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中國鎂都當驚世界殊

——擊水中流看大石橋

為了展示你的宏圖大略,請到中國鎂都來。

為了實現你的美麗夢想,請到中國鎂都來。

聽著這一聲聲急迫而誠摯的呼喚,讓人深刻地感受到“改革開放”這席卷東方時空的大潮,不僅空前激活了中國鎂都—-大石橋市1597平方公裏的土地,更時時更新著中國鎂都——大石橋市的曆史,在青山綠水中譜出一曲曲雄偉的交響樂……

當機會來臨時,誰持彩練當空舞?

位於全國七大水係之一、遼河下遊左岸的大石橋市,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僅物華天寶,礦產資源豐富,向以“鎂都”稱譽世界,而且占據了優越的地理和交通優勢,有遼南重鎮、交通樞紐之稱。然而,改革喊了多少年,開放喊了多少年?受整個氣候的影響,改革隻觸及了皮毛而未動真格的,致使企業資本經營能力越來越低,投入資金越來越少,資產難以保值甚至流失嚴重,企業虧損,工人放假。開放,也隻在外圍上打轉轉,別說形成什麼商品市場優勢,連出賣自然資源,中間還要讓人扒層皮呢!大石橋人困惑:這樣下去,大石橋何時騰飛?銀根緊縮,處於困境中的地方經濟出路在哪裏?羅曼?羅蘭有句頗為人稱道的話:“準備好,一旦有機會,就會成功。”那麼,大石橋,你準備好了嗎?

當時間的指針行進到1996年,機會終於再次拋出它一晃而過的彩練。麵對當代國際經濟分工與交換程度的不斷加深,世界貿易總量的不斷擴大,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麵對我國南資北移及省政府提出加速沈大高速公路沿線經濟發展的傾斜政策,肩負大石橋市前途和命運重任的市委、市政府領導者們,敏銳地認識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改變大石橋、發展大石橋、讓大石橋走向世界的契機。於是,一雙雙手牢牢地抓住了機遇的彩練:從1995年以來,便把發展作為興市的指導思想,提出“以人為本,結構優化,外向牽動,科教興市”四大戰略,並把“外向牽動”作為全部工作的主旋律。

這是市委、市政府對大石橋市情重新認識的結晶。

這是市委、市政府置身於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重新審視大石橋的正確選擇!

實踐中,我們身體力行地看到,市委、市政府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在思想認識、工作思路、措施步驟上更加實際,更加成熟:接連打響了市鄉工商企業產權製度的改革重炮,用市場經濟這一常鳴報警的鍾,擊醒了那些還在計劃經濟溫床上做“安樂夢”的部門和企業,使“小勝則安”的小農心態受到一次真實的衝擊;以高速公路兩個出口為依托,占地總麵積8.2平方公裏,集工業、貿易、旅遊為一體的金橋、虎莊開發區,“三資”及個體私營的50多家新興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1995年新上的118個項目和1996年新上的186個項目,使“項目工程”作為推進全市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生長點;糧食、水果、蔬菜、淡水養殖、畜禽飼養等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青花、華晨等龍頭企業集團的興起,使我市的經濟增長方式正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一係列“肥水既流自己田也流外人田”的優惠政策,轉變政府職能“評優評差”及承諾製等有效措施,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的“三大工程”及城區的大踏步開發、改造,更營造和優化了大石橋發展環境。改革、開放,開放、改革,在大石橋已不再是浪漫主義的政治口號,而是紮紮實實的行動,是一切運作的核心、興奮點!

