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鬆怪石秀黃山
黃山雄踞於中國安徽南部,山脈延綿250千米,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峻極而險幻,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36大峰,巍峨峻峭;36小峰,挺拔秀麗。其中“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3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其美麗的風景被譽為“國之瑰寶”、“世界奇觀”,黃山也被譽為“中國第一奇山”,與長江、長城、黃河並列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
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一句很著名的詩:“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確,黃山似一幅天然的畫,一首無聲的詩,廣集華山之險峻、泰山之雄偉、恒山之煙雲、廬山之瀑布、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於一身,是中國名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尤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再加上日出、日落、雲霧、鬆濤、佛光、秋色、霧凇、冰掛等,整個黃山猶如一幅立體的壯麗畫卷。
奇鬆
黃山奇鬆遍布峰壑,一般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峰上,是植物學上一個著名的獨立樹種。其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除黃山外,黃山鬆在其他地方也有生長,但和生長在黃山的相比,無論姿態、氣勢都明顯遜色得多。
黃山鬆與其他的鬆樹不一樣,大多不滋生於土壤,而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破石而生,蒼勁挺拔,虯枝盤結。那姿態美得奇,又奇得絕。或聳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雲;或虯枝盤結,如蒼龍淩波;或矯於威武,如猛虎歸山……總之,黃山以奇鬆而出名,奇鬆給黃山增色。著名的奇鬆有迎客鬆、送客鬆、黑虎鬆、雙龍鬆、鳳凰鬆、接引鬆、連理鬆等。
怪石
黃山不僅以奇鬆而著稱,更以怪石而出名。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是大自然留下的傑作,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最著名的怪石有“猴子觀海”,這是指在獅子峰頂有一巨石,猶如蹲在地上的猴子,在觀看前麵的茫茫雲海。此外還有“夢筆生花”、“仙人下棋”、“犀牛望月”、“金雞叫天門”、“孔雀戲蓮花”等。
再則,黃山怪石還有一大“怪”處,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望,這隻“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5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又成“五老上天都”了。
雲海
“黃山自古雲成海”,這是劉伯承元帥1957年遊黃山時留下的碑刻。黃山的四絕中,首推的也就是雲海了。一般在高山之巔都可見到雲海,但黃山的雲海更有特色,可以說是一大奇觀。奇峰怪石和古鬆隱現雲海之中,更增加了美感。
黃山因山大峰高,穀深林密和雨水充沛等自然條件,一年之中有2/3的時間都在雲蒸霞蔚之中。每當雲海出現,波瀾壯闊,一望無邊,千溝萬壑,一起湮沒在雲濤雪浪中。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而波濤洶湧,千變萬化,氣象萬千。如果天將破曉,雲海與日出兼而有之,那雲海之上瀉金流銀,使百裏黃山更加輝煌。
溫泉
黃山有泉15處,其中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位於紫雲峰下,與桃花峰隔溪相望,又稱“湯池”、“湯泉”,古名“朱砂泉”,開發已有千年曆史,自古享譽九州。其流量穩定,久旱不涸,每小時出水量49噸。水質以含碳酸為主,泉水異常清澈,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常年水溫42℃,可飲可浴,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且對多種疾病有良好治療效果。
相傳軒轅皇帝曾在此沐浴,須發盡黑,返老還童,故又譽為“靈泉”。曆史上許多文人騷客,如李白、賈島、徐霞客、石濤等人,都曾在黃山溫泉沐浴,並留下了大量讚美的詩文。“五嶽若與黃山比,猶欠靈砂一道泉。”這是對黃山溫泉的絕妙讚美。1979年鄧小平同誌來黃山視察,在此沐浴之後,欣然題字:“天下名泉。”
2.道教聖地——武當山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均縣境內,漢江南岸,是我國的名山之一。“氣吞泰山銀河近,勢壓岷峨玉壘高”,這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對武當山的讚美。
武當山的主峰天柱峰,號稱金頂,海拔1612米,宛如一把利劍直刺雲霄。以天柱峰為中心的武當山,有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等勝景,還有上、下18盤等險道景觀。素有“山巒清秀,風景幽奇”的稱譽。
武當山是我國道教聖地之一,曆代著名道教學家均在此修煉。如周朝的尹喜,漢代的陽長生,晉時的謝允,唐代的呂純陽,五代的陳摶,宋代的寂然子,元朝的張守清,明朝的張三豐等,使之以道教聖地著稱。唐、宋、元各代在這裏建有許多廟、庵、宮等,元末毀於戰火。明代永樂年間,在此建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有2觀8宮,12亭,36庵堂,39橋,72崖廟等,總麵積達160多萬平方米,2萬多間宮觀建築,綿延70多千米。清代詩人洪翼聖有“五裏一庵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詩句。保留至今的有玄嶽門、遇真宮、磨針井、元和觀、紫霄宮、南岩天乙真慶宮石殿、銅殿和金殿等。建於天柱峰巔的金殿,又稱金頂,為四坡重簷歇山式宮殿,由銅鑄成,寬14.4米,深3.15米,高達5.54米,重90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建築物。殿內神像、幾案、供器也均為銅鑄,整個殿堂金碧輝煌,富麗非凡,是武當山第一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