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特殊的恒星,它不僅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還是帶有行星的恒星。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恒星都和太陽一樣呢?
在銀河係內有1000多億顆大大小小的恒星,而宇宙間又有無數個這樣的銀河係。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恒星都和太陽一樣也帶有行星。
那你知道什麼樣的星才能稱為行星嗎?
1.行星
行星是在引力的作用下環繞恒星做軌道運動的自己不能發光的天體。在太陽係中已發現九大行星和許多小行星,在太陽係以外的行星也已發現上百顆。
那麼,行星是怎麼產生的呢?
過去的說法是:在太陽係形成初期,99%以上的物質向中心聚合成為太陽,周圍還有部分散在的物質碎片圍繞著太陽旋轉,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碰撞和引力作用,散在的碎片逐漸聚合成了九大行星,但那時的地球隻是一團混沌的物質。又經過了幾十萬年,物質逐漸冷卻凝固,形成了地球的初步形態,再經過幾十萬年,由於地球的引力作用,由地球內部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噴出後被保存在地球周圍,形成了大氣層,並由氫氣和氧氣化合成為水,再然後經過太陽的能量輻射,和地球本身的電場、磁場作用和適宜的生存環境,水中產生了有機物,也就是一切生命的祖先。
研究人員稱,實際上小型黑洞要比特大質量黑洞噴射更多數量的行星。1988年,美國實驗室物理學者傑克·希爾斯預言,銀河係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能破壞雙子行星平衡,束縛一顆行星,並以超高速將另一顆行星噴射出銀河係。自2004年以來,天文學家共發現9顆被特大質量黑洞高速排斥的行星,他們推測這種特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360萬倍。然而,美國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賴安·奧利裏和阿維·利奧伯從事的研究表明,銀河係中央許多小型黑洞噴射出大量行星。
這些小型黑洞的質量大約隻有太陽的10倍,一些研究認為銀河係中央至少有2.5萬個小型黑洞圍繞在特大質量黑洞附近。當某些小型黑洞將行星噴射出銀河係時,它們會進一步地靠近特大質量黑洞。利奧伯說:“小型黑洞比特大質量黑洞排斥噴射行星的速度更快,研究被噴射行星的軌跡和速度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測定多少黑洞會噴射行星以及它們是如何排斥噴射行星的。”同時,他們也承認開展此項研究是很不容易的,現有的太空望遠鏡無法觀測到銀河係中央特大質量黑洞區域,該區域濃縮存在著許多小型黑洞。
研究人員推測,被特大質量噴射的行星速度達到709千米/秒,它們在銀河係引力束縛下速度可能會更慢,估計這些行星被噴射時的初始速度達到1200千米/秒。然而,被小型黑洞噴射的行星速度要更快,行星在小型黑洞的排斥作用下可達到2000千米/秒速度脫離銀河係。
你還記得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有多少光年嗎?如果一顆恒星的質量隻有太陽的1/20,那麼它就很難被觀測得到。一方麵可能由於它太小,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發出的微弱光芒無法觀測到。我們知道,一個物體要發光,它的溫度必須達到400℃以上,但是隻有太陽1/20的星,即使能發熱,它的溫度也不會超過400℃。正因為它太小了、溫度太低了,我們觀測不到,所以我們把這種星稱為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