掀起蓋頭,打開市門,投資者們像候鳥一樣翩然而至

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

市場的本性是開放。開放,才能與國內外市場接軌。然而,如何開放?如何接軌?現代工業經營不是舊上海的跑馬場,賭博式的決策和遊擊式的經營,隻會把我們引入泥淖。這個時代所要求我們的既要有斬釘截鐵的果斷,又要有嚴密審慎的科學態度。既要大智大勇,又要運籌帷幄。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者可謂大智大勇,運籌帷幄大石橋市,卻決勝於國內外市場,把大石橋的開放戲唱得場場有潮:一番考證,幾番運作,大石橋一一這位天賜的“鎂”人,終於揭開了她“中國鎂都”的蓋頭,在省及中央各大新聞單位發布的廣告,像一枚枚重型炮彈,帶著“轟隆隆”的巨響,震驚了國內。中國鎂都——大石橋的形象,就這樣在遼寧、在全國、在海外亮出去了!中國鎂都——大石橋的開放政策,也就這樣進入世人的眼中心底大石橋,不僅是得天獨厚的黃金寶地,更是建功立業的發財樂土!

記者僅翻開一位副市長的工作記事本,從5月29日我市開放工作會議之後,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大石橋,就像是市場經濟的聚寶盆,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前來大石橋洽談、開發備種產業,搞合資合作項目的國內外客商,猶如七月遼河潮,令大石橋人應接不暇。5月30日,省外貿集團公司駐澳大利亞代表到大石橋市溝通開放情況;5月31日,台灣曜宇機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代表來大石橋市調查市情市場,洽談合資項目;6月2日,澳門鴻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來大石橋洽談項目;6月5日,台灣大成長城集團代表來大石橋洽談購買企業;6月10日,加拿大某公司中國東北地區首席代表到大石橋洽談項目;6月11日、12日、15日、19日——直到今天,省內外、國內外的一些著名企業集團,都先後走進大石橋洽談合資合作項目。完全可以說,一些已經確定的項目,將奠定大石橋市未來經濟在高層次、更大範圍、更深領域大發展的宏偉基礎,將形成大石橋市整體性大開放的格局!

重振雄風今又是,鎂都騰飛正有時。集天時、地利、人和諸方麵優勢為一體的大石撟市,就像一艘鼓滿風帆的巨輪,在跨世紀的進程中,正躍上一個新的曆史製髙點……

“鎂”人的魅力:走出自己

新城酒店哪來的這麼些記者?建店以來也沒見過這種場麵的酒店小姐,相互竊語著。這一天是1996年9月18日下午,新城酒店的會議室裏,賓主交流與會意的笑聲不斷“衝”出門外。原來,頗有新聞意識的市委書記王有儒、市長王大平,巧“借”省農村外向型經濟發展研討會的東風,將與會的新聞記者請到新城酒店,由市委副書記張德遠主持,召開一次既“談”(座談)且“看”(看青花峪村、青花集團公司)別開生麵的新聞座談會。

參加座談會的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國際經貿雜誌社、農民日報、遼寧日報、遼寧經濟報、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營口日報、營口電視台、營口人民廣播電台等新聞單位的記者,在認真地聽了市委書記王有儒和市長王大平誠摯、實在、超常規發展、超前思維改革的彙報之後,均感受到大石橋強烈的吸引和震撼!農民日報駐遼寧記者站站長劉曉波在發言中說,聽書記、市長彙報的過程中鋼筆沒水了,竟舍不得下樓打墨水,到走廊請小姐給打,自己則快步返回,惟恐漏掉太多。他在發言中談了兩個感受,第一個感受,他說:“過去來過大石橋,印象一般。這次來感到大石橋寬敞了,亮堂了。車站往東一瞅,一大片綠地,太好看了(生活環境的改善,不僅是開放的需要,也是人民生活富裕、幸福的主要標誌。)!這第一眼印象特別深刻。說明這地方在變,肯定看出大石橋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力度,沒有虛頭巴腦瞎吹的感覺。”第二個感受,他說:“聽市委書記、市長一席話,作為記者受到很大啟發,內心受到很大震動,書記、市鬆給我們灌輸了很多精神上的營養。海城搞產權改革時我去了,在那就聽說大石橋搞產權比這厲害,都‘賣’啦!都‘賣,了,包含很多工作內容,很不簡單。”他說,“大石橋的內容很多,從理論到實踐,從整個大的戰略到每一個小故事”,包括王大平市長的講話,有許多“經典語言”,他都得“消化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