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熱克庫都克牧場土地貧脊,屬戈壁沙漠地帶,是一個荒漠半荒漠草原。冬寒夏熱,一月平均投資的——24.5℃~——22℃,七月份最高35℃~40℃,隻有150~180毫米年降水量,蒸發量卻高達1500~2000毫米,170天無霜期,最大風力9~10級。
克熱克庫都克牧場內有許多水井,‘克熱克’是四十之意(泛指多數),因此名為克熱克庫都克牧場,是全國十大重點牛羊生產基地之一。
目前,牧場有牧業生產三大基地分別實行不同的畜牧改良製度。一是改良牛品種。從外地引進瘦肉型的種公畜,建立一個配種站,實行牛的冷配技術,加大黃牛的改良力度,3~5年內實現人均一頭良種牛;二是提高絨山羊的存欄數,五年內力爭存欄5104隻,人均12.4隻;三是建立種畜基地,帶動全場乃至全縣的畜種改良。
17.吐拉牧場
吐拉牧場屬且末縣,四麵環山,位於阿爾金山和昆侖山的接壤地段,西鄰庫拉木拉克鄉瓊木拉克村,北鄰江格薩依村,東鄰若羌縣,南與西藏自治區隔山相望,麵積3.5萬平方千米。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年最高28℃,最低——35℃。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海拔5500米。
吐拉牧場是且末縣牧區三鄉兩場中條件最差、環境最惡劣的牧場,1992年,列入國家農業部備案的15個自治區貧困牧場之一。整個牧場都處在青藏高原的積雪多災地帶,交通極為不便,自然條件極為惡劣,自然災害頻繁,牧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很大的製約。
維吾爾族牧民為牧場主要牧民,其中1/3牧民為無畜戶或少畜戶。目前,牧場大牲畜主要有馬、驢、駱駝、犛牛等,小畜多數為新引進的品種,綿羊為改良藏種羊,山羊為絨山羊。農作物有青稞、苜蓿、豌豆等。
牧場屬典型的大陸性高原氣候,非常幹燥,夏季的時候很少下雨。牧場主要以牧業為主、農業為輔。牧場擁有可利用草場4410平方千米,大部分為缺水天然草場。現有耕地麵積共2.1平方千米,林業麵積有0.07平方千米,主要樹種為山溝柳、沙棗樹。
18.牛圈子牧場
牛圈子牧場麵積3430平方千米,位於沙灣縣南部山區,距離縣城55千米。牛圈子牧場成立於1958年,命名為新疆天山牧場,1978年改名為牛圈子牧場,是一個農牧業並舉、以牧業為主、自負盈虧的國有農牧企業。
為了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牛圈子牧場實施牧民搬遷,在牧場內已建成三個泉子牧民定居點,距縣城15千米,沙溫公路穿越境內,交通方便,信息暢通,土地資源豐富,光熱資源充足,是牧民理想的定居地段。
牛圈子牧場為了牧民順利搬遷,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一是提高牧民對定居重要性的認識。牛圈子牧場利用各種形式,向牧民宣講實行定居的好處,使牧民認識到實施定居是改善生存質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教育引導廣大牧民積極主動定居。二是製定優惠政策。凡符合定居條件的牧民,縣財政給予每戶2000元補助,牧場無償提供建房用地,人均分得3500平方米耕地,5年免交稅費,場委會為每戶支援兩噸水泥。三是采取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辦法,為牧民定居創造條件。申請國家項目資金,興修水利,建立穩產高產的種植基地和現代畜牧養殖基地、飼草料基地。2005年,投資138萬元,建起牧民文化活動中心。2006年投資45萬元,新建百姓樂文化廣場及職工宿舍。
目前,三個泉子定居點定居人口1200多人。新建一所牧民學校,設學前班到六年級共300名學生。新建一個衛生所。鋪瀝青麵道路10千米,修攔洪壩200米,修建渠道12千米、人畜飲水管道4.7千米。家家配備自來水、供電、電話、閉路電視。開墾土地6.3平方千米,大部分麵積種植飼草,小部分麵積種植小麥、油料、加工番茄、棉花、蔬菜、西瓜等作物。規劃出若幹農田防護林帶,新栽樹木0.16平方千米。
