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代後記)(1 / 3)

附錄2

小作品 大盤題

——品味獨幕話劇《雪花飄飄》

謝春林

第一次拜讀陳東平先生的獨幕話劇《雪花飄飄》,是在2012年11月,當時的感覺是劇情真實、對話感人,是個好本子。因年底事忙,沒加以探究

近日,得悉《雪花飄飄》已收錄在陳東平話劇小品集中,準備出版,又勻起了再讀一遍的想法。找來文稿後,我越讀越覺得有意思,竟讓人愛不釋手。我前後看了三遍,掩卷沉思,腦中竟閃現出2014年春晚語言類節目上的八字方針——真實、溫暖、寬容、微諷。甚至想,《雪花飄飄》如果有名導、名演員上舞台演出,當與春晚小品《扶不扶》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覺得《雪》劇的表現形式是顯影式的。看似劇情簡單,但反映的社會容量很大,體現了我們社會的一大主題,反映、顯示了社會中的二大群體生存、生活狀態和兩種不同世界觀之間的碰撞。

第一個群體就是以歐陽蘭蘭這一種以服務業為工作的洗腳妹。足浴行業,是一個有爭議的、較敏感的行業,社會上至今對它帶有一定的偏見。因為在這一行業中,確有一部分業主,金錢至上,唯利是圖,慫恿、誘導一些從業人員從事違法經營,給這一行業帶來了負麵影響,給正常的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造成心靈的負擔和痛苦。在工作的辛苦和精神的傷痛下,他們一直生活在雙重的陰影下。劇中洗腳妹小辣椒的順口溜就是最好的痛訴:“一天到晚捧雙腳,少見星星不見朝霞,累死累活為了家,回老家還不敢說幹的是洗腳。社會偏見咱不怕,就怕親人也誤解,一不留心說真話,裏裏外外當你是妖怪。”小辣椒因為對男友說了真話自己幹的是洗腳,結果談了三年的男友,立馬就跟她一刀兩斷。而歐陽蘭蘭對對眼拾拾的痛斤更直接、透徹:“我們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得好一點,拋下父母和孩子,千裏迢迢來這裏工作。我們守法敬業,不怕苦、不怕髒,捧著你們的一雙腳,寶貝一樣地伺候著。一天到晚,一個接一個,有時吃飯時要放幾次碗,晚上再晚也要做完才歇工。冬天熱得一身汗,夏天冷得骨頭酸,一到晚上渾身酸疼,手和腳都不知往哪放。”這是工作上的勞累和辛苦,而更讓她們無法接受的是心靈上的痛楚。這就是洗腳妹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她們需要社會極大的關注和尊重。

另一群體呢,即是像對眼拾拾這類人。這一群體的成分就十分複雜了,社會上各行各業中都有這樣的人。他們靠國家的政策,靠自己的努力,發財致富了,或者正在成為成功人士。這些人在有些錢之後,腦袋卻空了,不看書、不看報,價值觀嚴重扭曲,道德滑坡,人性退化,他們的生存狀態可用一首打油詩來概括:

活著就是兩件事,

挖空心思賺鈔票,

想盡辦法尋開心,

洗頭、足浴、桑拿房,

吹五喝六飯店跑,

不看書、不看報,

搓完麻將吃夜宵,

舞池裏頭摟細腰,

歌廳高吼拚命嚎,

錢裝英雄酒壯膽,

王母下凡也敢抱。

這就是被歐陽蘭蘭斤責的人,靠了政策發了財,有了幾個臭錢就肆無忌憚地吃、喝、鏢、賭、玩,變著花樣找樂趣,一擲千金。然而要做些善事、公益事、文化活動,他們卻是吝音得一毛不拔。這是一些什麼樣的人?一群迷失人性的人,就像蠕動的生物一樣,實際上他們也是一群可憐蟲,有人形無人氣。他們也需要救助,而這種救助是精神上的。

作者以敏銳的眼光洞悉了這一因信仰缺失和精神缺失所產生的重大的社會問題,通過歐陽蘭蘭樹立正麵的形象,來糾正社會對足浴行業的偏見,也給那些墮落的女性樹立勤勞工作的榜樣,更為第二類群體提出了一個價值觀的重大問題:你們掙了錢,就不能做點好事,為自己修修身,為子孫積積德。綜上所述,可見《雪》劇作者在主題上的挖掘之深,表述之重,可謂是小作品、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