等方法來減輕體重,不少人最終落下此病。
精神性厭食症在國外較多見,但隨著近年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減肥之風日盛,國內的發病率已有上升趨勢。
精神性厭食症多起病於青少年期,女性是男性的10餘倍。在西方國家,生活在社會中上層及從事與形象有關職業的人,如某名產品的品牌代言人、職業模特兒、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等的發病率較高。大多數精神性厭食症病人存在“體象障礙”,就是病人覺得自己過於肥胖,甚至一些嚴重消瘦的病人,他們依然感到自己還太胖,於是不斷地節食減肥。由於長期進食過少,不少病人造成了嚴重的營養不良,他們弱不經風、骨瘦如柴,並可伴有嚴重貧血、脫水、維生素缺乏或心動過速、低血壓等病症,甚至出現低血鉀、堿中毒、心律紊亂、癲癇發作等嚴重的危及生命病症,多數女性病人有月經紊亂及閉經現象。
精神性厭食症病人常有他們的胖瘦標準,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病,因此治療時需要做耐心的工作。對於一意孤行者,在不得已情況下可采取強製性治療措施。射體情況樣差的應予全身支持治療,如及時補充營養,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失調,注意預防或處理感染等並發症,有焦慮或抑鬱症狀的,可予小劑量抗抑鬱藥。舒必利或氧丙嗪既有止吐作用又有鎮靜作用,可少量使用。若同時配行合為、認知等心理治療,則效果更佳。7. 好吃貪睡也會是病嗎?
通常,好吃貪睡者被認為是飽食終日、不思進取的懶漢。然而有一種疾病,其主要症狀就是“好吃貪睡”,該疾病名日:“周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征”,它是周期性地出現嗜睡和貪食症狀,而在財期性發作的間隙期,病人表現如同正常人一般。沒有任何異常之處。
刻綜全症的病因不明,曾有人懷疑是大腦某處發生了病變,但至今未能得到證實。本病常發生於10~20歲,以男性人多見。每次發作可持續數日至數周,但發作時每天睡眠時間可在18中時以上,嗜睡中可被喚醒,但病人醒來後情緒煩躁,並可能出現衝動行為。有部分人會伴有情緒抑鬱、思維遲鈍、幻覺精神症狀。睡醒後,病人即大量進食、飲水,並可有性欲亢進現象。飽食後稍事活動,便又倒頭睡去。每次嗜睡貪食發作時即便不作治療,發作期幾天休息過後,一般都會自行緩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作的次數會逐漸減少,直至最後完全停止發作。
周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征因為病因不明,且又有自行緩解的特點,故一般不需作什麼治療,而臨床上用苯丙胺、呱甲酯等中樞興奮藥治療本病,據報道療效還比較滿意。需要注意的是,周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征在臨床上極為少見,絕大多數病人的嗜睡症狀是由於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因此在診斷本征之前,必須先仔細地排除其他疾病,以免造成誤診。8. 你聽說過田螺姑娘的故事嗎
在我國古代,有這麼一個民間傳說:有個青年農民,每天清晨起床,發現家中的水缸裏總是盛滿了水,是誰幹的呢他反複尋找原因,結果發現原來水缸中的一隻田螺,每夜變作一個姑娘替他挑水做事。這是一則神話故事,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如果入睡前水缸沒有水,而醒來時清水滿缸的話,那個青年農民很可能得了夢遊症,是他自己在夜裏起來挑滿水的。
夢遊症是一種睡眠障礙,又稱“睡行症”、“夜遊”等。夢遊症多見於兒童,偶爾也可發生於成人或癡呆老人。不少夢遊症都有陽性家族史,此外,兒童神經功能失調、神經症或癲癇等都可發生夢遊現象。
夢遊症常常出現在人睡後2~3小時內,病人從睡夢中突然坐起,兩眼睜開或微開,麵無表情,嘴裏喃喃自語或默不作聲,旁人若與其交談可含糊作答。下床後在屋子裏來回走動或重複一些白天做過的動作,如洗臉、穿衣、擺弄玩具等。也可做些較複雜的動作,此時雖然意識朦朧不清,但能主動避開障礙物,一般不發生危險,曆時數分鍾至半小時左右,然後上床又呼呼大睡,有時被蹕倒在地則就地合衣而睡,次日醒來,他們對夢遊的經曆全然不能回憶。有極少數夢遊者在夢遊中不避水火、不辨高樓平地,結果發生意外。曾有一男孩,夢遊時越窗而出,不幸墜樓致殘。
兒童白天活動過度,或臨睡前過於興奮和緊張,入睡後容易發生夢遊。如是兒童偶爾出現夢遊,一般都不屬病態,消除其緊張因素或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發育健全後會逐步消失。如是成年以後首次出現夢遊,要了解其是否有心理因素,若無,則要考慮可能有腦器質性損害,應抓緊去醫院檢查治療。偶爾發生夢遊一般不需治療,若發作頻繁,可在睡前口服安定類藥,以增加睡眠深度。對於在夢遊時會做出影響自身安全或傷害他人行為的病人,應采取積極防範措施,如睡前閉緊門窗,或在門窗上加設保險裝置,收藏好危險物品等。9. 睡不好就是失眠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