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幽默趣談(二)(1 / 3)

畢加索,冒牌貨

冒牌貨

一位專門販賣藝術品的商人,買到了一幅有畢加索名字的畫,他趕緊來找畢加索,想證實一下這幅畫是不是畢加索的真跡。

畢加索瞥了一眼那幅畫說:“冒牌貨!”

不久,商人又買了一幅畢加索的畫來找畢加索鑒別,問他這幅畫是真是假。“冒牌貨!”畢加索答道。“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大聲喊道,“這幅畫是您不久前親筆畫的,當時我在場!”

畢加索聳聳肩膀,作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態說:“我自己有時也畫冒牌貨。”

“前衛”的甘苦

畢加索漫長的一生都是在不倦和無畏的探索和進取中度過的,因此有人稱他是藝術的前衛。

這做“前衛”的甘苦,知道得最清楚的莫過於畢加索自己了。他深有感觸地說:“前衛受到從後麵來的攻擊要比前麵來的多得多。”

絕不像他們畫的那樣壞

一次,畢加索在巴黎參觀一個全世界的同時代畫家的畫展。參觀結束後,主辦方問他對此有何印象和感想。

畢加索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覺得,世上的人絕不像他們畫的那樣壞。”

平麵圖

1917年,斯特拉文斯基訪問羅馬和那不勒斯。在這次旅行中,他結識了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兩人從此結為密友。回到瑞士時,海關人員從斯特拉文斯基的皮箱裏翻出一個奇怪的文件。

“這上麵畫的是什麼?”檢查人員問斯特拉文斯基。

“畢加索給我的肖像畫。”“不可能,這明明是平麵圖。”“對了!這正是我的臉的平麵圖。”斯特拉文斯基回答說。

畢加索的風格

1946年,住在法國戛納的內地城市瓦洛裏斯的畢加索,發現這個地方的陶瓷藝術業正值衰微之際,於是他突然迷上了這種必須經過考驗的創造藝術。他帶著一種狂熱的激情沉浸在學習和創造中,很快就掌握了製造工藝的奧秘,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創作了近兩百件作品。

像在繪畫上一樣,畢加索在陶瓷工藝上同樣表現了他藝術風格的大膽果敢和不為章法所羈。畢加索在陶瓷工藝上從來不曾試圖取悅什麼人,或者囿於某種風格,他風趣地說:“難道上帝也隻有一種風格嗎?”

作畫的境界

畢加索經常在畫布前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不坐下休息,不和人講話,甚至廢寢忘食。一位好心的朋友以關切的口氣問他:“你這樣拚命工作,不感到太累嗎?”

畢加索笑了笑說:“每當我作畫時,隻有一心一意,仿佛身體已經在畫室外了。就像穆斯林進寺院前,先把鞋子留在門外一樣。不但不知道累,還感到極快樂呢。”

愛迪生,我沒有失敗

上帝往往是很大意的

著名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時常被采訪記者包圍,有時不得不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極其刁鑽古怪的問題。

一次,有人問愛迪生:“是否需要給某個修建中的教堂裝避雷針?”愛迪生回答說:“一定要安裝,因為上帝往往是很大意的。”

當記者問他是怎樣想象上帝的,愛迪生回答說:“沒有重量、沒有質量、沒有形狀的東西是不可想象的。”

我沒有失敗

愛迪生在試製電瓶時,有人問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為什麼還要繼續搞呢?”“失敗?”愛迪生回答說,“我沒有失敗。現在我的成就是知道了五萬種不成功的方法。”

我到哪裏去好

愛迪生的妻子見愛迪生整天泡在研究室裏忙碌不停,心疼得不得了,就勸他說:“你太辛苦了,應該換個地方休息休息。”“我到哪裏去好?”愛迪生問。“揀你愛去的地方。”“那我隻好去研究室了。”

經過設計的房門

愛迪生以自己的發明創造聞名世界,但讓他的朋友們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房門開起來非常費勁。有一次,一位朋友對愛迪生說:“真不明白,像你這樣有天賦的人,卻不能設計出一扇輕便靈巧的門?為了推開你的門,我幾乎把全身的勁都使出來了。”愛迪生笑著說:“我的門是經過設計的,它與一個家用壓水泵連接在一起,每個進屋的人,一次能給我的蓄水池裏壓上來20公斤水哩!”

托爾斯泰,你太殘忍了

擁有的都是所愛的

列夫·托爾斯泰新婚不久,俄國另一位作家索洛古勃前來拜訪他。索洛古勃看到托爾斯泰萬事如意,對命運所賜的一切都感到心滿意足。

“您真幸福!托爾斯泰先生。”索洛古勃非常欣賞地對托爾斯泰說,“您所愛的一切都有了。”

“不對,您錯了,索洛古勃先生,”托爾斯泰立即予以糾正道,“我並非擁有我所愛的一切,隻是,我所擁有的都是我所愛的。”

你太殘忍了

一位朋友抱怨托爾斯泰:“你為什麼要讓小說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臥軌自殺呢?你太殘忍了!”

