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讓憂慮遠離我們
如果你正受憂慮的困擾,那麼你並不孤單。因為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近一千萬的人處於同樣的困境。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們不能知道動物的感覺,但是它們很可能也具備感受憂慮的能力,至少它們有時表現得像是處於憂慮狀態。因此,我們或多或少都具有憂慮的潛質:正如我們都具備愛,焦慮,痛苦的潛質一樣。
一、“憂慮”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因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回答的人。憂慮這個詞本身可以用來描繪天氣狀況、股市的下跌、地洞,當然,還有人的情緒狀態。它起源於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壓”。這個詞最早被用於描述情緒狀態是在十七世紀。
如果你處於憂慮狀態,可能會注意到,憂慮不僅僅是情緒不振。事實上,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感知、思維,也影響了我們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睡眠狀況,甚至性欲望。下麵讓我們從一些側麵來考察憂慮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1.動機
憂慮影響我們做事的動機。我們會感到自己態度冷淡、無精打采,對許多事情都缺乏興趣——似乎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甚至覺得連嚐試都沒有必要。我們同樣也會喪失對孩子的興趣,繼而我們又會因此而內疚。我們曾一度熱衷的項目,現在卻變得枯燥乏味。我們會感到自己無力做任何事,即使將每天的活動壓縮至最少,我們仍為之感到痛苦。
2.情緒
人們通常認為憂慮僅僅是情緒低落或是感覺飽和——這隻是憂慮的一部分。事實上,憂慮的核心症狀被稱為“缺乏快樂”(anhedonia,起源於希臘文),意指喪失體驗快樂的能力。我們會感到生活變得異常空虛,毫無快樂可言。然而,盡管我們喪失了體驗快樂的能力,但我們對不快樂的感受卻是與日俱增,變得易激惹。我們或許會將滿腔的不滿與憤怒悶在心裏,有時卻又變得異常暴躁,甚至對親人、孩子大打出手。過後,我們又會因之而痛悔,憂慮症狀更加嚴重。憂慮另兩個常見症狀是焦慮和恐懼。憂慮的時候,我們會變得脆弱。過去我們很容易應付的事情,現在卻莫名其妙地令人恐懼。因此,焦慮和恐懼是憂慮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與憂慮相關的其他消極情緒還有悲傷、內疚、羞恥、嫉妒等。
3.思維
憂慮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我們的思維。首先,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記憶力。我們會發現自己無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包括看書和看電視。我們的記憶力也變得很差,容易遺忘。即使我們回憶起一些事情,也多半是消極和令人不快的。
憂慮影響我們思維的第二種途徑是,它影響我們對自己、對未來乃至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幾乎沒有什麼人在憂慮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通常他們都會將自己視為沒有長處、滿身缺點、毫無價值。如果你問及一位憂慮者對前途的看法,他們通常會這樣回答:“有什麼前途?”對他們而言,未來是一片黑暗、充滿失敗。像許多強烈的情緒一樣,憂慮也會使我們產生極端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思維變成了“全或無”的模式——我們要麼是個完全的成功者,要麼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4.想象
當我們陷入憂慮狀態時,我們產生的想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或許說自己像是在一片烏雲的籠罩之下,或說自己像是陷在深坑裏,或被關在黑暗的屋子裏。丘吉爾稱他自己的憂慮為“黑狗”。憂慮時的想像無外乎是黑暗、無法掙脫束縛。如果讓你用繪畫描述憂慮,你很可能使用陰暗晦澀的顏色,而不是明麗的色彩。黑暗、受困是憂慮時最主要的想像內容。
5.行為
當我們憂慮時,行為方式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我們不大會參加積極的活動,相反,我們盡量避免交往,將自己隱藏起來。許多以前我們樂於從事的活動,現在卻變得令人難以忍受,因為任何事情做起來都太費力,我們做的似乎比以往更少。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我們會發現自己與他人正向的交往減少了,與他人的衝突不斷增多。如果我們因之感到焦慮,就會避免與他人接觸,進而喪失對交往的信心。
憂慮的人有時會變得緊張不安,難以放鬆。他們感覺自己如同困獸,四處走動,想做點什麼,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有時,想逃出去的想法非常強烈,但是對逃到哪裏去,去做什麼卻不清楚。另一方麵,有些憂慮的人會變得反應遲鈍,他們走路緩慢,時走時停。他們的思維也會變得遲滯,對任何事情都感到“沉重”。