19.鞏留牛場
鞏留牛場是1956年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投資建起的縣級種牛場,位於新疆鞏留縣城東北3.5千米處,1970年劃歸鞏留縣管轄,並降為科級單位。
鞏留牛場農牧業較發達,以牧為主,但十分重視發展農業。牛場以前並沒有村落,建場後,逐漸開發北灘沼澤、鹽堿地帶為草場和農田,以場部為中心,形成農牧業村落。春夏之際,沃野千裏,一片綠油油,酷似江南水鄉。
鞏留牛場種植小麥、玉米、大麥、胡麻、油菜、油葵等農作物,擁有水塘0.16平方千米,放養鯉魚、草魚、鰱魚、旦本卿魚等,是全縣的主要養魚基地,每年有大量鮮魚上市。
牛場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工副業規模較小,有糧油加工、農機修配、製磚、建築等。
20.關山牧場
關山牧場位於橫亙在陝甘兩省交界的隴縣和張家川兩縣境內的關山蔥嶺中,距離寶雞市134千米、西安市300千米,有著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悠久的曆史文化。
由於受垂直地帶性地理條件的影響,關山牧場全年氣溫較低,冬天漫長,春秋相連,沒有夏季,素有“關山六月猶凝霜”的寫照。因為它的地貌酷似中歐的阿爾卑斯山,所以被稱為“具有歐式風情的遊覽勝地”。
牧場山巒重疊,蜿蜒起伏,山穀坡地和緩寬闊,密切銜接,延綿不斷。牧場地麵表層常年非常濕潤,因為水流在腹地穿行,或囤積成片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草坡上、森林間。春秋季節,來這裏旅遊的人在青翠碧綠的草麵上行走時,會感到地表特別柔軟,鞋子周圍常常緩緩溢出水來。
現在牧場景區有許多遊樂設施,包括標誌塔、秦非子牧馬灘、砬塔縣遺址、漢唐校馬場閱馬墩、觀景台、射擊場、蒙古包、遊樂園、垂釣池、民俗村、篝火晚會等,到了這裏可以盡情享受草原的魅力。
21.庫魯斯台草原
庫魯斯台草原是天南海北的遊人觀光好去處、避暑勝地,位於新疆裕民縣境內的塔城市西南約30千米處。它是全國第二大連片平原草場,新疆第一大優質草場,同時也是塔城市重要的農牧產品生產基地。庫魯斯台草原東西長大約76千米左右,南北寬36千米左右,土地總麵積2800平方千米,草地麵積約2205平方千米左右可以利用。
庫魯斯台大草原的天然草場一望無際,額敏河彙集了10餘條支流,自東向西南流過,滋潤著這片大草原。
目前,庫魯斯台草原是各種野生動植物生活的天堂,尚未被開墾。草原上,萬畝野柳林,顆顆膀大腰圓,小溪潺潺流淌,額敏河清澈如練,海子水天一色,飛鵝展翅翱翔;草長鶯飛,野花燦爛芬芳,空氣清新,沁心沁脾。當你置身於這片草原,所有憂愁煩惱都會消失而去,無影無蹤。
22.沙漠綠洲—展旦召草原
展旦召位於庫布其沙漠腹地,有“沙漠綠洲”稱號,是鄂爾多斯市麵積最大、保持原始植被最完整的天然牧場之一。
展旦召草原屬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距響沙灣西4千米。展旦召草原東西長4千米,南北長1.5千米。草原主要植物為蒿、檸條、野生枸杞、木瓜樹等,在這裏共生共長;動物有野兔、狐狸等,出沒於林間。
每年陰曆五月十三日為展旦召草原祭祀敖包的日子,活動場麵宏大威嚴,有不少遠近的牧民前來參加,非常熱鬧。
23.馬圈灣草原
馬圈灣草原四麵環山,中間低窪平坦,頗似牲畜圈,因此而得名為馬圈灣草原。馬圈灣草原屬於山地寒溫帶草甸草原,位於新疆木壘縣城以南28千米處,地處木壘河支流南溝河上遊北岸山間的一低窪地中,草層的高度為45~60厘米左右。
草原海拔2250米,土壤為黑鈣土。草原周圍山地中,基石露出隨處可見,土層較薄,生長有茂密的天山雲杉,主要植物有糙蘇、唐鬆草及考鸛草、早熟禾、苔草、蒲公英、野火球等。
馬圈灣草原最熱月的溫度約為12℃,最冷月的氣溫——16℃,年降水量550毫米,主要有馬鹿、棕熊、麅子、雪雞、赤狐及小嘴烏鴉等動物在此出沒。
目前這個景區還沒有被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