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零售業之王——斯圖爾特(1 / 3)

1820年,斯圖爾特從英國的貝爾法斯特來到紐約,成了一個小商販。幾年時間裏,他陸續開了幾家零售紡織品的商店。從1820年到1840年間,斯圖爾特改變了人們對零售業的看法。通過他的努力,零售業變成了一種受人尊重和向往的行業,商品販子變成了商人。他的做法至今仍然被後人沿用著。

於大約1820年從英國的貝爾法斯特來到紐約,幹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然後回到愛爾蘭繼承了一筆小小的遺產,然後,他用這筆遺產購買了愛爾蘭花邊和布匹,把它們帶回紐約,並於1823年在市政廳公園北麵的百老彙街開了一個小小的售貨攤,從珍珠街的拍賣行補充貨源。本地商人和生產商由於受到廉價的英國進口品的打擊,希望聯合起來抵製傾銷商品的銷售,但是斯圖爾特根本不理會這些人的抗議。相反,他從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和喜歡廉價的進口紡織品的職業婦女當中,逐步建立起客戶關係。幾年之內,他連續開了幾家更大的商店,零售高檔布匹。

由於城市生活中的人們不再滿足於自製黃油和自給自足的家庭手工織品,製成品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膨脹;不過大部分家庭仍然不讚成在商店購買他們的母親過去在家裏製作的物品。商店業主們在鼓勵消費方麵也很遲緩。典型的店鋪要麼是居民區最下端的邋遢的街邊商店,要麼是磚瓦結構的倉庫建築裏的一個簡陋的角落。這些亂糟糟的商店的特點是隻賣一種商品,並且毫無購物的樂趣可言。店員得知顧客要買什麼之後,從一個架子上或櫥櫃裏把商品找出來,稱好顧客要求的分量,然後就開始討價還價。

很少有店員主動向顧客推薦他們沒有要求的東西。更少有顧客花時間看一眼除了他們想買的以外的東西。就算有用做陳列的空間,也很小。用於商品購買的大部分精力和技巧是關於討價還價的。簡言之,購買行為完全是實用主義的。它不帶任何別的享受或者想像,購物毫無樂趣。商店一點也不人性化,城市的繁榮和沿著上百老彙街修建的新建築所體現的新財富,在商店毫無蹤影。說不定你在鄉間的百貨商店也能看見同樣的櫃台。

斯圖爾特讓零售業完全改觀,使它變成一種受人尊敬和令人向往的行業。在他之前,大部分的零售商隻被看成是商品販子,而帶尊敬色彩的“商人”這個詞彙則被留做專指船主和進口商。他運用新的銷售方法,通過誘人的櫥窗展示和在上流的婦女雜誌上刊登格調優雅的廣告,取悅紐約日益增長的人口,迎合他們不斷變化的口味。他給商品的定價非常有競爭力,出售商品的種類是單個商店中最多的,並依靠銷售量賺取利潤。“盡管在每一筆銷售中我隻實現很小的利潤,”他告訴一位同行,“但是擴大了的商業空間使我能夠積累大量資本,使未來發展得到保障。”為了把零售業務係統化,他采用了人們沿用至今的方法:接受零售商品的退貨和換貨;在季末登出降價廣告;建立單一價格(結束討價還價時代)和統一政策,進行集中采購。他在員工中實行等級製度,為采購員、經理和店堂銷售人員規定不同的職責。1840年,這位來自貝爾法斯特的衣衫襤褸的沿街小販,變成了紐約有名的第一大紡織品商,紐約少有的幾個百萬富翁之一。

接著,1846年,斯圖爾特開了一家商店,賦予零售業以新的麵貌,也為紐約贏得了驕傲。“幾年前,”一名擁護者驚歎道,“當一個人帶著對豪華建築的記憶從歐洲回來”時,會說“我們的城市顯得那麼渺小和寒酸。”斯圖爾特結束了這種狀況。他修建了一幢大型意大利風格的建築,一位完全被它迷住的人這樣描述它:“它是城市風景的主調,樣板……莊嚴而簡潔……從(市政廳)公園的海綠色的植被中凸現出來,一座白色大理石的絕壁,在天空中投下醒目的剪影。”城市日記作家菲利普·霍恩(PhilipHone)同樣被它打動,他這樣記述:“倫敦或者巴黎沒有什麼可以與這個紡織品的宮殿相媲美。”斯圖爾特的百貨大樓表麵裝飾著醒目的白色茯苓大理石,高達五層,俯瞰整個百老彙從裏德街到錢伯斯街這一段。其奢華的獨特之處包括富麗的帶拱頂的大廳、意大利布拉加爾蒂式屋頂和側牆壁畫以及龐大的將一切都放大了一倍的玻璃鏡牆麵。這座“大理石宮殿”是少數設有休息室的商店之一,它在休息室裝上落地的巴黎式鏡子,把簡單的休息場所變成了迷人的女士雅間。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購物對女性充滿樂趣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