托爾斯泰笑著解釋說:“這個意見讓我想起了關於普希金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對一個朋友說,‘你想想看,塔吉雅娜(《葉甫根尼·奧涅金》的女主人公)跟我開了多大的一個玩笑,她結婚了。我萬萬沒料到她會這樣。’關於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完全可以這樣說。一般來說,我們男女主人公有時跟我開的那種玩笑,我簡直不大喜歡!他們做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做的,和現實生活中常有的事,而不找願意的。”

永遠說實話

托爾斯泰雖然出身於貴族,但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能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自覺地克服貴族階層給他熏染的不良習慣,並給自己確立了一些“生活準則”。其中有:“永遠說實話。”“要盡可能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要做個好人,並且力求讓誰也不知道你是個好人。”“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鍾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

大仲馬,你自己瘋了

這雙手是勞動的手

有一回,在依奧省的一次選舉會上,一個人用粗魯的喊叫聲,打斷了大仲馬的發言:“你這個侯爵,你這個黑種!”

大仲馬一把抓住喊叫者的褲腿,把他高舉起來,對他說:“快向我求饒,要不我把你扔到河裏去!”喊叫者連連告饒。

大仲馬說道:“我隻是給你證明一下,我這雙手二十年來寫出過400部小說,55個劇本,這雙手是勞動的手……”

把兩個執達吏埋了

大仲馬常常說:“除開那些債主外,任何人什麼時候找我要錢,我都不會拒絕。”有一回,一個法院執達吏死了,家裏人請求他資助20法郎的喪葬費。大仲馬倒是很大方,他說:“這是40法郎,拿去把兩個法院執達吏埋了。”

我沒有苦寫過

大仲馬活了68歲,晚年時自稱著書1200部。他白天寫作,晚上則與朋友交往、談天。有人問他:“你苦寫了一天之後,第二天怎麼還會有精神呢?”

大仲馬回答說:“我沒有苦寫過。”

“那是怎麼回事呀?”

“你去問一棵梅樹它是怎樣結果的吧。”

你自己瘋了

有一天,心愛的小狗無意中咬傷了大仲馬的手指,大仲馬便不得不改用左手來繼續寫作。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甚至還有謠者說大仲馬病危了!這時有個人匆匆來到大仲馬的家裏,說:“大仲馬先生,我很喜歡讀您的小說,特別是《三劍客》。現在我正在收集名人的親筆簽名,可就是沒您的。因此,我請求您簽一個。”

“啊,很對不起,先生,我的右手指被小狗咬了,左手寫的字又很不像樣……”

“這我知道,”來人搶著說,“您的小狗真是發瘋,您也病得很重,所以我特地趕來。不然,再過幾天,恐怕就太晚了!”

大仲馬一聽,氣憤極了,他聲色俱厲地對來人說:“先生,請注意,不是我的小狗瘋了,而是你自己瘋了!我不願見到你,更不會為你簽什麼名。你快走吧!”那人隻好怏怏而去。

不同的創作方法

亞曆山大·仲馬父子都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大仲馬對他和兒子間在創作方法上的不同有過形象的敘述:“我從我的夢想中選取題材,我的兒子卻從現實中選取題材;我閉著眼睛寫作,他睜著眼睛寫作;我繪畫,他照相。”

小仲馬,不嘲笑別人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1852年,小仲馬的話劇《茶花女》首演就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他發電報給當時流亡在布魯塞爾的父親大仲馬說:“巨大的成功!就像我看到您的一部作品初次上演時所獲得的成功一樣。”

大仲馬對兒子的成功十分高興,馬上回電說:“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最親愛的兒子!”

後者作為前者的補充

大仲馬去世之後,各家報紙急忙把“小仲馬”的“小”字去掉,但立即遭到小仲馬的抗議:“這個字眼是我名字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就好像一個人有兩個姓,後者作為前者的補充。”

就是為了這兩句台詞

小仲馬的劇本《私生子》中的私生子最後得知“叔叔”就是自己的生父。結尾部分的台詞是這樣的:

父:“當我們兩個人單獨在一起時,你一定會允許我叫你兒子的。”

子:“是,叔叔!”

兒子的簡短回答,表示出巨大的憤怒。

首演時,劇院老板要求修改這個結尾,改成父子熱烈擁抱的場麵。

小仲馬冷冷地回答說:“我就是為這兩句台詞才寫這個劇本的。”

不嘲笑別人

有人問小仲馬:“您對世人有什麼要告誡的嗎?”

小仲馬高興地回答說:

“我奉告世人,每日步行兩小時,每夜睡眠七小時;困意上來即眠,睜開眼睛即起,起床後即投入工作;吃飯喝水則以剛飽為度。”

“隻說應該說的,隻寫有膽量署名的文章,隻幹你能夠在人前說的事。切莫忘記,應該做一個別人能夠信任的人。不要盲目地創造,亦不可肆意地破壞,待人首先持有寬容的態度,而不應蔑視、仇恨或嘲笑別人。”

馬雅可夫斯基,抓住她

我正在追求他的女兒

馬雅可夫斯基還是不為人知的青年詩人時,一次,頗有名氣的文藝批評家科·楚柯夫斯基特地從彼得堡來到莫斯科,會見了馬雅可夫斯基。見麵以後,文藝批評家對青年詩人大大地鼓勵和讚揚了一番。可是,馬雅可夫斯對這些恭維的話很不以為然,他對楚柯夫斯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