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草原的生長環境是什麼?
草原出現與各式各樣的氣候和地質環境有關,也與許多不同的土壤類型有關。草原生態係統本身影響著土壤形成,這又導致草原土壤不同於其他土壤。
草原氣候各不相同,但所有大型草原區通常是炎熱(至少在夏季)而幹燥的,不過也不像沙漠那麼幹熱。一般情況下,熱帶草原每年降雨很少,每季氣溫約15℃~35℃。幹旱季節可持續8個月,隻有濕季期間才會出現降雨多於蒸發的情形,導致河川流動比較短暫。
通常情況下溫帶草原比熱帶草原幹燥一些,也比較冷,至少在一年當中大部分時間裏是這樣。熱帶草原季節性溫度變化可能很小,但溫帶草原的溫度變化很大。
5.什麼是草原的植被?
植被是地球表麵某一地區內所覆蓋的植物群落的總體。按地理環境特征可劃分為高山植被、溫帶植被等,還可依植物群落類型劃分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等,也可以按照人工幹預與否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草原植被是由低溫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時為旱生小半灌木)組成的植物群落,是溫帶半濕潤地區向半幹旱地區過渡的一種地帶性植被類型。歐亞大陸的草原植被是世界上最寬廣的草原帶,自歐洲多瑙河下遊起,呈連續的帶狀向東延伸,經羅馬尼亞、俄羅斯和蒙古,直達中國。在北美洲,草原植被為南北走向的草原帶,由南薩斯喀徹溫河始,沿經度方向南抵得克薩斯。在南美洲,草原植被是潘帕斯群落,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和烏拉圭地區。非洲的草原植被麵積很小,主要分布在南部一帶。
在草原植物中,普遍存在著旱生結構植物,如葉麵縮小、葉片內卷、氣孔下陷等,植物的地下部分發達,鬱閉程度高,常超過地上部分。多數植物根係分布較淺,集中在0~30厘米的土層中。植物季相明顯,發育節律與氣候相適應。草原植物主要為營養繁殖植物,就生活型而言,以地麵芽植物為主。雖然各地組成草原的植物種類差異很大,但最普遍的是針茅屬植物,在歐亞草原植被中表現特別明顯。
草原植被依據所處地帶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1)溫帶草原
溫帶草原是溫帶氣候下的地帶性植被類型之一,屬於夏綠旱生性草本群落類,主要分布在亞歐草原和北美草原,優勢植物為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溫帶植物具有抵抗夏季幹旱的適應能力,具有明顯的季相更替。
溫帶草原按群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點可劃分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種主要類型。
①草甸草原。草原中最喜濕潤的類型。建群種為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主要是雜草類、根莖禾草、叢生苔草、典型旱中叢生禾草等。
②典型草原。群種由典型的旱生植物組成,叢生禾草為主要植物,伴有中旱生雜類草及根莖苔草,間或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
③荒漠草原。為草原中最旱生的類型。建群種由旱生叢生小禾草組成,混生大量旱生小半灌木。
(2)熱帶稀樹草原
一種獨特的旱生性草本群落,也稱薩王納群落。其中的木本植物散生、矮小,適應強風和幹燥。草本植物通常不密閉,在草叢間可見裸露的土麵,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亞洲也有分布。
6.草原的氣候及特征
草原氣候屬於沙漠氣候和濕潤氣候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它的特征以夏季不間斷降雨為主,降雨量偏少,氣候幹燥,高大的樹木不能生長。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氣溫不高,但全年日照時間較長,熱量條件較好,適宜牧草生長。
草原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勻,在冬季和春季常常幹旱,不利於春天播種和牧草的萌芽、生長。在夏季,雨量集中,日照充分,可同時滿足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熱量條件,因此,草原的黃金季節是盛夏七八月份,水豐草美,牛羊遍地,莊稼茂盛,在陣陣微風的吹動下,廣闊的大草原猶如大海的波濤,景色十分迷人。
在冬季,低溫、大風席卷草原,常常導致風雪災害,嚴重影響牧畜的安全過冬。
7.草原資源有哪些?
草原資源是草原、草山及其他一切草類資源的總稱,分為野生草類和人工種植的草類,是一種生物資源,它的實體是草本植物。草原資源具有下列基本特點:①資源分布廣泛。草本植物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分布非常廣泛。②資源結構具有整體特點。草原植物是在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下形成的,與環境因素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③資源類型的地域性。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草地生態環境,每個地區的草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各地的草原資源也不同。④資源演變具有不可逆轉性。環境因素影響草原資源的演變,但草原資源的演變也改變著環境因素,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而形成了草原資源演變過程的不可逆性。⑤資源量的有限性和生產能力的無限性。草原的數量是一定的,因此草原資源及草原資源的利用是有限的,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草原資源的質與量可不斷地提高,具有無限性。草原資源對人類具有生產功能、防護功能和環境功能,它是動物飼養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食草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具有調節氣候、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淨化空氣等功能。
8.哪些動植物生長在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