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2)

夏老爺卻咬著嘴唇不說話,夏太太奇怪地叫了聲老爺,夏老爺這才似從夢醒,歎口氣坐下一個字也不說。夏太太走到他身邊給他捏著肩膀:“老爺,我曉得你心裏不痛快,怎麼說那也是你的頭生孩子,可是老爺,這甘蔗沒有兩頭甜,當日你已經選了公婆這邊,就必然要丟了這邊。況且那人已經另嫁,老爺你也打聽過,曉得她另嫁已經生了兒子,那日子也還過的下去。”

妻已另嫁,算起來也是各自辜負,夏老爺還是沒說話隻是歎氣,夏太太改捏肩膀為捶:“老爺我曉得你是見了方才那姑娘的樣子心裏難受,可你要明白,她是做人家丫鬟的,這麼多年不恭敬些,怎麼能活的長久?”

夏老爺伸出手摸著妻子在自己肩上的手,長歎一聲:“你說的是,隻是我想起來心裏總是不好受,你瞧燕兒他們,那是連被刺戳一下都大哭不止的,可是她呢,明明都是一個爹生的。”夏太太臉上閃過一絲慍怒,但很快就消失不見,依舊溫柔地道:“老爺心疼女兒這是那孩子的福氣,可是老爺您要想想,您現在和原先不一樣了,我們這一大家子人還指望著老爺,老爺怎能行差踏錯?”

見夏老爺繼續沉默,夏太太倒了碗茶上來:“老爺要心疼她,等這事了了,認了義女,在這衙門裏多住些日子。等出嫁時候,再多多備上一份嫁妝,這樣豈不最妙?”

夏老爺拍一下妻子的手:“你是聰明賢惠人,倒是我一時想茬了,就按你說的做,等明兒她主人家來了,你出麵去說。”夏太太笑的眼都彎起來:“這事我一定給您辦好,那麼俏麗溫柔的姑娘做了我的女兒,我心裏說不出的快活呢。”

夏老爺也曉得妻子最後這句話是哄自己開心的,可是這種話聽起來總比別的要讓人高興,笑了一笑沒說別的,夏太太又叫人把孩子們抱上來,六歲的燕兒乖巧聰明,兩歲的棟兒見到父親就張開雙手索抱,有了麵前這對兒女,方才對簪子的愧疚又少了幾分。

認了義女,備了嫁妝好好出嫁,平常人家做父親的也就是做這麼多,剩下的日子就由她自己過。夏老爺抱著棟兒,和兒女們玩笑一會兒。夏太太在旁教著燕兒做針線,眼角眉梢是說不出的得意,義女和親女,區別大著呢,隻是那嫁妝可不能備少了,不然說出去麵子上不好看。

前往程家的來喜並不知道知縣衙門裏發生的事,他急匆匆趕到程家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門上也有熟人,來喜隻說是來祭拜程太太的,門上的也就放了他進去,畢竟這舊仆前往這家裏祭拜的事情也多。

到靈前給程太太上香磕頭,因是舊仆,隻有徐大爺出來代主人家謝過,又留來喜吃了杯茶。來喜心裏著急要見程大爺,和徐大爺敷衍兩句就道:“當日在大爺身邊服侍,大爺對我極好,今兒遇到這樣大事,就該去大爺跟前磕個頭,安慰幾句才是。”

徐大爺手裏端著茶,瞧了眼來喜,來喜把心裏的焦急壓下去,拚命做出自己十分關心程大爺的表情來。徐大爺咳嗽一聲:“你這小廝,倒也曉得好歹,我讓個人進去問問,瞧瞧大爺可有空見你,隻是連著辦喪事,還要預備大姑娘的嫁妝,大爺忙的腳打後腦勺,隻怕也沒空。”

說著徐大爺就招呼個小廝讓他尋人進去問問,來喜聽到大姑娘還要出嫁不由愣住:“太太這不是剛沒了?”徐大爺白他一眼:“多有熱喪娶親的,大姑娘今年也十七了,要再等上三年,那時都二十了。”程玉軒定親時候就已十六,備嫁一年十七出嫁本是恰好,偏生又遇到這事。

說著徐大爺不由歎了一聲:“當日太太在日,把大姑娘當做一顆寶珠,原本梅家說去年就要娶的,太太嫌日子太趕,嫁妝備的不夠齊,這才耽誤到如今,誰曉得熱孝就要嫁出去。”熱孝娶親本是權宜之舉,禮儀多有不備的,程太太若知道自己心愛的女兒竟要在熱孝期出嫁,隻怕又要被氣死一次。

小廝已經回來:“徐老爹,大爺正好有個空,說讓來喜進去。”徐大爺拍一下來喜的肩膀:“果然你小子運氣就是好,大爺都忙了好幾日了。”來喜應酬一句就跟著小廝往裏麵去,程大爺現時居喪,除了忙喪事還要備嫁妝,人比前些日子瘦了好些,來喜見到他的時候,他正披麻戴孝拿著碗粥喝的稀裏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