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草原北接撒哈拉沙漠,南接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河(紮伊爾河)流域的熱帶森林,東鄰埃塞俄比亞高原,西鄰大西洋,是以熱帶草原為特征的一個非洲自然地帶。夏濕熱,冬幹熱,有蘇丹式氣候的稱號。禾本科草類為主要植物,有少數落葉喬木和傘形樹木,還有特殊的猴麵包樹。蘇丹草原上有很多猛獸,食草動物豐富。草原盛產棉花、花生、玉米等,牲畜以牛、羊居多,居民主要從事農牧業。
7.沒有樹木的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在印第安丘克亞語中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
潘帕斯草原北連格連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西岸,是位於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麵積約76萬平方千米。地勢自西向東緩傾。夏季異常炎熱,冬天非常濕潤,年降雨量由東北向西南遞減,從1000毫米依次降到250毫米。
針茅屬、臭草屬、三芒草屬等硬葉禾本科為潘帕斯草原的主要植物,另有多種雙子葉植物。該群落的一大特點是豆科植物少,特有種也較貧乏。
目前,人們已經把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開墾為農田和牧場。農田裏盛產小麥、玉米等糧食。草原上種植的玉米用來飼養牛羊,牛肉產量很高,大部分供國內食用,其餘冷藏出口,這裏的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的心髒。它是南美的糧倉、阿根廷農牧業的主要產區。阿根廷67%的人口居住在這裏,這裏有全國80%以上的工業、許多重要鐵路和城市。
8.北新大陸草原
北新大陸草原也叫做新大陸北部草原,大多是地勢起伏或者是平坦的草地,分布在北美中部。
北新大陸草原的降雨量從東到西逐步減少,植被主要由多年禾草組成,雜有豆科和菊科等植物。
北新大陸草原可以分成高草北新大陸草原、混合草北新大陸草原和低草北新大陸草原(或稱低草平原)三個類型。高草北新大陸草原主要分布在東部較濕潤、並且與落葉林相接連的地區,也稱為真北新大陸草原。在潮濕的低地,叢生高草比如草原網茅的深根縱橫交錯地生長在肥沃的土壤中;而在比較幹旱的高地,生長著簇生草類如針茅草(豪豬草)及草原鼠尾粟的短根。混合草北新大陸草原占北新大陸草原地區的中央部分,其中各個類型的草都有生長,是麵積最大的北新大陸草原類型,豪豬草、麥草、格蘭馬草和野牛草是植被中占據優勢的草。在西部與低草平原接壤的地方,常有沙丘。低草平原主要覆蓋著野牛草和格蘭馬草,可以說是北新大陸草原最幹燥的地區。
六月禾不是北新大陸草原本地的物種,但在北新大陸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都分布有這種植物。在沿海北新大陸草原、帕盧斯北新大陸草原、太平洋北新大陸草原和荒漠平原草地,混合草和低草等是主要覆蓋植物。
目前,北新大陸草原環境日益不同,許多動物已從北新大陸草原消失,比如美洲野牛、狼和多數草原雞等,隻有叢林狼、草原犬鼠、草地鷚、獾、角百靈、傑克兔、多種鷹和水禽還生活在草原上。
北新大陸草原的昆蟲尤其是蝗蟲和蚊蠅類很豐富。蝗蟲和蚊蠅類就像自然火災一樣,在草原生態係統中具有獨特作用。過去,夏季的高溫和強風、晚夏的幹旱、大量死植物體的一點點積聚,導致了自然火災頻繁出現。自然火在草原生態係統中,能防止草原植被樹木增多,另外,某些草原植物隻有在火燒後才能形成種子,並借助火災延續下來。
人類幹涉草原環境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目前,肥沃的草原土壤(濕草原土、黑鈣土、栗鈣土和棕鈣土)已經被大規模地開墾(東部主要種植玉蜀黍,中部主要種植小麥)或者放牧(尤其是低草地區),嚴重破壞了草原植被。除了小塊受保護的地段以外,保持天然狀態的北新大陸草原已為數不多。
9.馬薩伊草原
馬薩伊草原位於坦桑尼亞中北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是東非著名牧區。地表平坦,有小島和山地散布其間。屬幹旱的熱帶灌叢草原,年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間。
馬薩伊族牧民為馬薩伊草原的居民,他們的語言主要是尼洛特語,主要以飼養牛、羊為生,逐水草而居,性格勇敢慓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