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天相連——嶗山
嶗山是中國黃海沿岸的名山,古稱為“牢山”,又名輔唐山。位於山東半島的南部,麵積400平方千米,主峰“嶗頂”海拔1133米。
嶗山南臨黃海,東瀕嶗山灣,山海相襯,更顯出其高大挺拔,山勢險峻,雄奇壯觀。嶗山群峰嵯峨,臨海而立,自然景觀別具一格,因此有“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的讚譽。這裏海山相連,氣候宜人,花木繁榮,山間雲霧繚繞,清泉古洞繁多,瀑布飛濺,鬆柏垂懸,綠竹成林,亭台殿宇若隱若現,猶如仙境。山上有許多道教、佛教的寺廟,共有9宮、8觀、72庵、有“道教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和“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美譽。
嶗山在曆史上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中道觀首數太清宮。太清宮位於嶗山東南,三麵環山,南臨大海,是宋代創建的一座大型道觀。院落四周有繁盛的古樹花木,每當月夜,海風陣陣,送來震耳濤聲,空蕩蕩,明亮亮,一片茫茫,稱為嶗山勝景——“太清水月”。
嶗山還有許多自然勝景。“不老人”為一海蝕柱,酷似一位老人向大海遠眺,是海陸變遷的重要標誌。嶗頂在嶗山中部,為嶗山主峰,周圍有靈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後峰等,百怪嵯峨,形如劍戟。極頂有小石坪,麵積不足1平方米,隻能容兩三個人。登臨其上,遠望浩翰大海,天水一色,絕妙無窮,又是登高觀日出的絕佳之處。
4.氣象萬千——天山
天山橫亙在新疆中部,東和陰山相接,西抵哈薩克境內,東西長2500多千米,南北寬250~350千米,山勢巍峨,氣象萬千。據統計,海拔超過6000米以上的高峰約有40多座。在崇山峻嶺之間,分布著一個個盆地、穀地。著名的有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伊犁穀地。天山雪嶺冰峰連綿不斷,其中以托木爾峰為最高峰,海拔7455.3米;其次為汗騰格裏峰,海拔6995米;再次為博格達峰,海拔5443米。眾多高峰冰光曜日,直衝霄漢。此外,還有雪蓮峰、科學峰、台蘭峰、科其卡爾峰、阿克塔什峰等,座座高峰似利劍,直刺青天。
天山是典型的褶皺——斷層山係。據考察,在距今3億~5億年前,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3億年開始發生的海洋運動,使天山的地殼上升,滄海變高山,形成天山的雛形。後又經不斷地發展,終於形成高聳入雲的世界名山。
5.海南島的形象大使——五指山
看到五指山就會聯想到《西遊記》中那座壓了美猴王500年的五指山,當然這座山和那座山沒什麼必然的聯係,那座山畢竟是神話故事裏的,而這座山是現實世界中的。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島的象征,也是我國名山之一,被國際旅遊組織列為4A級旅遊景點。遠眺五指山,隻見山體如人的5個手指,直插雲間,林木蒼翠,白雲繚繞,綠山盤旋而上峰巔,猶如仙境。
近看海南五指山,隻見5個“指頭”由西南向東北,先疏而後密地排列。跟前那座鬱鬱蔥蔥的山峰,便是五指山第一峰,海拔1300多米,崢嶸壁立,那頂峰傾斜指著天際。在五指山區公所的所在地朝山上看,整座山峰好像一座碩大的金字塔,那山巔則像喙食尖削的鳥嘴,但是登上去後,卻是一大塊近10多平方米麵積的岩石。
海南五指山中的最高峰為二指,海拔1876米,在一峰二峰之間,山勢非常險要,攀登更難,有一座由天然巨石架成的“天橋”,傳說是座“仙橋”,神童仙女還常到橋上雲遊玩耍。二峰之後是三峰,原是五指山的最高峰,後被雷劈去一截。接著四峰、五峰,這5個峰雖然峰巔分立,但5個峰卻山體相連。
五指山區遍布熱帶原始森林,層層疊疊,逶迤不盡。海南主要的江河皆從此地發源,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構成奇特瑰麗的風光。五指山林區是一個蘊藏著數百年不朽良樹的綠色寶庫。
五指山峽穀漂流就如五指山的神秘一樣讓人向往,這裏天高水長,陽光嫵媚,四麵青山環繞,迎麵而來的是一種久違的期待——期待驚險、刺激,期待與大自然的搏鬥,期待激情的澎湃!
五指山峽穀漂流位於五指山熱帶雨林景區內,距五指山主峰10千米,這裏的大峽穀形成年代久遠,峽穀幽深,奇石林立,鬼斧神工,其中的古桫欏——一種恐龍年代的物種伴隨你去探索神秘的生命起源。
山城景色和民族風情是五指山市最主要的旅遊內容,有“一山、一林、一情、一城、一路”之說。一山就是五指山,一林就是中部的熱帶雨林,一情就是中部的黎苗少數民族風情,一城就是五指山市的城市旅遊,一路就是通貫海南島中部的公路。山、林、情、城、路緊密相連,融為一體,是典型的“綠色生態”旅遊城市。
6.愚公移山的發祥地——王屋山
王屋山因為《列子》中愚公挖山故事的記載和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戶曉。王屋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既是中國9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10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鄉。說起王屋山的名稱來曆有兩種說法:一是“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一種是“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
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總麵積265平方千米,主峰之巔有石壇,據說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這裏有走過兩千多年曆史的銀杏樹,鬱鬱蔥蔥,被稱為“世界植物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