6.生理
當人們焦慮的時候,體內會產生腎上腺素。同樣,憂慮也會造成人生理上的變化,影響我們的身體與大腦的活動。目前,還沒發現這些變化有什麼害處。但是,在憂慮狀態下,大腦活動出現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任何心理狀態,如快樂、性興奮、激動、焦慮或者憂慮都與腦生理變化有密切的聯係。最近有研究表明,上述心理狀態中有些與應激激素(如可的鬆)的分泌有關,這表明憂慮反應包含了應激活動的成份。憂慮還會影響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大腦化學物質的分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分泌活動。一般來講,在憂慮狀態下,大腦中這些化學物質的分泌水平下降,這也是服用單胺類藥物能緩解憂慮症狀的原因。
據推測,上述生理變化,可能是造成我們出現不良症狀的原因。憂慮不僅影響了我們的精力,也影響到我們的睡眠(但也有些人在憂慮狀態下睡眠增多)。另外,沒有胃口也是憂慮的常見症狀,我們會感到食物味同嚼蠟,體重也會因之減輕。當然,也有些人在憂慮的時候會出現體重增加的現象。
7.社會交往
盡管我們極力掩飾自己的憂慮狀態,但仍會給他人造成影響。與人交往時,我們會變得枯燥乏味、易激惹、常常拒絕別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反應是憂慮常見的反應,我們有必要識別它們,不必為此羞愧,否則會加重我們的憂慮症狀。至於為什麼憂慮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有多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潛藏著自己無法理清的矛盾衝突,可能是我們對他人表現了無聲的怨恨,可能是我們稈到自己失去了控製,還可能是我們的朋友、夥伴無法理解我們身上發生的一切。總之,請記住一句話:“笑,全世界都陪著你笑;哭,隻有你一人向隅而泣。”有時,他人很難理解我們的憂慮。
二、憂慮會影響健康
著名的梅奧兄弟宣布,我們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著患有神經病的人。可是,在強力的顯微鏡下,以最現代的方法來檢查他們的神經時,卻發現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們“神經上的毛病”都不是因為神經本身有什麼異常的地方,而是因為情緒上有悲觀、煩躁、焦急、憂慮、恐懼、挫敗、頹喪等等的情形。柏拉圖說過:
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他們想治療身體,卻不想醫治思想。可是精神和肉體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處置。
醫藥科學界花了2300年的時間才認清這個真理。我們剛剛才開始發展一種新的醫學,稱之為“心理生理醫學”,用來同時治療精神和肉體。現在正是做這件事的最好時機,因為醫學已經大量消除了可怕的、由細菌所引起的疾病——比方說天花、霍亂、黃熱病,以及其他種種曾把數以百萬計的人埋進墳墓的傳染病症。可是,醫學界一直還不能治療精神和身體上那些不是由細菌所引起、而是由於情緒上的憂慮、恐懼、憎恨。煩躁,以及絕望所引起的病症。這種情緒性疾病所弓!起的災難正日漸增加,日漸廣泛,而速度又快得驚人。
醫生們估計說:現在活著的美國人中,每20人就有1人在某一段時期得過精神病。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征召的美國年輕人,每6人中就有1人因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
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極可能是由恐懼和憂慮造成的。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的世界,而跟周圍的環境隔斷了所有的關係,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解決他所憂慮的問題。
在我寫這一章的時候,我的書桌上就有一本書,是愛德華·波多爾斯基博士所寫的《停止憂慮,換來健康》。書中就談到了幾個問題:
憂慮對心髒的影響。
憂慮造成高血壓。
風濕症可能因憂慮而起。
為了保護你的胃,請少憂慮些。
憂慮如何使你感冒。
憂慮和甲狀腺。
憂慮與糖尿病患者。
另外一本討論憂慮的好書,是卡爾·明格爾博士所寫的《與己作對》。此書沒有告訴你如何避免憂慮的規則,卻能告訴你—些很可怕的事實,讓你看清楚我們怎樣通過焦慮、煩躁。憎恨、後悔、反叛和恐懼等情緒來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憂慮甚至會使最強壯的人生病。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最後幾天中,格蘭特將軍發現了這一點。故事是這樣的:
格蘭特圍攻裏奇蒙德有9個月之久,李將軍手下衣衫不整、饑餓不堪的部隊被打敗了。有一次,好幾個兵團的人都開了小差。其餘的人在他們的帳篷裏開會祈禱——叫著、哭著,看到了種種幻象。眼看戰爭就要結束了,李將軍手下的人放火燒了裏奇蒙德的棉花和煙草倉庫,也燒了兵工廠,然後在烈焰升騰的黑夜裏棄城而逃。格蘭特乘勝追擊,從左右兩側和後方夾擊南部聯軍,而由騎兵從正麵截擊,拆毀鐵路線,俘虜了運送補給的車輛。
