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這是本談書的書,若論文體,大概應歸入“書話”類。給“書話”取名,似應有點書卷氣,但又不可晦澀,於是取了《書旅》這個名字。書旅,意思是讀書仿佛是在書中旅行,目接森羅萬象,心遊天地之間。發憤忘食,乃艱辛之書旅,有所收獲,乃快意之書旅。

對於書,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這不僅因為讀書能長知識,還有一個心理原因,就是文革時代不讓年輕人讀書,我曾被弄得愚不可及,因而心裏存下一種對沒有書讀的恐懼感,所以,多年來我拚命地讀書,大量地買書,仿佛覺得隻有這樣才能消弭這種恐懼感。

我的職業,非官而近官,官場紅塵時時襲來,但我總是提醒自己,切莫失去讀書人的底色。古詞雲:“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我喜歡這幾句詞。

讀了書,便想寫點與書有關的文字,如書話之類。孫犁、黃裳二位先生的書話,我甚喜歡,於是生出模仿之念。已故史學家薑緯堂先生曾鼓勵我:“你就學黃裳的路子。”但我心裏明白,天下聞名的“黃裳書話”是很難學得像的。但這並不妨礙我效顰一下。我最初寫的幾篇書話書評類文字,受到了王春瑜、鄧雲鄉和閻崇年幾位先生的稱讚,其中有一篇,還被孫犁先生注意到了。先生們的鼓勵和關注,成為我後來經常寫作書話之類文字的起點。現在這些文章要結集出版,我要向先生們道一聲謝。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的巨擘,中國文化的重鎮。我能在商務出書,真感到莫大的欣喜和榮幸,同時也感到惶恐,我怕辜負了商務這塊牌子,怕耽誤讀者的時間。我感謝商務的出版家對小書的肯定,特別要感謝對於小書的編定給予直接指導和幫助的王乃莊、丁波兩位先生及編校工作者。

李喬

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