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宣布解體
1991年12月25日黃昏,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的身份向全國發表最後一次電視講話。“我將要終止我擔任蘇聯總統這一職位所履行的一切行為。”戈爾巴喬夫對全體蘇聯人說。差不多同時,蘇聯國旗從克裏姆林宮降下,俄羅斯的藍、紅、白三色旗也即將升起。自此,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為曆史。
前蘇聯的解體,與當時的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及蘇聯的國內形勢有直接關係。
1990年3月12日,蘇聯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修改憲法第6條,取消了蘇共是蘇聯社會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是蘇聯政治體製以及一切國家機構和社會團體的核心的規定。3月15日,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但同時,蘇聯國內的形勢越來越糟。為了挽救日趨惡化的局勢,1990年7月2日至13日,召開了蘇共28大。會議通過了一個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通過了新黨章,規定“各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是獨立的”,“放棄黨在政治方麵的壟斷”。戈爾巴喬夫再次當選為總書記。28天後,蘇聯走向解體的車輪加快了。原來支持戈爾巴喬夫的人變成了他的反對派。對他威脅最大的是鮑裏斯·葉利欽。
葉利欽1981年當選為中央委員。1985年戈爾巴喬夫發現了他,先把他提升為蘇聯建築部門的一個頭頭。12月份,讓他出任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1986年2月,葉利欽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1987年10月21日,葉利欽在中央委員會上同戈爾巴喬夫決裂,他指責戈爾巴喬夫搞個人迷信,說戈爾巴喬夫“正在成為一個比實際更高大的人物”。11月,葉利欽被解除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職務,1988年2月被解除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
但是,1989年葉利欽當選為莫斯科市人民代表。9月,在訪問美國時,他公開拋棄了共產主義。1990年1月,葉利欽組成民主綱領派。2月4日,莫斯科爆發了十月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約有20萬市民參加。葉利欽對示威群眾說,四年的改革沒有成就,“再也不能這樣了”。5月29日,葉利欽當選為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在他主持製定的俄羅斯聯邦憲法草案中,取消了“社會主義”一詞。他要求俄羅斯擁有“真正的主權”。7月12日,葉利欽在蘇共28大上正式宣布退出蘇聯共產黨。1991年7月10日,葉利欽就任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的首屆總統。6月20日,布什與葉利欽進行了會談,並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合影留念。
1991年,蘇聯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這時,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已決定離去,其他共和國也在仿效而行。為維係已經瀕臨破碎的蘇聯,戈爾巴喬夫設計出了一個方案,就是要把蘇聯由緊密聯合變為鬆散聯合。6月3日,戈爾巴喬夫與9個加盟共和國的總統舉行會議,決定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