由於劇烈頭痛而眼睛半瞎的格蘭特無法跟上隊伍,就停在了一個農家。“我在那裏過了一夜”,他回憶錄裏寫著,“把我的兩腳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裏,還把芥末藥膏貼在我的兩個手腕和後頸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複原。”
第二天清早,他果然複原了。可是使他複原的,不是芥末藥膏,而是一個帶回車將軍降書的騎兵。
“當那個軍官到我麵前時,”格蘭特寫著,“我的頭還痛得很厲害,可是我一看到那封信的內容,我就好了。”
顯然,格蘭特是因為憂慮、緊張和情緒上的不安才生病的。一旦他在情緒上恢複了自信,想到他的成就和勝利,就馬上好了。
70年後,羅斯福總統的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發現憂慮會使他病得頭昏眼花。他在日記裏記述說:
為了提高小麥的價格,羅斯福總統在一天之內買了440萬蒲式耳的小麥,使他感到非常憂慮。他在日記裏說:“在這件事情沒有結果之前,我覺得頭昏眼花。我回到家裏,在吃完中飯以後睡了兩個小時。”
如果我想看看憂慮對人會有什麼影響,我們不必到圖書館或醫院找到例證。
著名的法國哲學家蒙泰格被選為老家的市長時,他對市民說:“我願意用我的雙手處理你們的事情,可是不想把它們帶到我的肝裏和肺裏。”
但他的鄰居卻把股票市場帶到他的血液裏,差點送了他的老命。
憂慮甚至會使你蛀牙。威廉·麥克戈尼格博士在全美牙醫協會的一次演講中說:
由於焦慮、恐懼等產生的不快情緒,可能影響到一個人身體的鈣質平衡,而使牙齒容易受蛀。”麥克戈尼格博士提到,他的一個病人起先有一口很好的牙齒,後來他太太得了急病,使他開始擔心起來。就在她住院的三個禮拜裏,他突然有了九顆蛀牙——都是由於焦慮引起的。
你是否看過一個甲狀腺反應過度的人?他們會顫抖、會戰栗,看起來就像嚇得半死的樣子——而事實上也差不多是這種情形。甲狀腺原來應該能使身體規律化,一旦反常之後,心跳就會加快,使整個身體亢奮得像一個打開所有爐門的火爐,如果不動手術或加以治療的話,就很可能死掉,很可能“把他自己燒幹”。
當記者訪問法國女明星莫樂·奧伯恩時,她告訴記者我她絕對不會憂慮,因為憂慮會摧毀她在銀幕上的主要資產——她美麗的容貌。她告說:
當我最先想要進入影壇的時候,我既擔心又害怕。我剛從印度回來,在倫敦一個熟人也沒有,卻想在那裏找到一份工作。我見過幾個製片家,可是沒有一個人肯用我。我僅有的一點錢漸漸用光了,整整有兩個禮拜,隻靠一點餅幹和水過活。這下我不僅是憂慮,還很饑餓,我對自己說:“也許你是個傻子,也許你永遠也不可能闖進電影界、歸根究底,你沒有經驗,也從來沒有演過戲,除了一張漂亮的臉蛋,你還有些什麼呢?”
我照了照鏡子。就在我望著鏡子的時候,才發現憂慮對我容貌的影響。我看見憂慮造成的皺紋,看見焦慮的表情,於是我對自己說:“你一定得馬上停止憂慮,不能再憂慮下去了,你所能給人家的隻有你的容貌,而憂慮會毀了它的。”
再沒有什麼會比憂慮使一個女人老得更快,而摧毀了她的容貌。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會使我們的臉上產生皺紋,會使我們老是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灰白,有時甚至會使頭發脫落。憂慮會使你臉上的皮膚發生斑點、潰爛和粉刺。
心髒病是美國的第一號凶手。在二次大戰期間,大約有三十幾萬人死在戰場上,可是在同一段時間裏,心髒病卻殺死了200萬平民——其中有100萬人的心髒病是由於憂慮和過度緊張的生活引起的。不錯,就因為心髒病,亞曆西斯·戈銳爾博士才會說:“不知道怎麼抗拒憂慮的商人都會短命而死。”
中國人和美國南方的黑人卻很少患這種因憂慮而引起的心髒病,因為他們處事沉著。死於心髒病的醫生比農夫多20倍。因為醫生過的是緊張的生活,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為什麼呢?答案通常都是“因為憂慮”。
古時候,殘忍的將軍要折磨他們的俘虜時,常常把俘虜的手腳綁起來,放在一個不停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麵……水滴著……滴著……夜以繼日,最後,這些不停滴落在頭上的水,變得好像是用槌子敲擊的聲音,使那些人神經失常。這種折磨人的方法,以前西班牙宗教法庭和希特勒手下的德國集中營都曾經使用過。
憂慮就像不停往下滴、滴、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憂慮,通常會使人心神喪失而自殺。
你是否可以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呢?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答案應該是:“可以的。”“絕對可以。”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堅強得多。我們有很多也許從來沒有發現的內在力量。下麵就是奧爾嘉·加維所寫的故事:
八年半以前,醫生宣告我不久於入世,會很慢、很痛苦地死於癌症。國內最有名的醫生——梅奧兄弟也證實了這個診斷。我走投無路,死亡就要撲向我。我還很年輕,我不想死,絕望之餘,我打電話找到了我的醫生,告訴他我內心的絕望。他有點不耐煩地攔住我說:“怎麼回事,奧爾嘉?難道你一點鬥誌也沒有嗎?你要是一直這樣哭下去的話,毫無疑問,你一定會死。不錯,你碰上了最壞的情況。好吧!要麵對現實,不要憂慮,然後想點辦法。”就在那一刹那,我發了一個誓,我的態度嚴重得指甲都深深地掐進肉裏,而且背上一陣發冷:“我不會再憂慮,我不會再哭泣,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我常常想的,就是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繼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