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詩與論結合,文筆生動親切,文風輕靈飄逸。這部《男人的心跳》,不單是一本散文詩集,還有“散文詩觀”的詩論內容。所選的五篇漫論散文詩理論的文章,或以答編者問、答讀者問的形式,或以隨筆論文的形式,集中表現了散文詩理論家王幅明精辟的散文詩理論觀。詩與論的結合,是這部散文詩集的又一大特色。概覽書中的二百餘篇散文詩作和數篇談散文詩的藝術特征、語言魅力、藝術結構、散文詩的象征、散文詩的象外之象等理論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家兼學者的王幅明文筆也別有特色。一些雖是論析創作理論與技巧的文章,不重抽象的概念化說教,而善於妙用散文詩作家的經驗之談和中外現當代優秀散文詩作品的典例,來引發說明自己的理論觀點和主張,文筆給人一種生動親切、輕靈飄逸的美感享受,讀來興味盎然,使讀者在生動親切和豐富鮮活的審美感受中領略到散文詩藝術的蘊涵和奧妙。他的這種理論創作實踐相結合的藝術論述,深入淺出的論辯效果,得益於他作家兼學者的兩棲素質的獨特優勢,使他的理論作品既具有新穎獨到的理論性,又具有生動活潑的可讀性。著名文藝理論家魯樞元先生曾在他的《美麗的混血兒》“序”中讚評道:“就文藝理論著述而言,這該屬於是上乘的寫法。”這是非常中肯恰切的評語。例如在《散文詩的象外之象》一節中,作者集中談了散文詩藝術結構問題。作者把散文詩的結構從意蘊上分為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兩種,這兩種分法本身就高出其他眾多分法一籌。幅明認為,散文詩的思想和意境來自結構,必須憑借結構藝術的精巧處理來體現。因為散文詩不是論文和雜文,它如果將思想直接道出,詩意便會蕩然無存。它要依靠字麵上的“象”,再引發出另一種“象”;表層結構是一種“象”,深層結構便是“象外之象”。第一個“象”(即字麵上的“象”)是作者創造的意象(可以是物象,也可以是心象),第二個“象”也是意象,不過它卻需要靠作者與讀者共同參與來最終完成創造,也即它是作者的經驗、情感和智慧與讀者的經驗、情感和智慧相契合,進行藝術再創造的結果。而散文詩作品的藝術張力,餘音繞梁的審美魅力,主要靠“象外之象”來表現,散文詩創作的結構藝術技巧“妙”在如此。幅明接著以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布萊的著名散文詩《麥克魯格海濱的死海豹》為例,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出地論析了創造“象外之象”藝術結構的具體技藝和手法。這種詩與論相結合的頗富經驗之談的論辯藝術,使幅明的理論文章和他的散文詩作品一樣,給人一種文筆生動親切、輕鬆自然,文風樸實秀美、輕靈飄逸的美感。此亦非具有作家兼學者兩棲素質的王幅明所不能為也。
3
讀完了《男人的心跳》這部書稿,我感到是幅明播撒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真情和智慧的芳香,才使我的心靈無比的甘甜和愜意,這同與幅明難得的幾次短暫交往的感受是一樣的。因我供職於高校從事著寫作學理論和文學創作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這種職業性特點,使我很喜歡讀幅明的書。幅明每有大作出版,也都沒有忘記贈予我以供學習和交流。由於彼此工作都很繁忙的緣故,我們雖生活在一個城市,卻很少有清閑下來暢談的機會,數年間,僅有短短的幾次交談。可是,在回憶中,我深切地感到,賞讀幅明其人如同品讀他的散文詩精品一樣,具有樸素之美的魅力和“象外之象”的藝術興味,每次都受益頗多,讓人沉思忘返。僅以我不斷獲益的這種閱讀體會,我想凡是能閱讀到《男人的心跳》這部書的讀者,也會和我一樣獲得見仁見智的收益的,也會深深地被打動和隨之而“心跳”的,也會受到心靈的洗禮和引起心靈情感的共振的,甚至會促使自己從筆管裏奔湧出感情的波浪,催放出理性和智慧的花朵……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廣大的讀者應該感謝河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了《男人的心跳》這部書!
實為先讀者的點滴感想,愧當為序。
1999年2月10日淩晨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