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歎藏胞超然的生死觀。
生是死的繼續,死是生的開端。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生不死,如此而已。何需一塊墓地?何需一塊墓碑?
11
一個格外受到陽光厚愛的高原古城。
陽光下,古城遍地生輝。
一切都像在燃燒。一切都如此絢麗,絢麗得令人眩目。
美麗的拉薩河,飄帶似的環繞著古城,日夜不停地唱著戀歌。
當你躺在拉薩河旁的草地上沐浴陽光,觀看藍天和白雲,一定會遐思縷縷,懷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凡世,心靈會隨著飄舞的幡旗一起飛升。
12
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人人信佛。
他們離佛最近?
也許,佛就在他們心中?
大山情思
1
我思念大山……
那些難忘的夢境啊,將永遠清晰地印在我的記憶裏。
我夢見自己是一片白雲,在群峰之巔飄呀飄,像一團藤蘿,緊緊地擁抱著樹幹,再大的狂風也不能吹散。
我夢見自己是一棵小草,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雖然微小得不屑一顧,但內心卻充滿了驕傲:因為我所有的根須,都連著山的心髒……。
我,是大山的兒子。
2
想到這裏,我的臉上有些發熱。
好像有一個聲音責問:你配嗎?
你的性格裏有沒有大山的遺傳因子?你的血管裏有沒有大山的殷紅血漿?
大山永遠都是胸懷坦蕩,從不遮掩,這是他最寶貴的品格一—真誠。你呢?
大山永遠都是巍然屹立,從不屈膝,即使發生十級地震。你呢?
站在山的麵前,我感到羞愧。我有過虛榮,也喪失過尊嚴。
然而,正因為我是大山的兒子,我漸漸變得成熟起來。
3
我曾經長時間在大山的懷抱裏生活。
逝去的那些歲月啊,給了我多少美好的回憶!
我常常在山澗旁漫步,聽流水不倦的私語,去感受大山那遙遠的故事;我也常常踏著坎坷的崎嶇小徑,登上山巔,去飽嚐“一覽眾山小”的詩意。
啊,我的祖國!隻有借助大山的膀臂,我才更加感受到你的遼闊和美麗。那綠地毯一樣的原野,那九曲回腸似的小溪,還有那跌宕起伏的丘陵和小山,多麼像剛剛耕翻過的土地……
4
在山裏生活我幾乎不知道什麼叫饑渴。到處都有美味的佳肴——山果,那是大山的無私饋贈;我飲的是山泉,那是大山用汗水釀造而成的酒漿。
為什麼我常常麵帶醉意?那是因為貪飲山泉太多的緣故啊……
5
人人都說,大山嚴峻。
是的,我也這麼認為。他嚴峻得就像一位父親。但是,他卻一點兒也不呆板。他是怎樣的一位活潑的老人啊!
他酷愛音樂。他幾乎每日都在撥弄著琴弦。有時,像涓涓流水的私語;有時,像滔滔巨浪的怒吼……他那飄逸的歌聲,使人沉醉;他那高亢的旋律,令人激奮。
他也酷愛繪畫。他幾乎每日都在揮弄著畫筆。他從不使用一種顏料作畫,凡是能真實的表現自然美的色彩,全都使用。他也從不拘泥於一種畫法,凡是能真實地表現大自然精神的,全都嚐試。
他嚴峻得像一位父親。但同時,又是怎樣一位活潑的老人啊!
6
他有著博大的胸襟。他的愛從不附加條件,也不乞求回報。
他在姑娘們的頭上插上鮮花,姑娘們顯得更加秀麗。
他送給小夥子們一支支竹管,讓他們用笛聲去呼喚心中的戀人。
在這裏,每一塊石頭,每一株樹木,每一棵花草,都是大山身上不可分割的一個細胞,一根神經。
是天上的星星多呢,還是大山的鮮花多?
誰也說不清。我看到,凡是能夠開花的生命,都在這裏生根。連那不屑一顧的小花,也在這裏驕傲的盛開。
大山說,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顯示出世界的和諧與美麗。
7
初進大山,就為他的巍峨和雄偉震懾了。心裏有些膽怯,我能登上主峰嗎?
我和夥伴們一起登山。
到了中途,嚴峻的考驗果然擺在麵前:道路斷絕了,腳下是萬丈深淵。
有的夥伴退卻了。怎麼辦?
大山沉默不語。
我聽見他長歎一聲。那意思是說:誌在頂峰的人啊,怎能在半坡上停留?
就像被人猛擊了一掌,我又繼續攀登。
8
我思念大山……
那些難忘的夢境啊,將永遠清晰地存留在我的記憶裏。
大山哺育我成長。
可我一直在想:是大山哺育了我呢,還是大山塑造了我?
聆聽
大自然和人世間有千萬種奇妙的聲音。這些幹差萬別的聲音之間,又存在著奇妙的默契和理解。
——這便構成了和諧。
你細心地聆聽過每一種聲音嗎?
每一種聲音都包涵著一個奇妙的世界。聽懂了一種聲音,便打開了一把心靈的鎖……
別以為從不會用低嗓門說話的雄雞不值得去聆聽小麻雀的嘰喳。麻雀的一番肺腑之言,卻能使神氣十足的雄雞收毛斂尾……
人字瀑
朋友告訴我,觀賞人字瀑,要在暴雨之後。
真是天助人意,剛到黃山,恰趕上—場大雨,來不及歇腳,便一口氣登上觀瀑樓。
眼前的奇景把我震懾了。隻見紫雲、硃砂兩峰之間的峭壁頂端,兩條巨流奔瀉而下,象飛騰的兩條巨龍,顯出一個大寫的“人”字。萬鈞雷霆震撼著山嶽……
壯哉,大寫的“人”!這是生活的給予呢,還是大自然的啟迪,敢於迎戰暴風雨,“人”的形象則愈加顯得壯麗……
回心石
華山曆來以險著稱於世,然而從華山旅遊歸來,首先憶起的,卻是這一塊普普通通的巨石。
如果把華山比作一架登天的梯子,這是跨上天梯的第一步。談何容易!麵前是掛著鐵鏈的陡壁,別說攀登,教你隻看上一眼就會膽顫心驚。巨石的一側刻著“當思父母”,另一側 又刻著“邁進”,好象是在故意捉弄人。是迎險而進呢,還是“回心”轉意?每一位遊客到 此,都必須重新作出選擇。
同行的旅伴告訴我,確有不少人走到這裏,望著上麵的“千尺幢”,憂心仲忡,半途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