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散文詩的開拓者與行吟者
杜福磊
在我國當代散文詩壇上,中原大地成長起來的王幅明以其創作的實績和理論研究的貢獻,成為一位引人注目、頗具影響的作家兼學者。近日,當我有幸拜讀幅明散文詩自選集《男人的心跳》這部書稿,再一次確證了原先的這種印象。一部《男人的心跳》,選收了作家十年來散文詩創作的主要作品,是作家對真善美執著追求的“心跳”的記錄。幅明的“心跳”不但深深地打動了我,而且也引起了我心靈情思的共振,進而由對詩作的品讀引向對詩人王幅明的賞讀。
1
賞讀作家兼學者的王幅明,給人印象深刻的至少有兩點:一是學識廣博,風度儒雅。讀幅明的書和與幅明交談,都有這種鮮明而深切的感覺。幅明的作品中飽含著廣博的學識,從他的《中外著名散文詩欣賞》一書可以看出,幅明是一個博覽群書的飽學之士。他從搜集到的大量中外散文詩作品中,精選出一批最有代表性的佳作,多角度、全方麵地寫出60餘篇評價賞析文章,結集成書,讓喜歡散文詩的文學愛好者,在有限的時間內領略到中外散文詩的主要成就和發展概況,獲得豐富的知識。書中的評柏研究文章有評介一本書的,有評析一組作品的,也有品評一篇作品的,宏觀把握與微觀透視相結合,內容豐富,視野開闊。另一部著作《美麗的混血兒—散文詩的技巧》,幅明在著力論述散文詩的技巧時,其研究內容卻涵蓋了諸如散文詩的定義和分類,散文詩創作的曆史和現狀,散文詩作家的美學品格和修養等多方麵的理論問題。幅明從散文詩的定義、起源和特征論述入手,循序漸進探討了散文詩的體裁、藝術構思、意象組合和意境創造、語言的美學要求與錘煉、風格流派以及對中外著名散文詩作家與作品的研究等重要內容。在論述中,幅明又以恣肆汪洋的筆墨,展示了不同類型的散文詩作諸如抒情體、敘事體、哲理體、兒童體、現代派以及諷刺型、對戲劇小品型、微型小說型、散文型、議論型、寓言型、格言型等的美學特征和創作技巧,並廣征博引,論及到波德萊爾、屠格涅夫、蘭波、瑪拉美、尼采、紀德、泰戈爾、帕特朗、希梅內斯、紀伯倫、聖瓊·佩斯、布勒東以及中國的魯迅、郭風、柯藍等東西方一係列散文詩大家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績。從這部著作中,我們可以全麵地領略到中外散文詩創作的各種主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欣賞到各家散文詩的美學特色和風格,汲取到廣博豐富的學識和素養。可謂“非飽學之士所不能為也”。
幅明的儒雅風度讓人感到他身上的文人氣質特濃。現在他雖身居編輯出版領導崗位且擔任著繁重的行政職務,但看不出他身上有什麼官員的架子,倒是文氣十足。他具有買書成癖、耽於思索、沉於伏案疾書的愛好和特點,完完全全是一個沉溺於書海的“遨遊神“。與文雅的幅明交往,真有一種醉翁亭把酒臨風、竹林弄墨撫弦的雅趣。
二是理論開拓新穎獨創。我們知道,在中國散文詩的早期階段,創作與理論是同步發展的。1927年魯迅先生《野草》的出版,是中國散文詩走向成熟的標誌。此後的70多年,散文詩的發展卻幾起幾落。直到80年代,散文詩在中國才又出現了重新振作和大發展的興盛景象。這一文體重新受到了廣大讀者尤其是文學青年的特別禮遇,紛呈疊現了眾多優秀的散文詩作者和作品。然而,散文詩理論的研究與創作相比,倒顯得薄弱和滯後了。長期以來,沒有出現係統的散文詩理論宏著,這不能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空白。再從橫向看,中國新詩與散文詩二者的誕生也是同步的,但散文詩理論的研究也大遜色於新詩理論的研究。幅明同誌是一個拓荒者。是國內文學界在這個領域裏耕耘得較早和最辛勤的主要學者之一。他傾注了數年的研究心血,於1987年寫出了《中外著名散文詩欣賞》,之後,又寫出《中外著名朦朧詩賞析》、《詩的奧秘》等著作,成為同類書籍中出版較早、影響較大的暢銷書。特別是他於1993年出版的《美麗的混血兒—散文詩的技巧》這部理論專著,初步形成了散文詩的理論體係,所取得的理論研究成就和所給予人們的文學思想啟迪,具有新穎的獨創性。老作家屠岸先生在《序》中盛讚這部著作“填補了(散文詩理論)這個空白”。馮驥才先生在致幅明的信中,將該書譽為“一部創造性(或稱開創性)的著作”。名家們的這些讚語,我看實不為過。正是幅明在散文詩理論開拓上的新穎獨創的貢獻,使他在我國當代散文詩壇上具有頗高的知名度。
2
《男人的心跳》這部散文詩集由“愛的箴言、“風鈴”、“迷宮”、“燃燒的生命”、“大雁遠去了”、“另一種風景”、“播種者”、“與貝多芬相遇”以及“散文詩觀”等豐富多樣的題材領域的創作內容所組成。詩人多側麵、多角度地表現了對愛情、友情、人生價值、人生境界、時代精神等諸多問題的深沉思索,表達了作為開拓者和行吟者的王幅明對真善美的情感,對崇高的人生境界的熱情歌吟和熱切向往。它熔文學性、知識性、思辨性、哲理性於一爐,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理性世界,其中不乏精辟的見解、智慧的結晶和深邃的哲理,既開人視野,又啟人心智。從藝術性上看,文筆瀟灑,立意高深,行文自由,蘊涵豐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於這部著作,我不打算作全麵的評述,隻想談三點讀後的主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